天天看點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公元1235年,窩闊台大汗在汗國首都哈拉和林召集諸王,決定派遣大軍第二次遠征歐洲,以實作成吉思汗征服歐洲的遺志。

因為西征軍是由四系諸王長子帶領的,這次西征又被稱為“長子西征”。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西征的蒙古軍隊

西征軍的總指揮,是成吉思汗長子術赤次子拔都(術赤的長子是斡兒答,但他自知才幹遠遜于拔都,是以按照蒙古習俗“讓位”于拔都),副将則是熟悉東南歐情況的猛将速不台(也是本次西征的實際總指揮)。

西征軍共兵分四路:

第一軍團(術赤系統):統帥為拔都,斡兒答、昔班和唐古忒等各領一軍;

第二軍團(察合台系統):統帥為不裡(察合台長子莫圖根的長子,莫圖根在讨伐花剌子模時戰死于八米俺,因而不裡以長孫繼父位),副将為拜達爾(不裡的叔叔);

第三軍團(窩闊台系統):統帥為貴由(窩闊台長子,後來的元定宗),副将為合丹(窩闊台第六子,庶長子);

第四軍團(拖雷系統):統帥為蒙哥(拖雷長子,後來的元憲宗),副将為不者克。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浩浩蕩蕩的行軍隊伍

值得注意的是,參與西征的不僅有蒙古軍隊,還有許多被征服民族的軍隊。據史料記載,本次西征所投入的人力,大約在15萬左右。

1236年春,蒙古西征軍在拔都統帥部集結完畢,傳說中的“長子西征”正式拉開了帷幕。

<h1 class="pgc-h-center-line">1</h1>

1236年冬,蒙古軍隊首先擊破了羅斯的東部屏障,即保加爾。次年夏,又擊敗了羅斯的南部屏障,即欽察諸部落。欽察東北部、伏爾加河沿岸的各民族,全部都被蒙古降伏。

蒙古人将下一個進攻目标,鎖定在了羅斯各公侯國身上。他們對羅斯諸國的進攻,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1237年底—1238年):蒙古軍隊先後在梁贊戰役、弗拉基米爾戰役和錫季河戰役中取得勝利,基本平定了北羅斯的局勢,兵峰直抵伏爾加河下遊。

第二階段(1239年初—1241年初):在經過調整後,蒙古軍隊先後取得基輔戰役和加裡西亞戰役的勝利,控制了整個南羅斯,并與威尼斯人建立了貿易關系。

到此為止,羅斯諸國的全境被蒙古軍所占領。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抵抗蒙古入侵的羅斯軍隊

大獲全勝的蒙古軍隊,在加利西亞境内集結休整,并把下一個目标鎖定在了波蘭和匈牙利身上。1241年初,拔都制定好了征讨波蘭和匈牙利的作戰部署:

拜達爾率領三四萬騎兵,作為右翼集團攻略波蘭,策應匈牙利方面的主力作戰;

合丹率領一部作為左翼集團,掩護主力的南面的側翼,并阻擊可能從東南面援助匈牙利之敵;

拔都和速不台率領主力集團,約六七萬騎兵,分為2個縱隊,直取佩斯特,以求擊破匈牙利軍隊的主力。

1241年春,拜達爾的右翼集團開始向波蘭發動進攻。在克拉克戰役中大獲全勝後,他的軍隊在西裡西亞進行了一場震驚西方的裡格尼亞戰役,全殲了兩倍于己的日耳曼波蘭聯軍。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裡格尼亞戰役

與拜達爾對峙的,是率領七八萬大軍的西裡西亞大公亨利二世。這支軍隊由日耳曼、波希米亞、波蘭人組成,是以也稱“日耳曼波蘭聯軍”。

聯軍雖然人數占優,但呆闆的戰術、相對落後的武器裝備和不均衡的軍隊編組,直接為後面的全軍覆沒埋下了伏筆。

1241年4月9日,亨利二世在舉行彌撒後,率軍從裡格尼亞城出發,迎戰拜達爾的蒙古軍。他們自恃軍力強大,率先向拜達爾集團發動進攻。

拜達爾自知人數不占優勢,于是令先鋒佯敗後退,引誘聯軍深入。聯軍不知是計,一路緊追不舍。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亨利二世

