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古紅顔多薄命”吳國滅亡後,吳王寵愛十年的西施去哪兒了?

作者:小花長成大樹
“自古紅顔多薄命”吳國滅亡後,吳王寵愛十年的西施去哪兒了?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沉魚說的就是西施,她還有另一個代号“間諜女”。

西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美女,生于越國的苎蘿村,家境貧寒。

西施家門前有一條溪,少女西施和村裡每一個窮人家的女孩子一樣,每日的工作就是在溪中浣紗。

“自古紅顔多薄命”吳國滅亡後,吳王寵愛十年的西施去哪兒了?

不同的是西施秀色天成,膚如凝脂,眉如新月,目若朗星,齒如編貝。傳說,每次西施去浣紗,清澈的溪水映照出她美麗的身影,水中的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遊水,漸漸地沉到了水底。

這就是“西施沉魚”的典故,也有很多詩人揮筆寫下了西施的美貌,比如蘇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無論濃妝淡抹的西施都是那麼美麗。

詩仙李白也曾為西施的美貌作詩。他在《子夜吳歌·夏歌》中這樣寫到:“鏡湖三百裡,菡萏發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這首詩的意思是,鏡湖很大,有三百餘裡,夏天到處都開滿了含苞待放的荷花。五月的時候,西施來這裡采蓮,美貌驚動四野,引得來觀看的人擠滿了若耶溪。但是,西施回家後不到一個月,便被選進了宮中。

“自古紅顔多薄命”吳國滅亡後,吳王寵愛十年的西施去哪兒了?

西施的美驚天動地,也在周邊家喻戶曉。

當時正值越國兵敗于吳國,越王勾踐決定“卧薪嘗膽”,于是派大臣範蠡去為吳王尋找美女,以期在吳王耳邊多吹耳邊風,一來保自身安危,二來蠱惑吳王,使其荒淫亂政。

美貌聞名遐迩的西施很快被範蠡找到,自古英雄愛美人,範蠡對西施也是一見鐘情,無奈國事緊迫,勾踐随後派出的文種也慕名而來。範蠡隻得将西施帶回越宮。

相傳越王選美時有三個要求,“真正的美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體态。 ”

“自古紅顔多薄命”吳國滅亡後,吳王寵愛十年的西施去哪兒了?

于是西施開始在越王宮中學習,越王花了三年時間,每日命樂師教她歌舞、步履、禮儀。

三年時間,西施日日勤加練習,範蠡始終陪在身邊,那滾燙的眼神,悉心的照顧,使得少女春心萌動。

但是學成的西施很快被送進吳宮,來到吳王夫差的身邊。

史上沒有記載,西施來到越宮是否心甘情願,又是怎樣帶着必死的信念去往吳國做間諜。

“自古紅顔多薄命”吳國滅亡後,吳王寵愛十年的西施去哪兒了?

大家隻看到吳王見到這個貌美如仙,神韻獨特的女子,歡喜得不行,為她修築姑蘇台,建設館娃宮,此後果真沉溺于酒色,國政也漸漸荒廢。

普通的間諜還可以身在曹營心在漢,但是西施算是死間吧,就是那種用生命來完成任務的間諜。

出發前她應該已經知道,事敗她必死無疑。事成,她也再無用處,隻能随着吳國一起毀滅。

她隻有一條路,就是忘掉“間諜”的身份,忘掉家鄉,忘掉夫妻,向死而生,完成自己的任務。

“自古紅顔多薄命”吳國滅亡後,吳王寵愛十年的西施去哪兒了?

她做起了褒姒妲己一類的狐狸精,把吳王夫差迷得神魂颠倒。

相傳西施擅長跳“響屐舞”——腳上穿着木屐,衣裙上系着小鈴,跳起舞來環佩叮當,動人心魄。夫差還為其專門修建了一條“響屐廊”,廊間風聲、樂聲、歌聲、鈴聲互相交織,為西施的優美舞姿錦上添花。

唐代詩人王維也寫過一首《西施詠》來描述西施在吳宮得到的偏寵。

“豔色天下重,西施甯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衆,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态,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颦安可希。”

豔麗的姿色向來為天下器重,美麗的西施怎麼能久處低微?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個浣紗女,後來卻成了吳王宮裡的愛妃。

平賤時難道有什麼與衆不同?顯貴了才驚悟她麗質天下稀。

曾有多少宮女為她搽脂敷粉,她從來也不用自己穿著羅衣。

君王寵幸她的姿态更加嬌媚,君王憐愛從不計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紗的女伴,再不能與她同車去來同車歸。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鄰人東施,光學皺眉而想取寵并非容易!

“自古紅顔多薄命”吳國滅亡後,吳王寵愛十年的西施去哪兒了?

西施得到了吳王夫差的獨寵,有了更多的機會在吳王面前為勾踐說好話。慢慢的夫差放松了對越王的看管,也放松了對越國的警惕。

後來因為西施的助力,吳王甚至不顧伍子胥的勸誡堅持放越王勾踐回國。

幫助越國複國既是越國給她的使命,也是範蠡給她的使命。但是午夜夢回她會不會懷念那些在溪邊浣紗時簡單快樂的時光,那陽光照在溪面的點點銀色光斑,少女們白皙圓潤的小腿觸及清涼的溪水那一瞬間的咯咯笑聲,那些藏于心中的小秘密小願望。

美麗的容貌沒有帶給她美好安然的生活,卻使得她成為一件不再有感情的武器。

“自古紅顔多薄命”吳國滅亡後,吳王寵愛十年的西施去哪兒了?

日子一過就是十年,這十年也是越國儲蓄力量的十年,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越國已經做好複國的準備。

趁着吳國北上争霸的時機,越國向吳國背後偷襲成功,消耗了吳國很大一部分實力。四年後一舉滅了吳國,夫差自殺。據說他死前用紙蒙臉,說是自己沒臉去見被逼自殺的伍子胥。

越國一洗雪恥,西施的使命也完成了,她又該去哪裡呢?

作為“紅顔禍水”,西施的結局注定是凄慘的。越王勾踐連助他複國的文種都殺了,精明的範蠡選擇了功成身退,能留下西施嗎?

後來的人們因為惋惜西施的命運,給她加上一個美好的結局——和範蠡泛舟太湖。

西施會幸福嗎?我想不,如果可以選擇,她最大的願望應該是,歸隐故裡,遠離政治,洗去鉛華,遺忘過去,做一個平凡的老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