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富時羅素WGBI正式納入中國債券 引萬億增量資金入場

财聯社(上海,記者 潘婷)訊,10月29日,富時羅素世界政府債券指數(WGBI)正式納入中國債券,将推動萬億規模的增量資金流入在岸市場。這有利于豐富企業融資途徑,推動實際利率下行,改善金融市場風格,強化風險意識。此外還将助推資金流向專業投資機構,吸引“長錢”而非“熱錢”。

業内認為,我國強勁複蘇的經濟基本面,使得人民币債券在全球範圍内極具成本效益,同時WGBI對中國債市開放的認可和背書将進一步增強人民币債券市場的吸引力;不過還需要認識到,國際遊資常會引發金融風險,是以開放的過程必然是緩慢而有序的。

助推萬億規模資金入場

首都銀行(中國)金融市場部負責人對财聯社記者表示,中國債券被納入富時羅素WGBI指數将繼續推動更多資金流入在岸市場。具體來看,其一,與全球綜合指數中的同類債券相比,中國在岸債券收益率較高,人民币币值穩定,中美國債利差目前在150基點左右。

其二,以人民币計價的債券與其他市場的相關性一般較低,有助于國際投資者實作投資多元化;其三,在全球範圍來看,中國債券市場規模較大,僅次于美債市場排名第二,且外資投資占比較低,未來有較大增長空間。

恒生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也表示,如今,中國的股市規模超83萬億元,債市規模超125萬億元,均居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然而,截至2020年底,外資僅控制着5.4%的股票市場和2.8%的債券市場,擴容空間充足。

此外,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債相比,中國政府債券的避險資産屬性近年逐漸強化,其主要持有者包括了追蹤指數的共同基金;而境外資産管理公司最主要的投資方式就是跟蹤指數做被動配置,是以中國債券納入富時羅素WGBI指數,将直接拉動資本流入。

王丹指出,迄今為止,全球三大主流固收基準指數和主要股指均已納入中國證券,并逐漸提高中國權重。按這些指數的資本總量和最新的中國權重估算,納入指數後,被動帶入中國債市的美元資金将超過3.4萬億,帶入中國股市的美元資金将超過8000億。

針對中國債券被納入富時羅素WGBI指數是否間接影響股市,上述金融市場部負責人對财聯社記者表示,應該和股市關系不大,但可能會提供給外資資金除中國股市以外更多元的投資管道,進而側面增加了投資中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

中美利差有望維持高位

多位市場人士認為,疫情發生以後,在海外主要經濟體長債利率基本穩定的情況下,中國國債利率快速回升,中美十年期國債的利差長期處于高位,這樣的利率和利差水準對境外投資者具有較高吸引力。

富時羅素相關分析師指出,導緻中國政府債券收益率遠高于七國集團的收益率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首先在于二者在貨币、經濟和金融體制方面的不同發展,以及中國在全球金融周期中的低風險敞口。

其次,自2008年以來的大部分時間裡,七國集團和各國央行采取零利率政策,以實施量化寬松資産購買計劃;相比之下,自2000年以來,中國的政策利率從未低于3.85%。且中資銀行繼續持有較低的全球資産敞口。

此外,境外投資者對中國境内政府債券市場的準入和人民币可兌換性也受到限制,導緻境外投資者持有中國政府債券的比例遠低于其他主要債券市場,隻占10.9%,再次降低了與七國集團債券收益率的關聯性。

總的來看,中美高利差是推動外資湧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展望未來,王丹指出,為了給經濟托底,美聯儲将在相當長時間内保持低利率,而中國穩健的貨币政策意味着大幅降息的空間并不大,是以這種息差可能會持續下去。

資本雙向開放迎來視窗期

“疫情後,資本流入中國動能很強,處于推升資本雙向開放的視窗期。”王丹如是表示,投資者需要有更多投資管道,再加上“債權南向通”、“跨境理财通”等政策密集出台,有利于促進資本雙向流動。

王丹指出,富時羅素指數WGBI納入中國債券,有利于豐富中國企業的融資途徑,發展直接融資,而融資便利化又将進一步帶動中國優勢産業鍊的擴張;其次,外資湧入将帶來增量資金,有助于推動實際利率下行,提升股市估值;此外,改善中國金融市場的風格,推動中資金融機構強化風險意識;另外,還将加速國内去散戶的程序,助推資金流向專業投資機構,吸引“長錢”而非“熱錢”。

她同時指出,開放的過程必然是緩慢而有序的,因為國際遊資常會引發金融風險,對于開發中國家的匯率和貨币穩定常常有難以控制的後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