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說巴頓回國安也踢不上,真的嗎?

最終,巴頓還是離開了國安。算上去年離開國安的張瑀和此前的杜明洋,國安梯隊93-96兩個年齡段在國安一線隊徹底斷檔。

别老說國安沒有青訓,即便有,也得被挖斷了根。

比如巴頓,一個已經成為國腳的國安青訓子弟兵,就這麼離開國安了。而且他還是國安目前最缺的中生代球員,最缺的邊路攻擊手。

說巴頓回國安也踢不上,真的嗎?

年齡和位置都是國安稀缺,怎麼還會有人說巴頓在國安踢不上呢?

日前,天津津門虎先官宣了巴頓的加盟,随後國安方面送出了祝福,接着巴頓自己發表了感言,表達了對國安的感謝。

在感言中,很講義氣的巴頓還說出了「球迷不要責怪俱樂部」的話,而正是這句話,引來了一些不明事理的人的攻擊,認為巴頓是懼怕競争才離開國安的。

那些人說的,簡直就是個屁話。

如果巴頓懼怕競争,他早就走了,也許早兩年走,還能踢更多的比賽,賺更多的錢。他之是以留在國安,就是因為覺得自己不比别人差,自己能夠憑借競争赢得一席之地。

而最後的事實證明,隻要給巴頓機會,他比任何人都不差。隻是國安沒有給他足夠的機會罷了。

說巴頓回國安也踢不上,真的嗎?

當聽說巴頓要離開的時候,也有一些國安球迷酸溜溜地說:“走吧,回來也是替補。”如果這麼說是因為吃不到葡萄,那其實還可以了解,如果真的認為巴頓回到國安還是踢不上的替補,那就大錯特錯了。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前面說得很清楚,巴頓的年齡和位置根本就是國安最缺少的。

有人說,在施密特和熱内西奧手下巴頓都踢不上,在比利奇的戰術體系裡也不會有他的位置。這确實是事實。但是不要忘了,施密特、熱内西奧和比利奇都已經是過去式了,現在的主教練,是謝峰。

施密特踢4222的時候,巴頓是有位置的。但當他不是U23球員的時候,就要讓出位置來,因為确實國安那個時候的中場非常強大。

施密特時期,國安的中場有奧古斯托和比埃拉,還有張稀哲、樸成、池忠國和李可,他們都是國家隊主力級别的,再加上前鋒巴坎布。有這樣的外援和國腳,國安的打法必然是以傳導控制和中路的滲透為主,是以陣型是沒有邊鋒邊前衛的4321陣型。

熱内西奧接手後,雖然增加了一個前鋒,減少了一個中場,但增加的前鋒名額給了U23的張玉甯,而且國安仍舊有出色的中場外援和國腳,是以主要的陣型是4312,仍是一個沒有邊鋒和邊前衛的陣型打法。

比利奇在國安執教,經曆了外援的更疊,一同胡亂操作後,把陣型幹脆變成了5後衛,532的陣型裡,還是沒有邊鋒或者邊前衛,邊路進攻隻是靠邊翼衛。

在以上三種陣型裡,巴頓确實沒有什麼用武之地。

但是,現在國安的主教練已經變成了謝峰,而且也沒有了奧古斯托和比埃拉這兩個中場外援,同時樸成年齡增大且重傷初愈,李可又去接受腳踝手術還未康複,池忠國的狀态也比前兩年有所下滑。這種情況下,國安過去的中場優勢陣容裡隻有一個張稀哲,雖然高天意去年表現令人意想不到,但也沒有達到過去樸成等人的地步。是以,國安的中前場戰術必然不會再像施密特和熱内西奧那樣采取傳導控制和中路滲透的方式。

去年最後階段曹永競的爆發,讓國安俱樂部、球迷和謝峰都能意識到,國安有了一個出色的邊路球員。如果巴頓回歸的話,國安就有曹永競和巴頓兩個邊路選手,這也就給謝峰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國安就有踢邊鋒或邊前衛陣容的本錢。

說巴頓回國安也踢不上,真的嗎?