拜達爾發現,追擊隊伍突前的日耳曼步兵集團,已經與主力部隊“脫鈎”。他立即采取切割戰術,斬斷了日耳曼步兵與其他集團的聯系,迅速給對方“包了餃子”。

這些上身赤裸的日耳曼步兵,哪裡是裝備精良的蒙古人的對手?他們迅速被擊潰,主将波列斯拉夫戰死,就連後續的增援部隊,也很快被蒙古軍隊擊潰了。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聯軍的大部分士兵,裝備普遍比較簡陋

亨利二世初戰不利,他決定盡遣精銳,與蒙古軍隊展開決戰。令他絕望的是,作為主力的日爾曼重裝騎兵,同樣也擋不住蒙古輕騎兵暴雨傾盆般的飛矢,死傷慘重。

亨利二世本人狼狽得率領幾名親兵試圖逃離戰場,卻被追上來的蒙古騎兵刺于馬下。強大的日耳曼波蘭聯軍全軍覆沒。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聯軍中僅有少數人的裝備與蒙古軍隊相當

大獲全勝的拜達爾軍隊一路南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在攻陷了小波蘭的拉澤布爾城後,越過波西米亞王國邊境,占領了奧帕瓦、奧洛摩茨、布爾諾等城市。

越過匈牙利邊界,攻下了匈牙利北部的特倫琴、布拉迪斯拉發、尼特拉、克馬納等城市。

1241年6月27日,拜達爾的大軍與拔都、速不台的主力集團會師,順利完成了既定的作戰任務。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蒙古軍隊的作戰表現,讓整個歐洲陷入了恐慌

1241年,拔都與速不台率領的蒙古西征軍主力集團,從加利奇出發,分兵兩路進攻匈牙利:

一路由拔都自己率領,從加裡西亞關隘口前進;

另一路由速不台指揮,從特蘭西瓦尼亞山隘前進。

1241年3月,拔都大敗喀爾巴阡山的守軍,越過蒙卡齊和翁古瓦爾之間的道路,兵峰直指匈牙利。

匈牙利王國也非等閑之輩,“因他們人多勢大和甲兵強盛,目空一切;是以他們聽見拔都臨近的消息時,也用40萬個以善戰聞名、視逃跑為可恥的騎兵,出發去迎擊他”。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

是以,雙方爆發了歐洲曆史上著名的賽育河戰役。賽育河戰役分為兩步進行的:

第一步:匈牙利大主教烏古蘭出擊拔都集團;

第二步: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出擊拔都集團。

拔都集團進入匈牙利後,一路長驅直入,勢如閃電,直趨匈牙利首都佩斯特。在決戰之前,拔都進行了有效的武裝偵察。拉施特《史集》記載道:

拔都遣他的兄弟昔班罕率一萬人先行,以偵察他們的人數,探知他們兵力和武裝的強弱。昔班罕奉他的指令出發,在一個禮拜後回來報告說,他們兩倍于蒙古軍的兵力,都是骁勇善戰的人馬。

為了誘使匈牙利軍隊出城決戰,拔都派出了一支騎兵部隊去引誘對方。國王貝拉四世懾于蒙古軍隊聲威,選擇閉門不出。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匈牙利騎兵

看到國王如此“膽怯”,城内的科羅契大主教烏古蘭沉不住氣了。他認為蒙古騎兵數量很少,國王“真是個膽小的君主”,于是違反國王号令,親率部隊迎戰蒙古騎兵。

拔都軍隊“故技重施”,先佯敗後退,誘使烏古蘭率領的重裝騎兵進入到了一片沼澤地,“按部就班”地包好了“餃子”。

這些陷進沼澤地,難以機動的重裝騎兵,成了蒙古騎兵的“活靶子”。主教的軍隊悉數被殲,隻有主教烏古蘭率幾名親信逃了回去。

見到狼狽逃回的科羅契大主教,城内士兵詢問其失敗的原因。大主教回答說:“在拔都的軍中,欽察人很多,不殺欽察人(首領)庫灘,将為内變。”庫灘被投入監獄,其部衆逃離了匈牙利。

匈牙利不但失去了一支戰鬥力量,城内還陷入了内亂;與之相對照的是,城外的拔都與速不台兩軍勝利會師。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基督教“騎士”的戰鬥力,不容小觑

1241年4月初,拔都主力集團在佩斯特城外駐紮了一段時間後,便開始後退。此時,貝拉四世終于率領軍隊出城追擊,到了賽育河前于河西布陣,并特意派出1000精兵堅守橋梁。

