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非誠勿擾》火爆全國,節目播出幾期後,一個叫樂嘉的人出現在了嘉賓席上。

樂嘉言辭犀利,孟非幽默圓滑,兩人相得益彰。
但是,沒過多久樂嘉就離開了《非誠勿擾》的舞台。
這是為什麼呢?
樂嘉的性格和小時候的兩次經曆有關。第一次是他和朋友打賭輸了剃了光頭,結果成為了衆人的焦點,樂嘉享受這種感覺。
第二次是母親帶樂嘉去上學,正好碰到上司開車經過。樂嘉的母親本想讓上司帶孩子一段,但上司看都不看就走了。
這兩件事奠定了樂嘉今後的基調:享受關注,必須有錢。
畢業後樂嘉做銷售,很快就做到了第一的位置,他也是以充滿了自信。為了發揮特長,樂嘉又開始做演講,他喜歡那種一呼百應的熱血場面。
當時,聽樂嘉演講的觀衆每場有1萬人,而這種規模的每年都有200多次。
通過這些經驗積累,樂嘉明白了一個道理。想要現場效果好,說話就必須極端誇張。哪怕尖酸刻薄,哪怕嘩衆取寵。
2009年,《非誠勿擾》的導演邀請樂嘉來做情感導師,而樂嘉的"堕落",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節目不是演講,樂嘉也不是場上唯一的主角,但是他自己似乎忘卻了這一點。他說話變得更加大膽,意見變得更加強烈,态度也變得更加狂傲。
離開《非誠勿擾》之後,樂嘉還參加了《不見不散》《超級演說家》等節目,但是他依然沒改變自己的缺點,無所顧忌地展示自己。
在《我是演說家》中,樂嘉指責主持人華少虛僞。
在《超級先生》中,樂嘉又說甯靜對學員不好。
後來,他為了支援選手,甚至做出了當場喝酒的舉動,并且在喝完後粗口不斷。
其實,說話尖銳和愛表現,在演講中是非常好的特點,但是這不适合節目。
喝酒那件事之後,樂嘉逐漸銷聲匿迹,他又開始出沒于各種演講場合,隻是現在的規模遠不如從前了。
自負、狂傲是樂嘉的标簽,這促就了他前半生的成功,也造成了他現在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