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糖說教育
今年,大部分補課機構迎來“寒冬期”,學科類補課被嚴格監管。
補課機構為了謀求生路,有的轉型成為藝術特長類補課班,有的開始拓寬市場,将補課對象從學生變成了家長,還有人開始披着“馬甲”,采用住家教師、保姆式家教的形式,為學生們進行一對一輔導。

雙減之下,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補課被禁止。學生們因為壓力的減少開心了,但是卻把家長“急壞了”。但是擔心學生成績不好,可能會被刷掉,很多家長開始紛紛尋找“出路”,這也是住家教師興起的原因之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保姆式家教興起,住家教師月薪30000元</h1>
所謂住家教師、保姆式家教,就是指打着保姆旗号的老師,在日常生活裡面不僅管理學生瑣碎小事,還會為學生進行一對一輔導。這些老師往往都有着高學曆,雙一流名校畢業生數不勝數,還有很多是海外留學生。
這類私教的收費标準很高,基本上一個月的費用在20000元到30000元不等,這樣的費用并不是很多家長都可以負擔得起的。能都為學生提供這樣條件的家長,其實比較少,不過這也引發了很多家長的質疑。
因為這類私教以高端家教和高端保姆的稱号自居,活躍在市場裡面,對監管部門的調查來說,是一種不小的挑戰。家長認為,如果不能更好的管理這種“開小竈”的形式,那麼對大部分普通家長的學生來說,就是一種不公平。
教育應該做到一視同仁,是以也需要大力打擊這種保姆式住家教師的現象。有關部門也表示,将會加大力度,對這部分私教進行嚴格管理,要禁止不符合規定的家教,任何影響教育公平性的情況,都不應該存在。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住家教師到底應不應該監管,網友直言根本不在一個賽道裡面</h1>
雖然說大部分經濟條件普通的家長,很反對住家教師的存在,但是不少網友在評論區裡面表示,不應該對住家教師進行監管。還有網友直言:“無所謂,一個月給得起20000元、30000元的人,和你根本就不在一個賽道裡面”。
在一定程度上經濟實力等于教育資源,有錢人家的學生可以獲得更多教育和教育訓練,并且從小就能培養很多技能,這是不少經濟能力比較一般的家長比不了的。雖然說網友說的話比較現實,但是确實也反映了目前教育裡面的一小部分現狀。
不過既然雙減政策已經下發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就是禁止補課,也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以家教的形式進行補課。是以盡管監管起來會有一些困難,但是有關部門依然會嚴格管理,争取進一步保證教育的公平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5">不補課就不能提高學習成績嗎?</h1>
補課班的興起,導緻依賴補課産生
雙減之前的幾年裡面,補課班的興起,導緻很多家長進入一個誤區,别的孩子都在補課,那麼我的孩子也必須補,不補就會跟不上。學校裡面的老師都不好好上課,不去外面補課,孩子什麼也學不到,這是家長依賴補課班的情況。
學生也對補課班産生了依賴心理,既然補課班老師都講,那麼在學校幹脆就不聽了。是以家長以為的學校老師沒有講,可能是學生說的,其實不過是因為學生學習态度不端正,開始過度依賴補課班而已。
教育重心回到學校,比補課班的授課更有效果
不補課學生們的成績也能提高,學校的教育才是學生們提高成績的基礎。補課班被禁止,也意味着學生們學習的重點将要重新回到學校裡面,回到課堂上來。老師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為學生傳授更加豐富的知識。
雙減前,家長覺得過度補課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雙減之後還有家長表示,這樣下去學生學習會跟不上,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其實隻要學生端正學習态度,找到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成績不可能會降低。
筆者想說:
在教育的不斷發展下,參加中聯考的學生人數越來越多,為了學生們能有更好的未來,國家一再強調和緻力保障教育的公平性。住家教師,在很多人眼中,可能很正常,可能不需要監管,但是在很多家長的眼中,就是教育資源配置設定不均衡的一種表現。
是以很多家長不希望這樣的情況發生。國家既然倡導雙減,自然就會大力保證監管一視同仁,保證教育的公平性。義務教育階段不允許進行學科類補課,住家教師自然也不允許存在。
今日話題:大家對住家教師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