貝拉四世認為,“蒙古軍隊要想渡過河床寬闊低窪的賽育河,隻能從這座橋通過。守住此橋,即可保證己方作戰的主動權。”

久經沙場的拔都,焉能不懂這個道理?他将主力隐藏在一個地險易守的大凹地裡,準備一旦匈牙利軍懈怠,就進行全面襲擊。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拔都與速不台的迂回作戰計劃

貝拉四世環車為營,懸盾于上,俨如堡壘一般。但是其軍隊的戒備十分松懈,而且地形開闊,舉動很容易暴露。兩軍相持數日後,拔都見敵人雖衆,不過仍然有懈可擊。

速不台在下遊結筏潛渡,繞出敵後;拔都則指揮主力軍隊,使用七台投石機,擊潰了守橋部隊,順利通過了賽育河。

面對前後夾擊的蒙古軍隊,匈牙利軍隊迅速崩潰。到此為止,隻有國王的兄弟羅克曼公爵、科羅契大主教和教堂護衛軍能夠組織起有效抵抗。他們先後組織了兩次反包圍,仍根本不能扭轉戰局。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蒙古語匈牙利的決戰

4月11日,雙方在賽育河右岸、賽育河與提索河彙合處,進行了最終決戰。史書記載,“賽育河和提索河水盡赤”,科羅契大主教亦戰死于此役。國王貝拉四世見情況不妙,率先逃離了戰場。蒙古軍隊在決戰中大獲全勝,攻占匈牙利首都佩斯特,并繳獲了匈牙利國王的玉玺。

當拔都的主力部隊攻破佩斯特的同時,左翼的合丹部從特蘭西瓦尼亞出發,越過山路攻入了魯丹城,并攻占了匈牙利大城瓦爾丁。

1241年夏,蒙古西征軍各集團于賽育河畔彙合修整。同年12月25日,拔都複派兩支部隊從冰上越過多瑙河向西掃蕩,搜剿貝拉四世餘部。史書記載,一支部隊一路打到了奧地利維也納附近的克洛斯特洛伊堡。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中世紀手抄本上的蒙古入侵匈牙利

合丹的軍隊,在攻占了匈牙利最堅固的城市斯托尼戈尼和古蘭後,繼續追擊貝拉四世。

這位可憐的國王一路狂奔,先逃到布列斯堡,而後又逃往阿古拉牟,接着逃往達爾馬提亞,先是據守在斯巴拉多羅,以後轉到托拉烏,他擔心被蒙古軍隊捉到,最後逃到了一個臨近陸地的島嶼上。

合丹的軍隊窮追不舍,長驅直入斯洛文尼亞,沿亞德裡亞海,經過克羅地亞,到了其藏身的島嶼的對岸。貝拉四世十分恐懼,打算攜家眷和财寶渡海遠去。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一路狂奔”的貝拉四世

1242年3月,合丹軍隊攻占達爾馬提亞,經過塞爾維亞後,與拔都大隊人馬會合。至此,拔都已經占領了整個匈牙利。

1242年4月,窩闊台大汗駕崩的噩耗傳至西征軍中,窩闊台大汗的子侄必須回到蒙古,參加忽裡勒台大會,選舉窩闊台大汗的繼承人。

拔都下令全軍東返。曆時七年的長子西征,至此宣告結束,歐洲人長出了一口氣。

<h1 class="pgc-h-center-line">2</h1>

為什麼蒙古軍隊能夠大獲全勝?軍事專家們給出了以下若幹個理由:

1)天時

此時的蒙古帝國實力雄厚,内部空前統一。反觀歐洲的東羅馬帝國,正處于土崩瓦解的狀态,歐洲各國内部沖突重重,互相混戰,幾乎沒有互相支援。

蒙古軍隊進攻保加爾和欽察時,羅斯諸公國沒有援助他們;

蒙古軍隊進攻羅斯諸國時,各大公國之間也互不援助;

蒙古軍隊進攻東歐時,中歐不理;

蒙古聚堆進攻中歐時,西歐也“明哲保身”,坐視不理。

是以,蒙古軍隊可以從容地利用對方的沖突,将其各個擊破。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攻城的蒙古軍隊

2)“巧妙”利用俘虜

在這次西征中,蒙古軍隊不斷吸納補充被征服國家的俘虜,參加軍事行動。在殲滅科羅契大主教烏古蘭軍隊時,欽察人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合丹的軍隊在圍攻瓦爾丁時,就以羅斯人、欽察人的順序攻城,蒙古軍則在後面督戰。

