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跟着無塵讀好書,建構良好親密親子關系(五十九)

作者:心理咨詢師苗保平
跟着無塵讀好書,建構良好親密親子關系(五十九)

各位友友好,我是心理咨詢師苗保平,網名心若無塵。

今天我們繼續閱讀嶽曉東博士《登天的感覺:我在哈佛大學做心理咨詢》一書中的:“第3章 職業選擇:聽自己的,還是聽父母的”的章節内容。

正文:(接上文)

春假過去,嘉慧歸來見我。

寒暄之後,我問她回去談得怎麼樣。

“唉,我倒是認真聽爸爸講話了。他起初很奇怪我為什麼會變得這麼聽話,稱贊我開始懂事了,知道怎樣讨老爸歡心。他說我從小就很有頭腦,是一塊當律師的好料。他說讓我當律師,是想讓我成為一個成功的美國人,讓人瞧得起。他說他知道我對法律不感興趣,但興趣是可以培養的。當初叔叔學法律時也對法律不感興趣,可現在他的興趣可大喽,錢也是大把大把地掙…”嘉慧滔滔不絕地講着。

“那你覺得這次交談對你們的思想溝通有沒有什麼幫助?”待嘉慧說完我問她。

“有還是有的啦。”嘉慧噘着嘴說,“至少爸爸現在與我說話,不像以前那麼容易激動了,也能聽我講話了。爸爸總是說,他不想讓我成為一個理想主義者,而是成為一個現實主義者。因為美國社會不需要理想主義者。爸爸還說,他最關心的事是,讓我在事業上成功,那樣人生才有意義。”

“噢?這倒很有趣。你爸爸說他最關心的事是你能在事業上獲得成功。他以前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我問嘉慧。

“沒有啊。”嘉慧不明白我為什麼這麼問。

“那這句話很重要啊,也許,這正是你此次與爸爸懇談的最大收獲呢。”我提示說。

“怎麼講呢?”嘉慧問。

“因為它表明你爸爸開始了解你了。”我回答說。

“我還是不明白你的意思。”嘉慧又說。

“你想想看,你爸爸原來認為,隻有當律師才能獲得事業上的成功,而現在他說他最關心的,是你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并未說明這個事業就一定是當律師。你不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嗎?”我啟發嘉慧說。

“真的耶,我也覺得我老爸好像松口了。如果真是那樣,可就太好啦!”說着嘉慧拍起手來,接着又說,“現在我想起來了,爸爸還說無論做任何事情,隻要你專心地去做,你總會取得成功的。難道爸爸真的在改變主意嗎?”

“無論怎樣,這都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因為你和爸爸可以真心地交流思想了,我真替你們高興。”我微笑着說道。

“哇,我今天真是太高興啦,太高興啦!”嘉慧興奮得臉都開始發紅。

“你覺得是什麼使你爸爸開始轉變态度的?”我趁機問嘉慧。

“還不是像你說的那樣,要多聽多了解呗。”嘉慧學着我的口吻說,嘴角掠過一絲不好意思地微笑。

停了一下,她又說:“這下子我可明白了你所講的主動出擊的威力了。其實人都是你先尊重他,他才會尊重你。雖然是一家人,也是一樣的道理。以前我對爸爸講的話就是置若罔聞,結果使他不厭其煩地給我講上法學院的事情。現在我認真聽他講話,他反而不再像以前那麼固執了,人真是好怪呢。”

“是以說,溝通是打開人心靈之門的鑰匙嘛。”我總結說。

接下來,我與嘉慧進一步讨論了怎樣以獲得事業的成功來促進嘉慧與父親的思想溝通。我要求嘉慧将自己在寫作與當律師兩方面的優勢和劣勢都羅列出來,分析她在哪一邊獲得成功的機率更大,然後再去與父親交流思想。

為了幫助嘉慧再次與父親溝通成功,我們又做了角色扮演的練習。這次,由我扮父親,嘉慧扮演她自己。在對話中,我盡量給嘉慧提出各種各樣的難題,并幫助她分析怎樣回答才合适。

這樣準備充足後,嘉慧趁一個周末回去再見父親,與他交流自己的想法。臨走時,我還給嘉慧打 了電話,問她有沒有信心談好。

“有啊,”她爽快地回答說,“因為我是要與爸爸比較兩種職業的利弊,而不是要拒絕爸爸,是以我用不着擔心。”

“你說得太對了。”我稱贊說。

跟着無塵讀好書,建構良好親密親子關系(五十九)

解讀:

溝通是打開人心靈之門的鑰匙。

世界上不僅人類之間有溝通、需要溝通交流,就是動物之間也會通過發出不同的叫聲等方式來進行彼此的聯絡、溝通。譬如:蝙蝠和海豚利用超音波來進行通訊與捕食;鳥類通過叫聲來聯絡,警告捕食者來到的尖叫聲也是聽覺通訊聯絡;蜘蛛通過振動的形式來傳播資訊,雄蜘蛛想要進行交配必須到網上尋找對象,上網前雄蜘蛛會做出一種類似“撥弦”的動作,撥動網絲發出一定的振動,據此雌蜘蛛可以判斷出是獵物,還是求愛對象。當然還是人類的語言功能,更利于溝通交流、情感聯絡。

人類的溝通形式其實挺多的。例如國際上兩國之間的外交照會、商業貿易、各種談判等,都是在傳遞資訊、溝通觀點最終利益趨向一緻。

當然人類社會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最為普遍,就像本章節嘉慧與父親之間的對話。通過溝通,不斷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在溝通中适時改變,這是積極的溝通,也是溝通最好的結果。

那麼積極的溝通有什麼技巧嗎?在這裡與大家進行探讨。

我認為,首先要營造積極和諧的談話氛圍:和諧的談話氛圍,使大家保持理性狀态進行溝通,切勿情緒化。隻有讓大家感受到這是一種公平的交流,而不是家長式,勝利者對失敗者式的指令,才能夠保持愉快的心情各抒己見。

其次,營造積極的溝通情境,也就是就是适于溝通的環境。如果家人正在氣頭上,你這時候去溝通可能會碰一鼻子灰;如果家人正在吃飯這個時候就不要去溝通,否則家人把碗一擱,你就傻臉吧,說不定你還生氣那。

第三,要學會傾聽,聽家人把話說完,不要着急插話、打斷對方的發言。

對今天的閱讀,你有哪些體會,歡迎溝通交流!

2021年10月30日#心理咨詢師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