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在遵化,有條接豐潤左家塢過佟莊、甄莊、鐵廠、莫屯、舊寨、大寨、小寨、西鋪,去遷西三屯營、喜峰口到關外的河北通往遼甯的大道,這條大道就是始于春秋戰國時期的無終古道,1959年修邱莊水庫前,遵化去唐山或唐山來遵化多走這條道。無終古道路邊有座山叫無終山,山上有個洞叫無終洞,山前有條河叫還鄉河(支流,源于遵化鐵廠鎮的東、西北店),宋代以前叫浭水河。

古往今來,這路、這山、這洞、這河,不知發生過多少慷慨激昂,悲歡離合的故事,讓古老的遵化既神秘又悠遠。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源于娘娘莊鄉的還鄉河支流小河(邱莊水庫庫底)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源自娘娘莊的水是清純甘甜的,清純甘甜得白鹭都争着來栖息(邱莊水庫庫底)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源于遵化、遷西的還鄉河(邱莊水庫庫底)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遵化小河、東西北店和遷西的水,在此彙成還鄉河流向遠方(邱莊水庫庫底)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流向遠方的還鄉河(邱莊水庫庫底)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貫通河北遼甯的無終古道(邱莊水庫庫底)

“無終”本是春秋時由山戎繁衍而來的一個弱小民族,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由山西太原一代遷至今遵化、玉田等地,建無終國。傳當時喜好靜心修行的無終國王嘉父厭倦世事紛争,主動禅位,便順着這條路,登上這座山,尋得這個洞,修仙煉丹,終了餘生。遵化也就有了無終道,無終山和無終洞。無終洞洞口有一明萬曆三年(1575年)戚繼光樹的《重修無終洞記》碑,記錄了當年無終子嘉父靜心修行,羽化成仙的往事。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無終山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無終洞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無終洞前的《重修無終洞記》碑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明順天巡撫楊兆書寫的“無終洞”石匾額殘片

無終山下原本有一片生風作響的松柏古林,林中有一大冢,傳此冢便是燕昭王墓。燕昭王通過金台攬才,樂毅伐齊,秦開卻胡等一系列措施和戰争手段,使弱小的燕國疆域不斷擴大,最終跻身戰國七雄。據說燕國強盛後,喜好道教的燕昭王主動禅位給兒子燕惠王,便步無終子嘉父後塵,又順這路,登這山,進這洞,開這爐,煉這丹。後仙逝此洞,屍柔洞香,葬于山下。清嘉慶年間遵化知州張傑樹碑記錄了當年燕昭王墓的規模和規制。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燕昭王墓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燕昭王墓碑

話說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率師北征烏桓,大軍原本該走地面開闊的傍海大道,無奈七月大雨滂沱,道路泥濘,北伐受阻,才依謀士田疇之策,佯裝退兵,冒大軍覆沒之險,暗走遵化無終古道,奔寬城,過淩源,直搗烏桓老巢遼陽,譜寫了一曲铤而走險,出奇制勝的悲壯戰歌。得勝歸來的曹操,在傍海大道的秦皇島碣石山留下了《觀滄海》的千古詩篇。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橫跨還鄉河的無終古道(邱莊水庫庫底)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曹操大隊人馬就是順這個峽谷,進遵化,跨邊關,到遼陽征讨烏桓的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坐在老石件上的老人說是再早先的老人聊過曹操過鐵廠的事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躲在鐵廠村張繼波家西牆根的古石獅,似乎也聽說過曹操夜走鐵廠的事

鐵廠村北千年流淌不斷的珍珠泉,一直叮咚作響地向人們述說着貞觀十九年(645),東征高麗途中,鞍馬勞頓的唐王李世民來珍珠泉飲戰馬,洗征袍的往事。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京東名泉——鐵廠珍珠泉

如今的年輕人好說悲催,再悲催還悲催過大宋皇帝淚灑遵化的無終古道了!

