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物|解密施密特:工科高材生如何“煉”出今日硬核國安?

作者:體壇叨sir
人物|解密施密特:工科高材生如何“煉”出今日硬核國安?

俊朗的外表和儒雅的談吐,這是羅傑·施密特給人的第一印象,如果和他有過深入交談的人更是會對他的學識有進一步的了解,他年輕時踢過球,但也是一位工科的高材生,他率領的勒沃庫森曾經讓時任巴薩主帥瓜迪奧拉為之驚歎,而如今來到國安兩年的時間,他已經讓這支多年無冠的傳統豪門重新收獲了獎杯和信心。場内的他激情四射,而場外的他則友好健談。如今52歲的他正帶領北京中赫國安征戰三線賽事,而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德國人已經把他的名字寫進了俱樂部的史冊中。

高情商擅聽多方意見

不知是道聽途說還是固有的成見,外界對于德國人的印象似乎總是停留在“古闆和固執”這兩個詞彙上,當施密特剛來到球隊的時候,給人們留下的好像也是這樣一個印象,但是經過一兩個月的接觸,大家慢慢發現,他不僅是一個高智商、高學曆的主教練,同時還是一個高情商的人,場上的他可能會比較嚴厲,要求甚高,但是到了場下,這個德國人還是非常有意思的。

他樂于去傾聽隊員們的心聲,願意和弟子們單獨溝通。更重要的是,他非常善于和媒體打交道,這一點,在其他外教身上其實并不多見。記得他正式就任主帥的當天,施密特就召集了幾家主要媒體在俱樂部的會議室召開了一次媒體溝通會,他的開場白很簡單,就是大家想問什麼,自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說實話,這種開放和坦誠的态度讓大家有些意外,畢竟這種場景此前很少發生。而在之後的兩個賽季裡,這種坐下來面對面交流的次數有增無減,這其中既包括球隊成績好的時候,當然也有戰績低迷的時刻。或許有些時候,大家認為那并不是最好的溝通時機,但是德國人還是選擇坐下來和大家推心置腹地聊天,這一下就拉近了他和大家之間的距離,也讓球迷和關心俱樂部的人能夠更多了解他不同于其他教練的一面。

人物|解密施密特:工科高材生如何“煉”出今日硬核國安?

來到中超的第一場比賽,施密特便與斯科拉裡過招

除了這樣的會談之外,由于精通英語,施密特在和媒體甚至球迷的溝通中基本是沒有任何障礙的,尤其是遇到相識的媒體記者,德國人不但會主動過來握手緻意,甚至還會像朋友那樣去聊天,而當看見記者剪了新發型、穿了新球鞋時,他一定會開個玩笑,甚至還會“裝模作樣”地品頭論足一番。“認真地說,我覺得你這雙鞋,可能紅藍配色更好看,因為黑的不适合你。”說完之後,他笑着拍了拍熟人的後背,滿意地離開了,這就是施密特,一個沒有什麼架子的主教練。

打造最适合戰術體系

當然,要想在一家俱樂部站住腳光有情商是不夠的,必須要打造出一套适合球隊的戰術體系,而德國人做到這一點用了大約半個賽季。之是以用“大約”這個詞,因為施密特還是花費了一定時間來思考和進行改變的。衆所周知,施密特當年在德甲和奧地利聯賽賴以成名的“絕技”就是壓迫的戰術,這種壓迫會讓對手的陣型被壓扁,出球線路被封鎖,進而導緻失誤的出現。不過要想達到戰術目标,這對于中前場球員體能和戰術執行力的要求非常高,即便是勒沃庫森和薩爾茨堡紅牛這樣的球隊,大家也不可能做到90分鐘進行高強度的壓迫和逼搶。正因如此,來到國安的施密特在綜合現實情況之後,逐漸摸索出了一條适合國安的戰術,即适時的壓迫配以傳控戰術。

記得他來到國安的第一場比賽就是主場迎戰恒大的焦點戰,當時國安雖然将“壓迫”戰術執行地比較徹底,但是到了比賽下半場,還是會因為體能下降而出現各種問題,是以之後的幾輪争奪,在肯定壓迫戰術的同時,德國人也在慢慢進行着調整和變化。這樣的變化從上賽季聯賽開始後已經初見成效,經過冬歇期的準備,當時的國安可謂兵強馬壯,除了聯賽首輪對壘山東隊的比賽之外,剩餘的絕大多數比賽中,隊員們将這種最适合球隊的戰術體系發揮到了極緻,而這也就有了聯賽17輪不敗的神話出現。而在每場具體的排兵布陣方面,德國人也展現了自己腦筋靈活多變的特點,三中衛和四後衛體系的适時切換也得以讓隊員們的特點發揮到極緻。

善于發掘青年才俊

一個适合球隊的體系打造對于當下的國安來說固然重要,但是為球隊的未來發現和培養人才同樣也應該是主教練應該做的事,而在這一點上,德國人将自己在歐洲執教的良好傳統帶到了國安,給了很多年輕人以機會,無論是前兩個賽季的巴頓、上個賽季的張瑀和郭全博以及本賽季發揮出色的王子銘,德國人用自己的獨到慧眼發掘着他們身上的潛力。尤其是身材高大的中鋒王子銘,本身就虛心好學的他在得到施密特的重點栽培後,進步這麼快也就不足為奇了。

人物|解密施密特:工科高材生如何“煉”出今日硬核國安?

施密特與德國國腳布蘭特

德國足球盛産小将和“妖人”,很多知名球星在20歲上下就已經能在德甲球隊打上主力了,而這其中,沃爾夫斯堡、斯圖加特和勒沃庫森更是青年才俊紮堆的俱樂部。2014年成為勒沃庫森隊主帥之後,施密特就一口氣提拔了布蘭特、亨裡希斯以及哈弗茨等小将進入一隊,當時的他們都隻有18歲而已,不過在德國人賬下,這些年輕人成長的很快,他們不但是德國各級青年隊的絕對主力,布蘭特更是連跳三級,最先成為了德國國腳。雖然去年世界杯上他的表現機會并不多,但是作為一名剛滿23歲的年輕人來說,要是沒有當年施密特的慧眼識珠,恐怕現在的布蘭特更有可能的工作會是一名公司職員。

人物|解密施密特:工科高材生如何“煉”出今日硬核國安?

王子銘是施密特本賽季的最大發現

今年冬訓期間,施密特一口氣從預備隊提拔了多名年輕球員,并帶着他們一起去葡萄牙備戰和熱身,而這還不算上賽季末就跟隊訓練的薛夢濤、王小樂等人,他之是以這麼做,就是為了要考察梯隊年輕人的水準,而根據他們在訓練中的表現,德國人也給了這些“國安未來”登場比賽的機會。相信随着賽季的進行,國安的陣容中還會出現更多的“新面孔”,他們的一步步成長同樣令人欣慰和高興。 文/北青體育 張昆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