要知道,蒙古軍隊出發時人數就比較有限,作戰傷亡也比較大。通過俘虜的“補充”,有效彌補了蒙古軍隊人數上的不足,保證了遠征的勝利。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蒙古軍隊中的羅斯附庸部隊

3)先進的經濟生産力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後,蒙古人的生産力就有了很大的發展。而蒙古軍隊對周圍各國的占領,使得其擁有了更多可以“取之即用”的經濟資源,進一步增強了戰争潛力。

4)旺盛的戰鬥欲望和頑強的戰鬥意志

坦誠地說,蒙古西征是“不正義”的掠奪戰争,但作為掠奪一方的的蒙古人,肯定會因為掠奪的誘惑而士氣高漲。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波蘭步兵在崩潰後,慘遭蒙古輕騎兵追殺

另外,蒙古軍隊單兵作戰能力強,且紀律嚴明,不懼犧牲,意志品質極為堅定。前面提到的幾次大規模戰役,幾乎都是以少勝多的全面勝利。倘若沒有頑強的戰鬥意志,估計早就“未戰先怯”了。

5)機動靈活的作戰方法

蒙古軍隊盡管人數不足,但因為掌握了有效的作戰方法,在歐洲作戰中罕遭敗績。他們根據當地的條件和敵人的情況,采取了機動靈活的作戰方法。軍事專家對蒙古人的作戰方式,做出了極為貼切的“四字訣”總結:

了解敵情,判斷準确;

長途奔襲,突然襲擊;

兩翼迂回,中間突破;

利用沖突,各個擊破;

切斷援助,孤立敵人;

縱深突破,難點放棄;

誘敵深入,設伏殲滅;

不給喘息,連續進攻;

能打則打,不打則退;

機動作戰,使敵被動;

冬季作戰,夏季休整;

因時因地,解決補給。

6)高速集結,高速突擊

所謂“兵貴神速”,速度在戰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蒙古軍隊的最強優勢,就是快速集結、快速突擊,其集結和突擊的快速,在世界戰争史上是罕見的。

以“快速突擊”為例:

攻占北羅斯隻用了2個月零5天,每天推進85-90千米;

攻占南羅斯隻用了2個月零10天,每天推進55-60千米;

攻占波蘭和匈牙利一共隻花了短短3個月時間,每天推進58-62千米。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因為“快”,蒙古軍隊一直牢牢地掌握了戰略主動權。騎兵高速推進,使其來不及組織防禦,進而實施大規模分割突擊,進行大縱深包抄,予以各個擊破。

7)統帥高超的指揮藝術:

作為西征總指揮的拔都,本身就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将領;作為“副手”的速不台,更是一位身經百戰、深謀遠慮的大将。

在進攻保加爾、欽察、羅斯諸國、波蘭和匈牙利之前,蒙古軍的将領們,不僅親自在前線指揮作戰,并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進行了充分的研究和分析,細化了戰争各階段的戰略目的,認真做好了組織準備。

8)優勢的裝備與超強的單兵作戰能力

蒙古馬雖然個頭矮小,但是耐力好,體質健壯,行動快速,沖力大,而且不挑食,遠比亞歐其他國家馬匹優良。

至于弓箭,裡面更是細節滿滿:

蒙古人使用的弓,選用的是彈性強的材料,弓弦使用的是堅韌的皮筋;

羽箭較之其任何對手都更長,箭頭兩邊磨得很銳利,就像一把雙刃劍,保證有很強的穿透力,士兵的箭袋旁邊皆放有锉刀,用以磨利他們的箭。,

箭杆尾部有箭羽用于定向,保證“箭能夠擊中敵人于兩百米至四百米之間”。

是以,蒙古軍隊密集的箭雨給予了對手極大的傷亡和心理震撼。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武裝到牙齒的蒙古士兵

另外,蒙古人極為重視武器制造。對于煉鋼和制造兵器的巧匠,除了向本國征用外,被征服國家的能工巧匠們也會被虜至國内,制造武器和攻城器材。是以,蒙古士兵的刀劍都十分鋒利。

蒙古軍隊的單兵作戰裝備,也“武裝到了牙齒:“每個人的進攻武器包括有兩隻弓,兩個箭筒,一把彎刀,一把手斧,一根懸挂在馬鞍上的鐵棒,一支帶有鐵鈎作拉人下馬用的長矛,騎兵們還有一根馬鬃制成而系有活結的繩子。”