謝峰此前在國安執教,陣容以4231為主。在4231或者433的陣型裡,就需要有左右兩個邊鋒或邊前衛。那麼曹永競和巴頓都會有用武之地。

有人說,國安肯定還要買外援,巴頓還是踢不上。

但是别忘了,就算國安買來邊路外援,也隻可能買一個,同時買兩個邊路外援的可能性極小。如果算上一名邊路外援,再加上曹永競和巴頓,其實也就是三個球員競争左右邊路兩個位置,這種競争壓力其實很小。

更何況,在中超目前的密集賽制和5個換人名額的規則下,本來也不存在什麼絕對的競争。可以說,隻要不是在該位置排在第四第五人選的球員,都能夠有大把的出場時間。

是以,巴頓如果回到國安,出場時間肯定會比在天津少,但是也不會少太多。競争壓力比在天津确實會大一點,但也不會大太多。隻要是謝峰主踢4231、433或者平行442陣型的話,如果一年聯賽有30場的話,他至少也能首發個10-15場。

據了解,謝峰非常重視巴頓,因為有了巴頓,謝峰就有了巴頓和曹永競兩個向前能力很強的邊路,也就有了踢邊路進攻的本錢。前幾年國安沒有邊路進攻的問題将有可能得到解決。為此,謝峰與巴頓一直在溝通,希望他能重新回到麾下。

說巴頓回國安也踢不上,真的嗎?

既然有機會,又有謝峰的邀請,巴頓為何還是離開了國安呢?隻能說,巴頓續約的過程并不是很多球迷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歸根結底,是國安總經理李明的不職業、不專業以及巴頓個人重信重義的性格造成的。

不要忘了一點,上面所有認為巴頓在國安有機會,有位置的分析,前提條件都是建立在謝峰回歸後,國安将要改變打法的基礎上的。可是,謝峰是什麼時候回歸的?就才是一周之前。而巴頓的合同是什麼時候到期的?1月1日就到期了。

在比利奇與國安分手之前,巴頓并不知道比利奇要走,更不知道接替比利奇的是謝峰。他眼中看到的是什麼樣的國安呢?一個踢532的球隊。在這個陣型裡,确實沒有他的位置。包括曹永競,雖然表現突出,但在這個陣型裡的位置也不穩固。

是以在這個時候,巴頓确實出現了猶豫,這也就是他最終決定加盟天津的時間點。

可能很多球迷還是沒有明白,那麼,讓我們把時間按照正序的方式來排列,或許就能夠了解巴頓為何做出今天的選擇了。

巴頓的合同是在2021年12月31日到期。而國安是在6、7月份的時候給巴頓提供了一個續約的offer,雖然看起來是在合同終止前半年,但其實offer發出後一直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和接觸。因為當時巴頓在國家隊集訓并參加十二強賽,雙方不太可能有深入的關于合同細節的交流。等十二強賽結束後,聯賽最後階段開始,巴頓又開始為天津隊的保級備戰。而此時國安這邊俱樂部的主要負責人總經理李明又不在隊裡,早早啟程去了荷蘭陪伴家人。

對于巴頓來說,這份續約合同非常重要,畢竟好不容易自己争氣踢出了成績,自然要在合同的細節上與俱樂部上司詳細溝通。但李明不在國内,續約的事情由技術部的員工負責,這直接就導緻溝通不暢。其實不僅僅巴頓,同樣合同到期的于洋以及明年6月合同到期的王子銘都是如此。于洋和王子銘稍微好點的地方是,他倆還都在國安,還能夠跟技術部員工溝通,然後再由技術部傳話給李明,然後再回報。而巴頓人都不在國安,溝通起來就更困難了。

一方面是找國安的上司溝通找不到,跟負責員工溝通又定不了,另一方面是比利奇的球隊天天抱着532不放,而天津隊這邊保級壓力又大。是以,巴頓的續約工作就這麼拖拖拉拉,這讓巴頓越來越猶豫——國安到底需不需要我?

雖然國安這邊發了offer,但因為李明不在國内,續約談判拖拖拉拉。而在此期間巴頓還聽到了一些諸如自己回國安也踢不上的說法。至于是誰說的,不得而知。

其實,類似的情況在球員續約時并不少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事情在國安也不是第一次。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張曉彬,這位國安後腰的悍将在離開國安的時候就曾經發文表達過自己的疑問。張曉彬當時說,他被通知不在施密特未來的計劃内,讓他另謀出路。但當他幾天後去國安俱樂部收拾東西的時候,偶遇施密特,施密特卻很奇怪地問張曉彬,為何沒有來球隊報到?施密特說,自己并沒有将張曉彬排除出新賽季的計劃裡,他是聽俱樂部上司說張曉彬已經決定離開。當時,張曉彬已經是球隊老将,也是後腰位置的第二甚至第三人選,處于退役邊緣,是以離開也就離開了,沒有人追究什麼。張曉彬自己也沒有太糾結,跟施密特寒暄了幾句互道珍重就一拍兩散。

