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導讀:
清代詩人宋琬曾寫道:“銀花爛漫委銀筐,錦帶吳鈎總擅場。千載專諸留俠骨,至今匕箸尚飛霜”。你可知他寫的是什麼?從描寫的外形來看,銀花爛漫、錦帶吳鈎,這不就是帶魚嘛,把帶魚寫得好像是行俠仗義的俠客。看來宋琬也是吃貨無疑了,不然怎麼能夠把帶魚寫得如此的活靈活現。
中國人很愛吃帶魚,是世界帶魚的第一大消費國,有資料統計,我國每年的帶魚的捕撈在百萬噸上下,這個數值占了全國海魚總捕撈的1/7,全球帶魚捕撈的4/5。市場上我們遇到的帶魚,大概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短帶魚,一種是白帶魚還有一種是海帶魚。
哪裡的帶魚更好吃呢?想必舟山帶魚一定會當仁不讓,浙江省的帶魚捕撈數量,撐起了全國整個帶魚的半壁江山,它也被吃貨們盛贊為“最鮮美的帶魚”。
秋季,這深海“富貴魚”遇見别手軟,價格低味道好,适合給孩子吃。帶魚也被稱為“富貴魚”,因為它是名副其實的野生魚,很少出現人工養殖,也就是說你吃的每一條帶魚,它都是從海裡捕撈上來的。帶魚一般都在深海區,它一直承受着巨大的海水壓力,這也是為什麼捕撈上來的帶魚,都是死的。
上面剛才已經提到了,帶魚有很多的品種,其中産地不一樣,它的品質以及最後做出來的口感也不一樣。我個人是比較推薦舟山帶魚的,在曆史上曾有這樣的一番景象:“萬艘漁船彙嵊山,十萬漁民上戰場”,這其實就是舟山捕撈海鮮的場景。
舟山的帶魚很有特點,看着比較醜,但是味道卻很鮮美。我們在買帶魚時,記住“小眼睛白眼球”,買到的帶魚肉質鮮美細嫩,真好吃。
小眼睛,東海帶魚又叫小眼睛帶魚,這種帶魚是舟山出産的,如果是非舟山的帶魚,它的眼睛會比較的大,而且眼球的顔色也不一樣,會變成黃眼睛,真正的舟山帶魚,基本都是白眼球。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舟山帶魚都是拒絕的,因為它的表皮很容易破損,加上個頭也比較小,尤其是肚子那一塊,很容易破裂,是以會讓人有一種覺得很醜的即視感。
盡管它長得很醜,但是吃起來卻很過瘾,肉質很細膩,個頭不大,口感不差,比起一些比較大的帶魚,不會出現肉質粗糙松懈的情況。
是以我們在買帶魚的時候,看眼睛非常的重要,其次就是去問一下到底是哪個地方産的,如果是有對比的話,盡可能地挑長得醜,而且個頭小的,一般來講越醜越好吃,肉質也比較的厚實,比起其它地方的帶魚,舟山帶魚更加的鮮美。
朋友們,你們選擇帶魚的時候,喜歡選哪一個産地的帶魚呢?歡迎大家留言讨論。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未經許可不得删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