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理發師蛻變養殖家的故事

作者:集甯舊事

文 | 林 艾

出生于一九八三年的師義霞像許許多多的八零後青年一樣,走出校門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在飽嘗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經曆了人生的艱難曲折之後,不但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而且帶動了周邊一大批老百姓脫貧緻富,正在走向幸福的小康之路。

女理發師蛻變養殖家的故事

四月的黃旗海濕地雖然不像江南那樣郁郁蔥蔥,但達爾登大道兩旁油綠的松柏、含苞待放的山桃,筆直挺拔的楊柳象征着又一個春天的到來。四周的田野也不像數九寒天那樣空曠寂寞,田間地頭送糞的,挖渠澆灌土地的,到處一片生機勃勃的場景。在這個春意盎然的季節裡,我受烏蘭察布市婦聯的委托,采訪了文中的主人翁——師義霞。

我是在同發養殖場的辦公室見到她的,寬敞的辦公桌上擺放着電腦,牆壁四周挂滿了自治區和烏蘭察布市各級上司參觀指導的照片以及各級部門表彰的牌匾和錦旗。從屋内的擺設來看,師義霞早已不是傳統農耕或者做家務活的女子。她究竟做出了什麼業績被選為自治區人大代表,還獲得了各級政府的表彰呢?

艱難創業

師義霞是察右前旗土鎮東勝利村人,高中畢業到土鎮的一家理發館學手藝,她要靠自身的努力改變上一輩人“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每天上下班的路上,街道旁邊一家汽車修理部的一個男青年引起了她的注意,這位留着小平頭的男子整天低着頭不言聲地幹活兒,她便對他有了好感,經過初步的接觸,她知道了他的名字叫段日永,是察右前旗土鎮龐家村人。段日永這雙整天沾滿了油膩手,深深的吸引着師義霞。有了這雙永遠都閑不住的手,還愁日子過不下去嗎?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師義霞決定嫁給他。成家以後丈夫開了一家機車修理部,她還幹自己的老本行理發。兩年以後小夫妻倆有了些積蓄,又貸了些款買了輛翻鬥車。

丈夫開車跑運輸經常路過達爾登大道旁邊的周家地,此處位于黃旗海北岸,近幾年由于降水稀少,海水大部分幹枯,灘塗面積越來越大。在此建一個養殖場,地廣人稀,空氣清新,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女理發師蛻變養殖家的故事

段日永便把自己想法告訴了師義霞,妻子完全贊同,跑運輸掙那點兒錢還不夠打理各路“财神”呢?他們便把汽車賣掉來到了達爾登大道旁邊的周家地。當時這裡有一個瀕臨破産的冷凍站,小夫妻倆便跟人家簽了租賃合同以後,望着沒有門窗的平房發愁,眼看就要進入數九寒天啦,這房子能住人嗎?房子的租金已經交了人家,不幹就等于把錢打了水漂。于是,他們就動手既當泥瓦匠,又當木匠的幹了起來。小夫妻倆和泥把漏風漏雨的窟窿堵上,再鋸開木闆,劃開玻璃把門窗安好。取暖的火爐就放在鍋台上,為的是離晚上睡覺的地方近些。當時女兒隻有四歲,每晚都由媽媽把被窩暖熱,她才肯鑽進去。媽媽懷裡抱着女兒那雙冰涼的小腳,直到女兒熟睡才安心。

從北京引來了第一批土雞後,師義霞和段日永每天從兩裡地外村頭的水井擔水飲雞。勞動強度非常大,累了就躺在雞舍邊打盹,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在雛雞叽叽喳喳叫聲中醒了過來。這些小精靈特别通人性,它們剛出蛋殼就和主人相處,每天喂它吃的喝的,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它們能不感激主人嗎?雞群一看到他們,便展開翅膀跑了過來,真有一種讓他們抱一抱的欲望。當第一批五百多隻雛雞在他們的呵護下茁壯成長到産蛋時,一場瘟疫席卷而來,它們就在他們的眼前一個個的倒下了,扶起這個那個又沒氣了。小夫妻倆就像失去了自己的親人一樣嚎啕大哭,他們的第一桶金就以這樣的方式失敗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直到現在發生瘟疫埋掉病雞,他們都遠離現場,不敢親眼目睹。

2012年春天,師義霞在網上看到了江蘇省沭陽的一家孵化場出售大雁雛苗,她就按照人家提供的網址交了一千塊錢的定金,沒想到又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再也聯系不上了這家孵化廠。師義霞并沒有灰心喪氣,2013年又在網上訂購了一萬隻雛雞,這家孵化廠沒有失言,給她發來了六千隻雞,但沒養幾天便死了一大半。師義霞和丈夫欲哭無淚,難道命運就該如此嗎?

