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國人都講究死後蓋棺定論入土為安,可是在陝西省的一個山村卻意外發現了一座地宮,地宮内的棺材用鐵鍊鎖住,懸挂在半空之中,而且上面用佛塔進行鎮壓。這種不同尋常的棺材讓人不寒而栗,難道是為了鎮壓邪惡的東西才會用極其特殊的手段?這個佛塔下用鐵鍊鎖住的棺材到底是什麼人,難道真的是有人刻意為之?

1993年的一個夜晚,蘊空寺的文保元老趙在半夜巡查的時候突然發現字裡的一座清代佛塔下的地宮被人挖開了,而盜墓賊早已經不見了蹤影。老趙一下子意識到大事不好,趕緊跑到文管所進行彙報,并且安排村裡的幹部在地宮現場進行看守,留守在現場的村幹部趕緊在周圍轉了轉,發現寺裡面佛像、古鐘之類的老物件都還在,這麼看來這夥盜墓賊就是沖着佛塔來的,可是佛塔下面到底有什麼寶貝呢?正在這時,村幹部忽然想起了小時候的一件事,小時候他們經常上山來蘊空寺玩。當年在佛塔下有一個碗口大的小窟窿,裡面還是空的,出于好奇心,他們經常将石頭瓦片一類的扔進洞裡聽響,現在看來那個碗口大的洞口下面是别有洞天呀。就在這時,前去報案的老趙帶着文管局的專家和警察來到了現場,大夥一起進入了土坑裡,果不其然,這個佛塔地下竟然藏着一個地宮,考古專家經過初步的勘察猜測博塔的地宮裡埋着的肯定是高僧的骨灰或者舍利。可是,等他們進到地宮裡一看,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地地宮的面積并不大,但是裡面卻有一口木質棺材。更加詭異的是,這口棺材不是擺在地面上,而是用鐵鍊子吊在半空中。專家通過初步的測量發現墓室的長度也就是兩米多,高和寬大約有一米五左右,四周都是用灰色土磚砌成,墓道的盡頭就是墓室,位于佛塔正中央,佛像的底下。佛像底部有一根鐵棍,懸棺是用一根鐵鍊捆綁後吊起來,懸挂在佛像底部的那根鐵棍上的懸棺離地面大約有兩三公分左右。專家在這個時候經曆也泛起了嘀咕,因為一般佛塔地空都是供奉佛祖或者高僧的舍利,這個山野小寺的佛塔地宮為何存放着用鐵鍊懸空鎖住的棺椁呢?為了弄清楚這是什麼人的棺椁,專家開始在地宮周圍進行清理,因為一般墓葬都會有墓志銘,如果找到墓志銘的話,墓主人的身份也就迎刃而解了。可是,專家忙活了半天卻一無所獲。也就是這個原因,懸棺主人的身份一時間成了一個謎。
專家并沒有是以放棄,為了尋找線索,專家開始對蘊空山周圍的村子進行走訪調查,原來蘊空山又叫懸棺山,當地一直流傳着這樣一個說法:山上埋葬着明朝崇祯皇帝的兒子。這樣專家一下子糊塗了,按理說英朝皇子應該葬在皇陵裡,怎麼會在這麼偏僻的一個小廟之中呢?雖然不合乎常理,專家還是抓住這個線索進行查找相關的史書,果不其然,在史書中還真的有所發現,崇祯皇帝确實有一個下落不明的兒子。衆所周知,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盡,崇祯皇帝在死之前把自己的皇後、公主這些女眷全部殺了,但是看着自己的三個兒子卻沒辦法下手,于是讓三個兒子各自逃命去了。
這三個皇子中,最大的是16歲的太子朱由榔,最小的是10歲的皇子朱思煥,中間的那個就是朱慈炤。這三個皇子逃出皇宮後很快就被李自成給抓住了,李自成并沒有将三個皇子直接處決,而是将這三個兄弟帶到了自己身邊。後來李自成率領大軍攻打山海關的吳三桂,吳三桂和清軍聯手,李自成一敗塗地,在亂軍之中三個皇子也就被沖散了。愛子朱由榔流浪幾天之後實在沒有生存能力,隻好回到北京投靠自己的外公,但是貪生怕死的外公害怕受到牽連,将朱由榔交給了清軍,最後也就被清軍砍了頭。最小的皇子朱慈煥隐姓埋名一路到了浙江,最終過上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可是他心裡面還是惦記着朱家的傳統,按照朱元璋留下的規矩給兒孫取名。就這麼一個小小的破綻,引起了當地官員的注意,一查這居然是崇祯皇帝的小兒子朱慈煥,是以一家老小全部被滿清朝廷給抓起來,最後全部殺了,三個皇子中唯一沒有下落的就是朱慈炤。滿清建國之後,雖然不斷有人打着朱慈炤的旗号,進行的各種反清複明鬧出過不少所謂的朱三太子案,不過後來都未證明都是冒名頂替。
那麼朱慈炤到底上哪去了呢?按照當地老人的說法,在山海關和三兄弟失散之後,朱慈炤就被李自成雇下的一個軍官收留,這個軍官看李自成大勢已去,幹脆帶着朱慈炤回到了自己陝西老家。朱慈炤成年之後也想過反清複明,但是當時大局已定,也沒人願意跟着他送死,心灰意冷的朱慈炤最後上了蘊空山蓋了一個小廟,從此出家為僧,伴着清燈古佛過了一輩子,死後就被安葬在蘊空寺的佛塔之下。那為什麼用詭異鐵鍊把棺材吊在半空中?當地流傳着一句話正好解釋了這個問題,那就是,生不做清官,死不粘清土。意思很明顯,他是大明皇子,死了也不會沾清朝的土地。這個說法聽起來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可就在這個時候,地方制的一位老幹部卻提出了反對意見。雖然他不是專業的考古人員,但是對曆史卻有着濃厚的興趣,是以在聽說蘊空寺懸棺的事情之後,特意花了一年的時間調查了更多資料,最後得出結論,懸棺的主人是朱慈炤的說法并不是那麼靠譜。
因為傳說蘊空寺是朱慈炤建的,可是從各種資料上顯示蘊空寺早在宋朝就已經存在了,在北宋時期是叫雲祭寺,于是他查遍了華縣明朝之後的縣志,裡面從來就沒有提到過朱慈炤或者普乾法師。查閱了華縣曆代的志書,從明朝的華州志,清朝的續華州志,再續華州志,三續華州志,直到民國時期的華縣志,從來就沒有對這個普乾法師是崇祯兒子的事情有所提及。也就是說當地關于皇子朱慈炤隐居于此的傳說僅僅就是傳說,自然也就不能當真,并且在全國有同樣傳說的地方還有很多,大多數都是明朝滅亡之後。很多人還想着要恢複漢人的江山,是以編造出了朱家皇子,其實不過是人們表達的一種思想和想法而已,借用曆史的這種事件,想表達自己某一種訴求,至于曆史上那位朱慈炤,他到底是死于亂軍之中還是活了下來,到現在為止還是一個謎。
蘊空寺地宮裡埋的究竟是誰?他的棺材又為什麼要懸挂在半空之中?雖然現在還不能完全說清楚,但是相信考古人員一定會繼續尋找線索,在不久的将來給我們一個準确的答案,畢竟考古是一件嚴謹的事情,要有确切的證據才行。不過當地流傳的生不做清臣,死不沾清土,也是一個頗有骨氣的人才能說出來。你覺得這個懸棺裡面究竟是什麼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