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資訊技術中有三個代表,我們稱為“3S技術”,具體包括地理資訊系統(GIS)、遙感(R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BDS和GLONASS等)。遙感技術就是通過技術手段,在不接觸地理事物的基礎上,擷取地理資訊,根據遙感裝置高度差異,可以分為航天遙感、航空遙感和近地遙感。

衛星照片中的交通和聚落分布
遙感可以擷取大量的地表資訊,在資源普查、災害監測、農業估産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通過檢視遙感影像,我們可以學習許多地理知識,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張衛星遙感照片,來看看地形對交通線路和聚落分布的影響。這張照片由美國陸地衛星8号拍攝,拍攝時間為2019年,拍攝的地點為美國東部阿巴拉契亞山脈的組成部分阿勒格尼山脈。
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區衛星照片
阿巴拉契亞山脈是美國東部地區最重要的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山脈總長度超過3000千米,寬度在130至560千米之間,平均海拔1000至1500米之間。我們知道地形是影響交通選線和建設的重要因素,衛星照片中東側大部分地區為山地丘陵地形,地勢較為崎岖,而西側地區則是地勢較為平坦的平原或寬谷。
呈“之”字型分布的交通線路
就交通而言,在平坦的地形分布地區,交通線路的數量通常較多,交通線路走向較為平直,多呈網狀布局。而在崎岖的丘陵山地地區,交通線路的數量通常較少,走向則受到地形的限制,在衛星照片中我們看到東側區域的主要交通線路多是沿着地勢較低的谷地分布,呈線狀分布。在東側丘陵山地區域,由于有些區域坡度較陡,是以交通線路的建設多會呈“之”字型布局,進而可以降低交通線路的坡度。
衛星照片西側的平坦區域
地形是聚落建設的重要影響因素,平坦的地形是聚落建設的理想選擇,包括平原、高原和盆地等地形。在衛星照片的西側區域,地形較為平坦,聚落在其間發展較少受到地形的限制,能夠發展出規模較大的聚落,聚落形态多會呈現“團聚型”。
山區聚落“白硫泉鎮”
而在照片的東側丘陵山地地區,情況又有所不同,大面積崎岖的丘陵山地并不适宜聚落建設,人類為了建設聚落,隻能尋找相對平坦的區域,多會選擇在谷地地區。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山區的聚落形态多呈“條帶狀”分布,而且聚落的規模通常較小。在照片中有一個“白硫泉鎮”,位于山谷之中,依山勢呈圓弧形分布。類似的情況在我國也十分多見,比如甘肅省的省會城市蘭州,就是一個位于黃河谷地,受南北兩側地形限制,呈條帶狀分布的聚落。
蘭州市航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