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佳的乒乓球之路

林教練的乒乓球教育訓練班有十多個國小員。大多家長沒想孩子練球有多大出息,隻是借此管束孩子,不讓他們沉迷手機打遊戲。李佳的媽媽卻把孩子的人生押在乒乓球上。她聽人說,球打好了,可以通過特長生的捷徑上院校,将來憑特長在職場容易找工作。人生的路也不止隻學業好一條,球打得好也行得通。

李佳來後,林教練測她球感,她能一氣兒對牆擊球幾十個;測體能,她背着雙手繞球台蛙跳兩圈,腳底象安了彈簧。林教練認準她是塊打乒乒球的料,大半個心思都在李佳身上。别的小孩他讓兩個助理教練管,李佳則由他躬力親為。一個技術動作,他講了要領作過示範,都要李佳重複一遍。然後拿過一筐球,給她“喂球”,讓她按規範動作回球。一筐球打完,他又從集球網裡抄起一筐打過去。每天都這樣練。每次訓練結束,李佳全身汗水濕透,象從水裡撈上來似的。兩隻胳膊又酸又痛,人也累得蹲地上半天起不來。

李佳有天賦,練得又刻苦,兩年時間,林教練傳授的諸如扣殺、推擋、搓球、發球接發球等基本功,一遭兒下來都練得有模有樣。往後要練的是戰術套路了。

林教練對李媽說,李佳是個打球的料,得送到省體校,那裡條件好,孩子能練出來。李媽聽了很高興。但聽林教練說體校一個學期的學費要近萬元之後,眼中的希冀一瞬間消失殆盡。她對林教練說,家裡剛貸款買了套二手房,她和丈夫倆人每月的工資還銀行貸款後,便隻剩吃飯錢了。實在拿不出錢讓李佳上體校了。

林教練想,能教的我都教了,李佳繼續在我這呆下去,就被耽誤了。可偏偏又是個貧困家庭。林教練當晚一人喝悶酒,一杯酒揚脖子喝了,“咚”地把杯子墩在桌上,拿過手機撥通一個電話。

幾天以後,李佳不聲不響從球館消失了。而且過後幾年也沒見她蹤影。不久人們就把她忘在了腦後。直到有一天,一球友看手機叫了一聲,“咦,這不是李佳嗎!”

手機視訊裡的打比賽的女孩确是李佳,雖然她人長高了,頭上的羊角辨換成了包菜頭。但手上的攻防動作,腳下跳躍騰挪的步法,都是過去在球館被大夥看熟了的招式,尤其聽她逮着機會重扣一闆時發出的那一聲嬌叱,看視訊的球友都哄一下笑起來。

第二天,省電視台播報,全省少年乒乓球邀請賽昨落下帷幕,省體校學員李佳獲得女子組冠軍。至此,球友們才“喔”出一聲,原來這幾年李佳上了省體校。“李佳的母親不是說交不起學費嗎?”有人還沒忘記當年母親的愁苦樣。

當晚林教練又喝酒,高興,多喝了幾杯,小醉微醺。撥了省體校李校長的電話說,師兄,我說李佳是棵好苗子,沒看走眼吧。感謝你給她免了學費,又下功夫培養。改天請你喝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