說是北宋徽宗年間,金兵直逼汴梁(河南開封),文弱的徽宗皇帝不思抗金,卻吓得急匆匆把個皇袍脫給了兒子即後來的宋欽宗。誰知爺兒倆一對慫包,推來讓去,于靖康二年(1127)金軍攻陷汴梁,把個爺兒倆小繩兒一捆,連同徽宗的哥哥、弟弟及他的32個兒子、22個女兒和宮廷後妃、宗室貴戚、文臣武将、教坊樂工、技藝工匠等3000多人及法駕儀仗、冠服禮器、天文儀器、珍寶玩物、皇家藏書、州府地圖等全被金人北擄掠走,隻有那漏網的九子趙構和一幼女躲過此難,至此,北宋滅亡。徽欽二帝一行被押,出汴梁經滄州過玉田雅鴻橋奔豐潤左家塢,順着無終古道行至遵化小營(後因修邱莊水庫搬遷)村南的浭水河岸時,望着流向中原的滔滔浭水,徽宗聲淚俱下:“凡水皆東,唯此獨西,吾安得似此水還鄉乎?”徽宗老兒再不濟也是金口玉言,自此流淌了多少輩子的浭水河愣是改叫了“還鄉河”。一步三回頭的宋徽宗,到了鐵廠城頭,看着破碎的山河又吟悲詩一首,勒于石上,鑲于城頭,隻不知此石藏于誰家,落于誰手,那可是件不得了的文物呢!

三千多人恸哭震天,淚灑成河,遵化無終古道真真的記載了中原漢人史上最無顔面,最為悲催的那一刻!難怪民族英雄嶽飛沖冠呐喊:“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說起徽欽二宗淚灑還鄉河,羞得河邊老人趕緊捂起了臉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徽欽二宗:愁雲遮望眼,何日再還鄉(邱莊水庫下遊的豐潤)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鐵廠——宋徽宗曾經吟詠悲詩的古鎮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老人說,聽說那個挨押的皇上在這兒叨咕過詩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羞于徽欽二宗被掠,還鄉河邊的王八也不願自己馱的石碑記載那段見不得人的往事

無終古道上的鐵廠,是明朝北方的最大冶鐵中心,明正統皇帝曾下诏“軍器之鐵隻取足于遵化收買”。鐵廠村北山崗上的無終古道,灑滿了運鐵戍邊車夫們的血與淚。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鐵廠古鎮的明冶鐵遺址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堅硬的岩石上那被往來不斷運鐵戍邊車隊碾成的深深轍溝,記載着當年運鐵軍夫的艱辛與悲酸

遵化的無終古道也是民族苦難和民族奮争曆史的見證者和記錄者。

1938年1月19日,駐三屯營的日本兵奉命逼老百姓拓寬無終古道,以便更有力地控制冀東戰局。莫屯共産黨員高進忠、高秀組織莫屯人民團結一緻阻止修路。130名日僞軍乘夜包圍了莫屯,槍殺村民20多人,燒房161間,在無終古道上制造了駭人聽聞的“莫屯慘案”!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圍攻莫屯的日僞軍

1942年4月3日,冀東軍分區12團2營4連和獨立營特務連護送一批政治幹部去平西受訓,在無終古道路西的甲山遭遇了日僞軍合圍, 27歲的團政委劉誠光和227名指戰員面對無終古道上源源而來的大炮和日僞軍,他們不畏強敵,浴血奮戰,在消滅600多敵人後,全部以身殉國。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圍攻甲山的日軍

紅太陽升起來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無終古道上那一幕幕悲慘的往事,已銘刻在心,記入史冊。從此,悠長的遵化無終古道迎着冉冉升起的太陽,歡快起舞,高唱新歌……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關山望不盡,古道亦悠長

遵化老故事丨古道悲歌

紅日映古道,歲月啟新篇(輕紗曼舞金鳳湖)

請待下集《古道歡歌》

作者: 高景生 張萬铎 向原作者緻敬!

來源:遵化老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