回到巴頓這件事情上來,可以明顯感覺到,巴頓當時内心的沖突和複雜。從内心角度來說,巴頓是非常想回到國安的,除了他自己在感言中提到的,自己從小上學在北京,踢球在北京,十幾年的生活都在北京,這份感情他就割舍不了。而且,巴頓的家人為了支援他,也都搬到了北京,如果離開北京,對巴頓,對他的家人其實都有不便。

曾經有人說,巴頓向國安索要高薪并要求将出場率寫入合同。這一點是絕對的謠言。巴頓是國安青訓出來的孩子,他對于薪水的要求有自己的原則,縱然自己現在是國腳了,但也絕對不會獅子大開口,他隻需要一份合理的年薪。至于出場率保證,巴頓更是清楚,從他2014年進入一線隊,他就知道,無論是徐雲龍、邵佳一,還是張稀哲、張呈棟,都沒有什麼出場率的保證,巴頓不是不懂事的人,非得咬死出場率不放,這是不可能的。

想想此時巴頓的處境,想續約找不到國安的上司談,想回家又聽說沒人要,眼瞅着比利奇把532用到死。他也不知道比利奇會不會走,也不知道謝峰會不會來。他能不猶豫嗎?

而就在巴頓猶豫的時候,身邊的于根偉抛來了橄榄枝。感念于于根偉這一年來的信任,在聯賽結束前,巴頓就允諾給了于根偉。

至于後來比利奇很快拜拜,謝峰馬上官宣,都是後話。聽說謝峰回歸後,巴頓的心裡肯定又有了一些想法,但巴頓終究是個言而有信的老實孩子,沒有玩當年楊昊黃博文的那一套,他言出必行了。隻不過,最後受損失的還是國安。

巴頓續約的這個事情,錯進錯出。打個比方就好像是離開家的孩子,想回來的時候,父母态度冷淡,家裡親戚甚至還跟他說:“你别回來,回來也沒飯吃”。而這個時候,一直借宿的鄰居家給了這個孩子春天般的溫暖,這個饑寒交迫的孩子就被感動了,答應了人家。過了幾天,父母家意識到自己冷暴力的問題,想再回來找孩子,可是孩子已經答應了鄰居家,也就隻能如此了。

說巴頓回國安也踢不上,真的嗎?

國安後悔嗎?相信絕大部分球迷會覺得惋惜。但是,恐怕有一部分人,真的未必如此。

客觀的說,巴頓作為國安為數不多的中生代國腳,位置又是國安所缺少的邊路球員,免費簽入天津隊,對于國安來說肯定是一個很大的損失。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而這個損失是誰造成的?恐怕大家都能明白,還是那個被國安球迷咒罵的總經理李明。無論是對巴頓還是對于洋和王子銘,國安在這次續約談判中雖然提供了offer,但給外界的感覺就是不冷不熱。尤其是在洽談合同的最關鍵的時期——12月底和1月初——總經理李明還在海外陪伴家人,根本就沒有表現出一種求賢若渴的态度。

稍微有點資曆的國安球迷恐怕不會忘了,當年國安總經理高潮為了與球員續約,曾經親自打飛的拿着合同到國家隊集訓地與國腳一一商談合同細節,最後搞定了幾位國腳的續約。那個時候的「二大爺」都快退休了,說起來也是與球員們父親同輩的長者,尚能如此主動。而如今的國安呢?那位球員出身的總經理李明呢?待在荷蘭一副「愛續不續」的德行。

當然了,高潮那種不職業,不專業,李明那種才叫職業、專業呢,職業俱樂部專業經理人,怎麼可能是總經理去急着找員工續約呢?上下級關系不能亂嘛!(怎麼感覺像國企的味道?到底中赫和中信誰是國企大爺?)

隻是不知道,當初續約于大寶和晉鵬翔的時候,為什麼國安那麼順利,那麼積極,都還沒到年底,合同就敲定了。

或許,真的是因為巴頓和于洋、王子銘等人,踢不上吧。

最後,巴頓走了,他主動把國安這次損失的鍋也背走了。隻希望,千萬别讓一些不懂事的球迷傷了他的心。或許,有一天他還能回來。就好像跟他一樣合同到期的老大哥于洋一樣,不也走了又回來了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