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海豚“遊向”臨港 報到日除了有憧憬還特别溫暖

今天是上海海事大學新生開學報到的日子。懷着憧憬與好奇,近4000名00後“萌新”從五湖四海奔共同向嶄新的未來。師長們為新生起了可愛的名字:小海豚。今天來報到的最年輕的“小海豚”隻有14歲,還有6名“小海豚”則迎來了自己的成人禮。

一定是特别的緣分,讓大家一路走來成為同學。突如其來的傾盆大雨沒有澆滅大家的求學熱情。校長陸靖特意趕至16号線臨港大道地鐵站口迎接新生。而在報到現場,也發生着一些溫暖的故事。

小海豚“遊向”臨港 報到日除了有憧憬還特别溫暖

圖說:校長陸靖看望小趙并送上學生卡和宿舍門鑰匙。采訪對象供圖(下同)

為你鋪出一條平坦求學路

小趙是上海海事大學資訊工程學院電子系2021級大學新生,高中時在上海市西郊學校就讀。很不幸,他于2018年遭遇車禍,導緻多處骨折,脊髓損傷嚴重,T3以下截癱,被鑒定為肢體一級殘疾。在這之後,小趙無法像從前一樣站立、行走,這給他本人乃至整個家庭帶來了重創。

這是個堅強的小夥子!在經過一年治療和康複訓練之後,小趙克服了身體上的不便,重新回到了校園。複學後的他比以往更努力刻苦,最終考入了上海海事大學,同時如願考取了心儀的專業——電子資訊類。

在了解到小趙同學這一特殊情況後,為了能使他的象牙塔求學路更平坦,學校和學院特事特辦,提前與學生本人和家長做好對接。學校同意了他單獨住宿及家長陪讀的特殊要求,學生處宿管科為小趙安排了有獨立衛浴的研究所學生寝室一樓。這間寝室也被輔導員和志願者們精心布置過——在樓梯、床邊等容易磕碰處貼了防撞條,大家還為小趙寫下了祝福的明信片。數張明信片和千紙鶴一起串聯在繩子上,代表了同學和老師對他的歡迎與祝福。

小海豚“遊向”臨港 報到日除了有憧憬還特别溫暖

圖說:學校為小趙提前布置了宿舍

班級原來有兩節在五樓的課程,但學校電梯隻能到達四樓。學院黨委副書記孫冬與輔導員趙丹趕忙聯系教務處,調換了上課地點。“開學以後,我們會建立一支志願者小隊,幫助小趙同學盡快适應大學生活,他的不少小夥伴都積極舉手報名呢!”趙丹告訴記者。

今天,在老師和志願者的幫助下,小趙順利完成了報到流程。小夥子顯得很興奮,不停地向學長了解新學校的一切。“我從小就喜歡計算機,我選擇電信專業是因為它屬于計算機相關專業,我覺得學習計算機很酷。”

不僅僅是出于興趣,小趙說,自己選擇這一專業也是看中了臨港新片區的發展速度和前景,近年來衆多高新企業入駐新片區,對電子資訊專業的人才需求很大。

“送水叔叔”拓展“新業務”

上海海事大學有一位明星送水工黃曙光,學生們親切地叫他“送水叔叔”。這是個樸實的中年漢子,在學校平凡的崗位上一幹就是14年。每年新生報到、畢業生離校,他都免費幫助學生駁運作李;他是位好心人,幾年來先後資助了8名貧困生,其中3位仍然在讀;他還是學校愛心書屋的發起人,支援書籍循環利用,倡導“書籍傳友誼,愛心滿校園”。

小海豚“遊向”臨港 報到日除了有憧憬還特别溫暖

圖說: “送水叔叔”參與到迎接新生的隊伍中

今天上午,熟悉的身影帶着愛心車隊又一次準時出現在了校門口。地處臨港的上海海事大學校園很大,宿舍距離校門口有近十分鐘的車程。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萌新”們不少獨自來校報到,大包小包很不友善。雖然學校安排了短駁車,但遇到高峰時還是略顯緊張。“送水叔叔”便主動用自己的送水車幫同學們運送行李,今年的愛心車隊已經擴充到了13輛,還有學生志願者的加入。

在暑假期間,黃曙光帶領愛心書屋志願者們篩選了過時的書籍,“變廢為寶”換成了上百瓶礦泉水,為滿頭大汗的新生們送上些許清涼。他還特意聯系畢業的同學和學校有關機構,彙總整理了幾大箱四六級詞書,在新生入校時免費發放。

整齊劃一的藍色志願者服裝,挂着“新生義務服務車”辨別的送水車以及派水派書的學子,成為校園裡一道靓麗的風景線。“報到前就從輔導員那兒聽說了‘送水叔叔’的故事,沒想到今天在學校裡遇到了。他歡迎我來到美麗的臨港,叮囑我要好好學習,讓我很溫暖。”站在宿舍樓門口,商船學院新生小李朝黃曙光揮揮手,激動地說。

記者了解到,為給新生營造安全、溫馨、有序的報到環境,上海海事大學相關職能部處、各學院提前部署,通力配合,確定迎新工作平穩有序,疫情防控紮實有效。新生報到前14天進行健康打卡,上傳行程碼、健康碼等證明網上申請入校。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