歐洲步兵的防護能力,根本無法與蒙古軍隊相匹敵,《多桑蒙古史》中批評道:“夫以少數攜重甲之騎士,及無數半裸露之鄉民,不知戰術,不知服從,統率不能一緻,恃此軍隊以抗久經戰陣習知戰術之蒙古輕騎,故每戰必敗。”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13世紀的波蘭軍隊中,精銳士兵比例有限

蒙古遠征軍還裝備有完備的攻城機械:投擲器、投石器、放焰器、帶輪的破門錘、火箭投射器和火炮,這些機械在當時,都是最先進的攻城武器。

蒙古人對投石機“情有獨鐘”,在攻城時大量集中使用。

在攻掠羅斯時,大量使用這些機械轟擊木制的堡壘,擊穿并燒毀了大量的城牆和木制建築物。

在攻占匈牙利最堅固的城市斯托裡戈尼和古蘭時,合丹集團使用了30台投石機,轟擊城牆,終于擊破城牆攻占城市。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蒙古軍隊從金國“偷師”不少

能騎善射的蒙古士兵+健壯持久的蒙古馬+精良的作戰裝置,造就了他們的輝煌戰績。

9)完備的後勤保障系統

距離遙遠,時間跨度長的“長子西征”,之是以能大獲全勝,與其完善的後勤系統,有着莫大的關系。

資料記載:

“(前鋒軍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并于一定距離之地,囤積糧草,沿途青草地,概經标明,以備大軍到達時放牧。然後,滿載戰具及軍需品之牛車,絡繹跟進。同時又有大隊中國技師,于管炮的炮隊長統率之下,随後前進”。

“與武裝部隊同時前進者,尚有其他諸種勤務部隊,有通譯員擔任各種繁雜語言之通譯,有中醫及蒙古醫,道路管理者。掌印辦事之長官,不論職之文武大小,或路,或府,或州縣官,皆為大汗制造占領地區之财産目錄。蒙古軍中,甚至于有一類軍官執行軍需品、損失及調整部隊之職務。在軍隊後方,有牧人及木工建造畜欄,和連絡西方新占領地與本國牛馬驿站的茅屋”。

“有若幹婦女,乘坐于牛車之上,随軍前進,在路上治理膳食,在四無市鎮之西比爾荒原為軍隊服務。在宿營地中,有時且有戲劇上演,以娛樂士兵。演者帶假須,着古裝,歌唱聽者所熟悉之歌曲”。

另外,蒙古軍隊還實行得利于敵、以戰養戰的軍事政策。他們在征戰中,取糧于敵, 取财于敵,取物于敵,取兵于敵,是以可以支援遠征,而且越戰人員越多,越戰物資越豐。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蒙古士兵在側翼射殺脫節的波蘭騎兵

蒙古軍隊遠征時有牛馬随行,需要時就宰殺之作為給養。

每個蒙古騎士均有3—5匹馬換乘,既利于快速機動,也可以在給養斷絕時擠馬乳為食。三匹馬的馬乳,就可以滿足一個蒙古戰士一天的食物需要;

在食物耗盡時,蒙古士兵還可以發揮特長,射獵野獸為食,繼續遠征到可以獲得補給的地方。

正是依靠這些有利的條件,蒙古軍隊才能以不到15萬之衆橫掃歐亞,鑄就了人類戰争史上的一個奇迹。

通過這次戰争,蒙古帝國的版圖大為擴大,從太平洋至亞得裡亞海,從北冰洋到波斯灣。這次西征,直接導緻了西方對黃種人近乎于偏執的恐懼,間接導緻了“黃禍論”的産生。

值得玩味的是,被金帳汗國奴役了200餘年的羅斯人,深得蒙古人侵略思想的“真傳”,大有“青出于藍勝于藍”的架勢。

在羽翼豐滿後,他們沿着與蒙古征服者相反的方向,侵占了亞歐大片土地。即使在蘇聯解體後,依然是烏拉爾山以東的大片亞洲土地的所有者。

讀書筆記:“賽因汗”拔都,到底有多能打?12

巅峰時期的俄羅斯帝國版圖

這無疑印證了那句西方諺語:“剝開一個俄國人的皮,就會看到皮下蒙古人的血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