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們普通人的認知裡面,一般隻有哺乳動物才會産奶,但是你能想象一種魚也能産奶嗎?
而且負責給孩子喂奶的居然是孩子他爸?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在古老的亞馬遜河流域中,就有一種很原始的魚類——巨骨舌魚。
不僅雌雄雙方都能自己産奶,而且在幼魚的卵孵化後,還是由父親寸步不離的守在孩子身邊。
負責給孩子喂奶,保護孩子的安全。那麼孩子的母親在生完孩子後幹啥去了呢?
孩子他媽可就沒有孩子他爸這麼有耐心了,一旦魚卵孵化完成,雌魚就自顧自的自己離開了。
而雄魚擔任起了母親的責任,需要陪伴孩子大約三個月。
直到小巨骨舌魚獲得了獨立生存的能力,作為父親,雄魚才會安心離開。

那麼巨骨舌魚的乳汁是從哪裡來的呢?
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巨骨舌魚的乳汁是由其内耳、眼球和中樞神經系統共同分泌的。
且營養成分豐富,催乳素等激素以及免疫蛋白等全都具有。
和人類的乳汁一樣,也是一種白色的液體。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幼魚還會經常在雄魚的頭周圍活動。
時不時的自己的頭還會和父親的頭來個親密接觸。
幼魚的這種行為可不是故意調皮,而可能隻是為了能夠多喝一點父親的奶罷了。
對于幼魚來說,父親的奶可是可口的美味。
為什麼要給這種會産奶的魚取名巨骨舌魚呢?顧名思義,這種魚不僅在水裡。
放到人類世界中,也是一個巨無霸級别的存在。
巨骨舌魚體型巨大,一條成年的巨骨舌魚體長一般在兩米五以上。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旁邊站着一位身高兩米五的巨人,你會是什麼感受。
巨骨舌魚除了體型大、會産奶,可還有着其他奇葩的技能。
魚用什麼呼吸?相信大家都會脫口而出“那當然是魚鰓呀”。
可是巴西巨骨舌魚就是和普通的魚不一樣,在亞馬遜河流域生活了這麼多年。
巨骨舌魚已經掌握了用肺呼吸的神奇技能。明明是水生動物,為什麼要學會用肺呼吸呢?
這就離不開巨骨舌魚生活的環境了。
衆所周知,亞馬遜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原始的熱帶叢林水域。
在天氣酷熱的旱季,河裡水量很少且流速緩慢,河水中的氧氣量十分缺乏。
但是“物競天擇,适者生存”是永恒不變的自然法則。巨骨舌魚可不會因為缺氧而擔憂。
除了魚鰓之外,巨骨舌魚還有一個附加的呼吸器。
那就是巨骨舌魚的肺葉形成的氣囊一樣的東西。
在河水水位迅速下降的旱季,巨骨舌魚還會想辦法在泥濘的河床上鑽一個洞。
在這個洞裡,等待漫長的旱季的結束,在雨季河水水位重新上漲時再回到河裡。
大家都知道熊會冬眠,可誰能想到魚居然還會夏栖。
由此也可以看出,巨骨舌魚真是一種聰明且生命力頑強的魚類。
巨骨舌魚的攻擊力十足,一身蠻力就是它最好的武器。
它的尾巴揮起來,可以輕易的打倒健壯的成年男性,嚴重的還會擊碎骨骼造成内傷。
可以說,在力量上,巨骨舌魚無愧于魚類中的“施瓦辛格”。
除了攻擊力,巨骨舌魚的防禦力更是一絕。
談起食人魚,大家都是一臉害怕。但是在巨骨舌魚面前,食人魚也隻能“徒呼奈何”。
巨骨舌魚有着一層天然的防護甲,那就是它的巨厚無比的鱗片。
巨骨舌魚的一片鱗片最常見的也有4-5厘米厚,最厚的甚至可以達到10厘米。
就算食人魚的牙齒都咬崩了也不能對巨骨舌魚造成什麼傷害。
巨骨舌魚的鱗片結構還被應用到了防彈衣等相關防護裝備中,産生了更大的價值。
除了能夠給科學家們制作防彈衣帶來靈感,巨骨舌魚對人類還有着另外一種吸引力。
那就是——吃。巨骨舌魚的魚肉不僅沒有刺,而且肉質嫩滑,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
人們為了一飽口腹之欲,對巨骨舌魚大肆捕撈,巨骨舌魚的數量也不斷減少。
如今,巨骨舌魚已經成為了瀕危物種。
随着人們對巨骨舌魚的保護意識增強,近些年巨骨舌魚的養殖業得到發展。
但經過人工養殖的巨骨舌魚溫馴了許多。
魚類中的“施瓦辛格”的名号也失去了原本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