患難夫妻

人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師義霞、段日永經曆了種種艱難曲折,飼養的土雞終于成功了。在市場經濟社會裡,把産品推銷出去,走進千家萬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剛剛起步的師義霞沒有能力在電台、電視台做廣告 ,師義霞看見達爾登大道路邊有賣玉米、西瓜等農副産品的農民,便抱着試一試的心理去賣生熟土雞蛋。這樣一方面增加點兒收入,另一方面也好推銷自産的商品。每當汽車停下,師義霞快步跑了過去,讓人家嘗嘗這醇厚綿香土雞蛋,磨破嘴皮唠叨這是黃旗海畔吃綠草、螞蚱的雞蛋。

女理發師蛻變養殖家的故事

一天中午,師義霞和兩個賣玉米、西瓜的老人在路邊的樹下打盹,隻聽轟隆一聲巨響,一輛拉磚的農用車沖了過來。師義霞身手靈活,一翻身滾進莊稼地裡,隻受了點兒皮肉傷,可那兩個老的卻一死一傷。

段日永聽說公路上碰死了兩個賣農副産品的,便匆匆忙忙趕了過去。當他看見師義霞安然無恙,上前緊緊拉住妻子的手說,咱們再也不上公路賣雞蛋了,我和孩子可不能沒有你呀!居家過日子盆和碗沒有不磕碰的,别看他們平時也拌嘴,此刻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患難夫妻。

師義霞何嘗不知道丈夫那份心意呢?隻有高中文化的丈夫用他那雙勤勞的手,學會了家禽的防疫和護理,如今已經能夠抵禦一般風險的家禽瘟疫。當他們的事業不斷發展壯大時,引起了當地政府和新聞媒體的關注。每當有上司和記者前來采訪,段日永總是把師義霞推在了前頭,他說自己秃嘴笨口,就讓媳婦說吧,自己又忙乎别的事情去了。

女理發師蛻變養殖家的故事

師義霞非常感動,她知道同發養殖場傾注了丈夫的全部心血。段日永沒有像有了成就的男人那樣貪圖享樂,坐享其成,還是像當年創業一樣整天忙碌在養殖廠裡,從家禽的防疫到護理都要事必躬親。當榮譽的光環降臨時,他卻退到了幕後。其實,他才是真正的英雄。師義霞回想起段日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尤其是那雙冬天開裂,夏天殘留藥味濃重的雙手,禁不住熱淚盈眶,夫妻之間在勞動中建立的感情牢不可破。

女理發師蛻變養殖家的故事

初嘗勝果

師義霞、段日永勤勞緻富的創舉得到了人們的一緻認可。察右前旗人民政府把同發養殖合作社做為重點扶持項目,旗扶貧辦協調雛雞的發放,周邊玫瑰營、平地泉、禮拜寺等鄉鎮的村落每戶五十至一百隻,師義霞他們負責收回雞蛋。由于農民們是天然放養,飼料中沒有任何添加劑,是以蛋清厚稠透亮,蛋黃金黃醇香。他們的産品已經在集甯、大同、張家口、呼市、標頭等地打開了銷路。為了防止部分人以次充好,師義霞給每戶交蛋者的蛋殼上編号,出了問題也好對号入座,查找品質的根源。

女理發師蛻變養殖家的故事

如今同發養殖合作社已經不是當初租賃冷凍站的院落,他們的場院占地面積二十餘畝,在黃旗海北灘還有一百多畝的草場。他們養殖了野雞、珍珠雞、烏雞、柴雞、土雞、火雞、大雁、孔雀、鴕鳥、綠頭野鴨、名犬等十多個品種上萬隻家禽。這裡到處莺歌燕舞,簡直就是一個天然的飛鳥王國,就是雲南的西雙版納也沒見過如此品種齊全,數量衆多的珍奇鳥類。

同法養殖合作社還建成了一千五百多平方米的育雛室。現在孵化防疫技術和各種措施都十分到位,已經能夠抵禦一般風險,當然這都離不開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援。

女理發師蛻變養殖家的故事

這麼多的珍奇鳥類賣的出去嗎?師義霞說,這幾年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了,孔雀用來觀賞,狗當寵物,土雞和野雞集甯、呼市等地的飯店天天都有車來拉,品種養的越多市場越大。師義霞艱辛的付出,得到了各級政府的認可和應有的回報: 2012年——2013年度她被評為自治區農村牧區先進個人;2013年度她還被選為自治區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她還獲得了2014年度自治區各行業傑出的女人的稱号;2015年她被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授予農村牧區科技緻富女能手;2018年她又被選為自治區第十三屆人大代表,随後又獲得了“精準扶貧”先進個人榮譽稱号。

采訪就要結束的時候,師義霞深情地說,我取得的這點兒成績離不開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援。你要多多宣傳黨的關懷和溫暖,離開了組織我什麼都不是。“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同發養殖合作社做為察右前旗農民的“龍頭”企業,正在帶領周邊的農民奔向脫貧緻富之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