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2020年東京奧運,中國軍團來了!在這支隊伍中,有不少來自廣東的運動健兒,将向最高榮譽發起沖擊。賽場内外,也有廣東籍志願者、企業家等南粵大地人士的身影。即日起,南方都市報、N視訊推出“東京奧運廣東人”專題報道,展現國際盛事中的廣東參與。
從廣州啟航,“95後”跳水運動員陳艾森将走向東京奧運賽場。這是他第二次出戰奧運,他将與搭檔曹緣參加男子雙人十米跳台項目。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21歲的陳艾森曾拿下男子單人、雙人十米跳台的雙料冠軍。
據廣東省體育局介紹,這屆奧運會的奪金優勢項目中,來自廣東的就有跳水男子雙人十米跳台陳艾森等選手。
回顧兒子的成長經曆,陳艾森的媽媽譚頌賢向南都、N視訊記者表示,她希望孩子順其自然地成長,“我不會給他壓力,就是多點支援他。”
十米跳台上的廣州少年
“他小時候真的好怕水的。”回憶起兒子小時候,譚頌賢笑了起來。
她還記得,以前帶着年幼的陳艾森去遊泳玩水,陳艾森不太會遊泳,總是緊緊摟住她的脖子盤在她身上,就像抱住一根救命稻草。在淺水區,譚頌賢慢慢蹲下,水位一到陳艾森脖子的位置,他就警覺地大哭。
誰能想到,在未來幾年内,這個孩子已經能在日常訓練中爬上數米高的跳台一躍而下,在空中快速完成轉體、翻騰後紮進跳水池。
譚頌賢向南都記者回憶,小時候的陳艾森很活躍,曾被體操教練看中,練習過一段時間的體操。一年級時,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的跳水教練譚靜瑜來到學校進行運動員選材,認為陳艾森是個好苗子。
在譚靜瑜的初印象中,陳艾森的身體條件合适,也很善于展示。“很多孩子都比較害羞,他不會。當時他在我面前做了好幾個動作,會做什麼就都做給你看。”
譚靜瑜覺得,陳艾森關節、柔韌性方面都挺好,而且比較自信。
随着“噗通”的入水聲,一個身影從空中鑽入水池,池面上留下一層層向外蕩開的水波。譚靜瑜站在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的跳台邊,指導大多還在讀國小的學員們反複練習。
大約十九年前,這裡也是一年級國小生陳艾森接受跳水啟蒙的地方。
年幼的陳艾森從遊泳學起,一級一級登上更高的跳台。從那時起,他就離家住校,媽媽會選晚上沒課的時間來探望他。
譚靜瑜回憶,那時,國小員們早上6點多出操,開始一天的學習和訓練。“又要翻又要轉,這麼複雜的動作,他們從很矮的跳台,跳到高台,然後百遍、千遍、萬遍地堅持下來,很枯燥的。必須要喜歡,才能堅持。”
譚靜瑜告訴南都記者,學員們會參加各類賽事。每逢比賽期間,陳艾森都主動找教練溝通,“一到比賽他就會跟着我們,說他自己對今天做的動作感覺怎麼樣,問應該怎麼去做。”
少年的陳艾森讓譚靜瑜感受到了信任,“他會主動詢問怎麼才能把動作做好,也能聽進去,一到比賽就專注地把教練說的要點都做到。”
裡約奧運“雙冠王”
“他選擇了跳水,我支援他,不會因為辛苦就勸他不要做。”譚頌賢隻希望孩子順其自然地成長。
2011年,還沒等到進入國家隊的機會,陳艾森進入了瓶頸期。譚頌賢曾鼓勵他,“已經走到了這一步,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
陳艾森的确堅持了下來,并如願得到了進入國家隊試訓的機會。接受央視采訪時,陳艾森曾回顧說,2013年時他曾心想,如果還是進不了國家隊,那年的全運會結束後就選擇退役。
當年,譚頌賢看着賽場跳台上的兒子,有一個瞬間突然感覺:“他長大了,不用我管了。”
轉機就發生在這年的全運會結束後——陳艾森如願接到了進國家隊的通知。
成為國家隊員後,陳艾森快速成長,并獲得出戰裡約奧運會單人、雙人十米跳台比賽的資格。
首次參加奧運的陳艾森成績亮眼,男子雙人十米跳台決賽中,他搭檔隊友林躍奪得冠軍。在之後的男子單人十米跳台決賽中,陳艾森也頂住了壓力。
起跳、轉體翻騰、入水,看完他的最後一跳後,央視解說嘉賓激動地喊道:“金牌!金牌!中國跳水隊又收獲了一枚金牌!”
他成為在單屆奧運會上同時奪得男子單人、雙人十米台冠軍的第一人。
“拿到這個單人冠軍後,回想這四年,感覺值了。”賽後接受采訪時,陳艾森說。比賽前他也曾有要拿到兩個冠軍的願望,沒想到會真的實作。
“因為這是曆史第一人,我想當這個第一人。”
克服傷病再戰奧運
裡約奧運會結束後,陳艾森繼續向前。2017年7月國際泳聯世錦賽上,陳艾森在男子雙人十米跳台決賽中,與楊昊搭檔奪得冠軍。在男子單人十米跳台賽中,陳艾森獲得亞軍。
2017年8月舉行的第十三屆全運會中,陳艾森代表廣東隊出戰,在跳水男子雙人十米跳台決賽中,陳艾森與搭檔楊昊奪得冠軍。男子單人十米跳台決賽上,陳艾森更是以總分613.55的高分獲得冠軍。
然而,受傷病影響,陳艾森又陷入瓶頸。譚頌賢回憶,2017年冬訓開始後,陳艾森就受到傷病困擾,訓練狀态一直不佳。兒子并沒有對她講,她看網上的消息才知道他的情況。
“一直都跳不好,他很心急。”譚頌賢說,有時在隊友們都訓練結束後,陳艾森還堅持繼續練習。“我和他說,你不要給自己大太的壓力,一定要放松。”
雖然心疼,作為媽媽的她卻也不敢表現得太過焦急,以免給兒子帶來更多壓力。
通過治療和體能訓練等,陳艾森的狀态逐漸調整,譚頌賢也稍稍松了口氣,“感謝他能夠堅持到這一刻。”
“我都佩服他,很堅強,真的很堅強。”
2021年東京奧運會即将開幕,經過多輪角逐,陳艾森與曹緣将搭檔參加男子雙人十米跳台賽。
備戰東京奧運期間,譚頌賢叮囑兒子,“注意安全、注意休息,喝多一點水,注意健康。”“什麼都不要想,做好自己就行了。”
作為運動員的母親,此刻是什麼感受?
譚頌賢說:“反正他努力就行了,一切都是随緣。”
“東京奧運廣東人”專題報道
總策劃:戎明昌
執行策劃:王佳
統籌:南都記者 向雪妮
主筆:南都記者 林子沛
采寫:南都記者 敖銀雪 林子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