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檔黃磊、何炅主持的熱播綜藝節目中,05年超女周筆暢、葉一茜、紀丹迪、黃雅莉時隔十餘年再一次同框,聽着她們唱歌,何炅在節目中不禁潸然淚下,很多觀衆也是不勝唏噓。

一片懷舊的氛圍中,很多人忽略了同樣出現在節目中另一位嘉賓——那位面孔陌生、言語不多、來自台灣的中年男人。但認得他的人,驚喜絕對不亞于看到當年的超女。黃舒駿,這是一個镌刻在很多樂迷心底的名字。今年已53歲的他,在樂壇中是一個獨特的存在。
很多人知道黃舒駿,是通過他擔任評委的數檔節目,他的言辭麻辣犀利而不失诙諧幽默,無論是場上選手還是場下觀衆,都對他專業而得體的評價拜服不已。黃舒駿之是以能夠在評委界遊刃有餘,與他浸潤歌壇數十年的經曆密不可分。
無怪乎很多年輕觀衆對黃舒駿不熟悉,他1988年就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2001年發行最後一張專輯後,至今沒有再推出自己的作品。《馬不停蹄的憂傷》《戀愛症候群》《未央歌》《改變1995》等歌曲,在當年傳唱度極高,對于很多70後而言,他的作品可謂影響了一代人。
除了演唱,黃舒駿的能力涵蓋了作詞、作曲、制作等多個領域,無論是創作才華,還是對音樂的了解,黃舒駿都足以在台灣音樂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他曾經為那英、黎明、張惠妹、周慧敏等人創作歌曲,張國榮出演的電影《金枝玉葉2》主題曲《談戀愛》,以及王菲的《天使》《隻願為你守着約》等歌曲,也都是由他創作。29歲時,他就出任EMI唱片的首位華人音樂總監,被譽為“金牌制作人”。
黃舒駿當年出道時有一個很大的目标,那就是挑戰并超越當時已經成名的羅大佑。其實兩人的風格有着相似之處:古典音樂出身的羅大佑,對音樂的把控力可謂極其全面,無論搖滾還是慢歌都能勝任,音樂格局可以自由放大縮小。而黃舒駿的作品則充滿現實批判和人文情懷,輕聲細語如良師益友般娓娓道來。
因為黃舒駿的起點太高,媒體把他封為“羅大佑接班人”的同時,對于他和羅大佑的比較就沒有停歇過,說實話黃舒駿就是被媒體給“坑”了,拿他跟羅大佑對比,其實就是把他架在火上烤!黃舒駿的音樂充滿了強烈的個人色彩,尤其歌詞創作,用詞考究、充滿詩意、寓意深遠,堪稱華語樂壇“一絕”,這也正是他“欲與羅公試比高”的資本。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多年來羅大佑兩岸三地歌壇“教父”的威名屹立不倒,黃舒駿倒是成了選秀節目導師席上的常客,跟觀衆混了個臉熟。
黃舒駿在《改變1995》中,寫下了這麼一段歌詞:“我最想寫的那首歌至今還沒出現……天才就怕不夠天才/壞又不夠壞/天天都想離開/卻不知到哪裡才能脫胎換骨……”這也許就是他對這些過往的最好回答。
無論如何都不能否認,黃舒駿的《馬不停蹄的憂傷》和《雁過寒潭》都曾進入百大唱片歌詞排名前十,能夠有兩張專輯進入這個榜單前十的音樂人隻有兩位,除了黃舒駿,另一位就是羅大佑。是以有人說,80年代的黃舒駿,就是00年代的周傑倫。
2011年,黃舒駿與小自己24歲的張菁芳結婚,兩人相差兩輪的年齡,掀起了不小的一場議論。為了能與妻子更登對,黃舒駿選擇做了整容讓自己看起來更年輕,對此他也是毫不隐晦,大大方方地昭告天下。
很多人都說,年少成名、才華橫溢、詞曲俱佳、做過制作人和評委、頗有文藝氣質,還娶了比自己小得多的妻子的黃舒駿,他的這些标簽像極了他的一位好友——高曉松。
時至今日,羅大佑早已是樂壇中的一面旗幟,而黃舒駿卻仍然不溫不火地繼續着自己的生活。兩人水準孰高孰低,早已不再是一個需要讨論的話題。每個人的音樂風格各有不同,本來就難以區分高低好壞,如果黃舒駿真有“超越羅大佑”的抱負,那可能也是曾經意氣少年的一個美好願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