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祝枝山《東坡遊記》:堪稱明朝小楷的“金字塔尖”,不亞于唐伯虎

作者:書法網

書法作為古代六藝之一,本身就是一門專門非常精深的學問。自周秦之後,每個朝代都非常重視書法的發展,特别是經曆了漢、晉、唐三大個朝代之後,書法算是走上了康莊大道,每個朝代都有其書法巅峰。

而到了明朝時期,崇尚“書法尚态”,很多人不明白“尚态”是何意。從字面意思來看,“态”為姿态、意态之意,指書法的結構造型,也指其風标韻緻。明朝的書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非常符合現代社會的審美的,也是相較于其他朝代來講,較容易掌握的。

祝枝山《東坡遊記》:堪稱明朝小楷的“金字塔尖”,不亞于唐伯虎

祝允明《東坡遊記》

而小楷則是最能夠考驗一個書法家真實水準的書體,練習好小楷,再去練習其他書法,比如說行書、草書等,都會有事半功倍之效。

我們這裡不妨來看看明朝大才子祝允明的小楷。

說起祝允明,或許你會覺得陌生,但是提到祝枝山,大家就會覺得很熟悉、很親切,甚至是覺得莫名的喜感。在周星馳版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祝枝山是個不學無術、騙吃騙喝的浪子,但是現實生活的祝枝山卻是一個非常嚴謹的人。

祝枝山《東坡遊記》:堪稱明朝小楷的“金字塔尖”,不亞于唐伯虎

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祝枝山

祝允明(1461——1527),希哲,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因長像奇特,而自嘲醜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稱為“祝京兆”,明代著名書法家。

祝允明因為多生了一個手指,就是傳說中的六指人,他又自嘲是個“醜八怪”,但我們要知道,但凡是天生異相之人,大多都是大有作為的,就是這位“醜八怪”的字,達到了明朝書法的“金字塔尖”。

祝枝山《東坡遊記》:堪稱明朝小楷的“金字塔尖”,不亞于唐伯虎

祝允明并非是像影視劇中那般不學無術,他善詩文、精通書法,海内外文明,他與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并稱為“吳中四大才子”、“江南四大才子”;他與文徵明、王寵又是明朝中期書法家的代表。

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曾評價祝枝山草書:“祝枝山的狂草,骨力弱于旭、素,但在宋人影響下,又自成一格”。

祝枝山《東坡遊記》:堪稱明朝小楷的“金字塔尖”,不亞于唐伯虎

祝允明草書自成一格,楷書更是精湛娴熟,其楷書早年師法趙子昂、褚遂良,掌握了唐朝諸家的書法之後,又直追王羲之、王獻之,他的楷書可以說是既有唐楷的法度,又有魏晉的飄逸,同時不乏元朝書法的圓潤大氣。

尤其是他的小楷代表作《東坡記遊卷》,此篇著作雖然是小楷,卻在字裡行間透漏出一股飄逸之風,行雲流水,給人一種一氣呵成之感,楷書中寫出行書之感,卻又不是行楷,這是後世難以企及的高度,是以說此作堪稱明朝小楷的“金字塔尖”,不亞于唐伯虎。

祝枝山《東坡遊記》:堪稱明朝小楷的“金字塔尖”,不亞于唐伯虎

此作書風出自鐘繇,用筆清健沉雄,不同的字,結構安排,富有變化,但長者不顯其長,短者不覺其短,全卷千餘字,雖是小楷,但通篇錯落自然,神形具備,給人一種穩重、端莊的感覺。

今天,我們将祝允明筆下的小楷《東坡遊記》進行1:1高清複制,還原出其原始風姿,送給各位書法愛好者。

祝枝山《東坡遊記》:堪稱明朝小楷的“金字塔尖”,不亞于唐伯虎

祝允明楷書《東坡記遊卷》 ¥49.8 購買

——編輯 芊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