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屬加工史話3」自主創新的帶頭人——紀念我國機械工業傑出上司人沈鴻

沈鴻是中國機械工業的卓越上司人之一,被譽為“多方面的、終生的工程師”。他與《金屬加工》的誕生和發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老前輩功勳卓著的一生吧。

自帶機器奔向延安 建立解放區機械工業

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面對山河破碎、國土淪喪的殘酷現實,具有強烈民族意識和愛國熱情的沈鴻(見圖1)毅然毀家纾難,帶着他自己創辦的五金廠的10台機器和7名勞工西遷,輾轉武漢、西安來到中國革命聖地——延安,成為到延安參加抗日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資本家。

「金屬加工史話3」自主創新的帶頭人——紀念我國機械工業傑出上司人沈鴻

圖1 我國機械工業傑出上司人沈鴻

抗戰期間,沈鴻擔任陝甘甯邊區機器廠總工程師。當時延安的條件極其艱苦,資金短缺、物質匮乏,面對國民黨重重封鎖,他憑着“抗日需要什麼就設計制造什麼”的信條,因陋就簡、自力更生,設計制造出多達134種型号、數百台套機器裝置,裝備了邊區兵工廠和民用工廠,為建立解放區的機械工業、為抗日戰争的勝利作出了特殊貢獻,他三次被評為“邊區特等勞動模範”。1942年,毛澤東主席還親筆為沈鴻題寫了“無限忠誠”四個大字。1947年,沈鴻經劉鼎、姜載愉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

上書毛主席 建造萬噸水壓機

新中國成立後,沈鴻先後任第三機械工業部部長助理、電機制造工業部副部長、煤炭工業部副部長、農業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為我國機械工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中國機械工業的總工程師”。

萬噸水壓機用于鍛造大型鍛件,是重型機器制造廠的關鍵核心裝置,代表着一個國家重型制造業的發展水準。1958年,沈鴻在出席黨的“八屆二中全會”期間,上書毛澤東主席,提出建造萬噸水壓機的建議并得到準許。當時,我國沒有制造12000t水壓機的條件和經驗,沈鴻帶領設計班子的年青人,跑遍了全國已有的水壓機工廠中的房間。

制造水壓機最大的難題是工件太大、太重,沒有大的鑄鍛件,沒有大的起重裝置。沈鴻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采取“分而治之,以小治大”的辦法,采用電渣重熔焊接新工藝将80t的大立柱、200t的大橫梁拼焊而成,并創造了“螞蟻頂泰山、銀絲轉昆侖”“螞蟻啃骨頭”等一系列土辦法。為了确有把握,他還先後設計試制了兩台模拟試驗機,并提出了“七事一貫制”“四個到現場”的設計理念。第一台萬噸水壓機(見圖2)在中國最困難的時候誕生,創造出世人矚目的業績,開辟了制造大型裝置的新路。

「金屬加工史話3」自主創新的帶頭人——紀念我國機械工業傑出上司人沈鴻

圖2 我國第一台萬噸水壓機

自主創新 研制大型關鍵裝置

在新中國的建設中,為了打破國際封鎖,沈鴻親自主持重大工程,解決工程技術難題,取得一個又一個創新成果,使我國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機械制造體系。

20世紀60年代初,中蘇關系空前緊張,國際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為了自行研究原子彈、飛彈、飛機,中央提出由機械工業供應生産新型材料所需的多種新型裝置,通稱“九大裝置”,沈鴻臨危受命主持研制工作。“九大裝置”共有840種、1400多台,工程浩大、難度極高,曆時9年完成,至今“九大裝置”還在經濟建設中發揮着巨大作用。

1961年沈鴻奉周恩來總理之命,協助水電部解決三門峽水電站水輪機轉子焊接的大難題。随後完成了火車車輪輪箍軋機的研制,結束了火車車輪輪箍依賴進口的時代。他還解決了葛洲壩的船閘設計,完成了攀鋼、本鋼大型裝置的制造。

重視出版事業 關心《機械勞工》成長

沈鴻非常重視工程技術的普及和傳播,非常關心出版事業。早在建國初期,他積極推薦翻譯了《蘇聯機械制造百科全書》等一系列機械圖書。1961年,沈鴻調任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剛幾個月就決定恢複機械工業出版社,并為出版工作醞釀了一個全面而龐大的計劃。

1973~1982年,沈鴻主持、組織編寫了我國第一部《機械工程手冊》和《機電工程手冊》,共25卷、3000萬字,發行近10萬套。在他晚年時,他辭去了一切職務,惟獨保留了機械工業出版社榮譽社長的職務。他說:“這将是我的終身事業”。

《機械勞工》雜志是我國機械工業曆史上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創刊于1950年10月,為中國機械工業的發展起到了傳播與推動作用。作為中國機械行業的老上司,沈鴻多次參加《機械勞工》組織的活動并多次為《機械勞工》題詞。

1981年,沈鴻參加《機械勞工》雜志創刊30周年紀念大會時說:

我一進門就看到了從1950年到現在的全套《機械勞工》合訂本,這是一部偉大的機器。這部機器不是用鋼鐵做的,是用很多人的心血鑄出的一部大機器。這部大機器的産品遍布全中國,有些還到了全世界。

1990年,在《機械勞工》雜志創刊40周年時,沈鴻題詞(見圖3)。

「金屬加工史話3」自主創新的帶頭人——紀念我國機械工業傑出上司人沈鴻

圖3 沈鴻為《機械勞工》創刊40周年題詞

2008年,《機械勞工》更名為《金屬加工》,2020年,《金屬加工》迎來創刊70周年,我們會牢記老上司的教導,将這部由幾代人心血鑄出的大機器——《金屬加工》推向全世界!

金屬加工史話

《金屬加工史話》以《金屬加工》(原名《機械勞工》)雜志自1950年創刊以來的記載為主線,重溫了70年來新中國機械行業的若幹重要事件、著名人物以及曆史片斷,着重叙述了從“一五”到“十三五”的各個曆史時期雜志推廣和交流的大量新技術、新工藝,回顧了倪志福等一大批全國著名勞模及其生産實踐經驗,同時,展示了雜志在行業發展中作出的貢獻以及雜志發展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