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詩經有禮 | 甘棠樹下的故事

作者:五族實業集團
詩經有禮 | 甘棠樹下的故事

周武王滅了殷商,建立了周朝。他死後,把江山傳給了兒子周成王。西周成王時代,有兩個聞名遐迩的大賢人,一個是周公,另一個是召公,他倆都是周成王的叔父。他們以河南陝縣為界,把周朝直轄的地區一分為二,分管東西二地。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這位召公,他姓姬,名奭(shì),因他的采邑在召(今陝西岐山縣西南),故稱召公,亦稱邵公。

召公執政能力很強,經常到自己的封地去體察民情,了解百姓疾苦。有一年夏天,天氣非常炎熱,召公來到鄉下。就在一顆茂盛的大甘棠樹下處理公務,他頂着酷暑在當地呆了很多天,老百姓遇到困難和糾紛,都到甘棠樹下找召公解決。人們為了感謝召公,就送給他很多禮物,可是召公堅決不收。後來,召公要離開的時候,當地的老百姓就十分不舍。他們說,“召公不僅肯到我們百姓中間來,而且一點兒也不鋪張,就在一棵甘棠樹下辦公,他公正無私,心裡裝着老百姓。如果天下的官員都像他這樣的話,我們可就幸福了。”

詩經有禮 | 甘棠樹下的故事

召公去世之後,人們就開始用詩歌傳唱他的故事。詩是這麼說的:

詩經有禮 | 甘棠樹下的故事

“甘棠”,是一種喬木,即現代意義上的棠梨樹,有些地方也稱之為杜梨,《爾雅·釋木》中說:“杜,棠也。有赤、白兩種,赤者稱杜,白者稱棠。”由此可見,甘棠是白色的棠梨樹,棠梨樹木質堅硬,樹冠蓬松如傘蓋,果實圓而小,味道酸澀透甜,吃起來甘美可口,是以叫做甘棠。

我國著名作家、散文家巴金的字“芾甘”可能就出自于“蔽芾甘棠”一詞中,而且巴金原名(李堯棠)中也含有棠一字。

詩經有禮 | 甘棠樹下的故事

《甘棠》這首詩含蓄而飽含深情,人們愛着召公曾經休息過的這棵甘棠,而對召公的愛就不待言說了 ,召公的品質也在這實在的甘棠之愛裡讓人生出了無限的遐想。由于這首詩,後來産生了一句成語,即“甘棠遺愛”,表示對清廉賢明的官員離去後的深切懷念,成為頌揚離去官員的代名詞,也稱為“召棠”。

“甘棠遺愛”這一千古佳話,在周王朝發祥地岐山境内得到許多實物的佐證。今岐山縣城西南十裡許的劉家塬村有召公祠,祠内有甘棠樹及慈禧太後題、光緒皇帝禦賜“甘棠遺愛”匾額一塊。周公廟内尚存一高230厘米、寬74厘米、厚15厘米的石碑。該碑是清道光25年春岐山縣令李文瀚在召公祠觀賞甘棠開花繪成一幅圖後經邑人武澄勒石而成,上刻有甘棠圖案、“召伯甘棠圖”五個篆字及《甘棠圖記》草書。“甘棠遠蔭”為岐山八景之一。

詩經有禮 | 甘棠樹下的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