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瞬間》艱苦奮鬥:“邊區工業之父”——沈鴻

《瞬間》艱苦奮鬥:“邊區工業之父”——沈鴻

“邊區工業之父”——沈鴻

視訊加載中...

沈鴻1906年出生于浙江省海甯縣。由于家庭貧困,國小沒有畢業的他,早早的就來到了上海一家布店做學徒,完全靠業餘時間自學,掌握了不少機器方面的專業技術與知識。後來和朋友開了一家取名“利用”的小機器廠,專門生産各種民用鎖,開始了他工程設計師的生涯。抗戰爆發時,沈鴻的利用五金廠已經發展到30多人的規模,生産範圍也擴大到各種專業機床。

《瞬間》艱苦奮鬥:“邊區工業之父”——沈鴻

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沈鴻決定将工廠内遷,為抗戰服務。得知中國共産黨上司下的陝甘甯邊區急需機器裝置和技術人員,便決心投奔延安,支援抗戰。1938年2月,沈鴻帶着7名勞工和10部機器經西安輾轉到達延安,成為了抗戰時期唯一一家從上海内遷至延安的民營工廠。

當時的延安,隻有一個小兵工廠,裝置簡陋,人員技術水準也很低,僅供簡單的修理槍械和制造彈藥。抗戰爆發後,為适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急需擴大兵工廠的規模。沈鴻等人及攜帶的機器裝置一到延安,就被配置設定到了兵工廠,一個月後廠址遷到安寨縣茶坊村,正式改名為“陝甘甯邊區機器廠”(也即茶坊兵工廠),沈鴻被委任為總工程師。

《瞬間》艱苦奮鬥:“邊區工業之父”——沈鴻

1939年沈鴻(右一)和部分技術人員在安塞茶坊合影

兵工廠有了機器裝置和技術勞工,在沈鴻的帶領下,以這10部機器為基礎,制造出了一些适合邊區條件的、易于搬遷的新型母機,陸續又制造出了各種機器。據統計,沈鴻等人設計并制造了供子彈廠、迫擊炮廠、槍廠、火藥廠和前方遊動修械廠使用的成套機器裝置134種型号,數百台(套)。在裝備了兵工廠的同時也裝備了一些民用工廠,為根據地建立或擴建的印刷廠、造紙廠和石油廠等13個民用工廠提供了通用和專用裝置400多部(件)。

由于陝甘甯邊區受幾方封鎖,生鐵原料來源十分緊缺,生産上打打停停不是辦法,沈鴻便向毛澤東等中央上司建議,有可能時自己動手煉鐵。1943年,黨中央要求邊區自己煉鐵,軍工局指派沈鴻和徐馳負責。在一無材料、二無裝置的情況下,兩人憑借手頭僅有的英文、德文圖書資料,邊學邊幹。沒有耐火磚,就找來陝北的白坩磁土代用;沒有焦炭當燃料,就實驗用木炭燒煉。1943年的一天晚上,延安大砭溝突然傳出一聲聲歡呼:成功了!伴随着煉鐵高爐裡跳躍的火苗,現場激動的人群将沈鴻緊緊地圍抱住。這是一次非比尋常的成功,它結束了邊區不能自己生産鐵的曆史。

《瞬間》艱苦奮鬥:“邊區工業之父”——沈鴻

沈鴻對陝甘甯邊區的工業特别是軍工業的建立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重要的作用。由于他的突出貢獻,沈鴻先後三次被評為陝甘甯邊區“勞動模範”和“特等勞動模範”。1942年毛澤東親筆為他題寫“無限忠誠”四個大字的特等勞動模範獎狀。此外,毛澤東與林伯渠等人還親切地把沈鴻稱為“邊區工業之父”。

《瞬間》艱苦奮鬥:“邊區工業之父”——沈鴻

《瞬間》節目播出平台時間

陝西衛視首播每周二21:10

陝西一套每周三20:00

農林衛視每周六19:4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