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笨小孩”到一代禅宗,120歲無疾而終:健康長壽,全憑1個字

作者:夢醉江南三月天
從“笨小孩”到一代禅宗,120歲無疾而終:健康長壽,全憑1個字

精修細悟,終有大得。

1

1959年,世壽120歲的虛雲老和尚靜坐禅床,他知道自己将要走完此生,就把弟子叫過來說,讓他們把自己的骨灰放進水中,随波逐流,自由自在而去。

弟子們早已淚眼朦胧,渴望聽到他的最後教誨。虛雲寫下一個“戒”字,讓他們用心參悟,定能終生受益。然後,他含笑而逝。

從“笨小孩”到一代禅宗,120歲無疾而終:健康長壽,全憑1個字

每一天,都是進步的階梯。

2

戒惰。

19歲那年,虛雲毅然離家,在無數人差異的目光裡,去湧泉寺修行。

他的生活異常艱苦,挖野菜,吃野果,喝山泉水,都是經常的事。

山裡自然條件惡劣,遇狼蟲虎豹,狂風暴雨,但他的意志卻越來越堅強。

在岩洞隐居15年,每日精進,終于滌污蕩垢,進入随心所欲的境界。遠離紅塵煙火,他卻耳聰目明,身強體壯,神采奕奕,健步如飛。

他最初給自己的人生信條,就是“勤”。

勤勞可以修身,勤思可以徹悟;

勤學可以強大,勤動可以精神。

人這一輩子,一個“勤”字堪稱搖錢樹;

人這一輩子,一個“儉”字就是聚寶盆。

從“笨小孩”到一代禅宗,120歲無疾而終:健康長壽,全憑1個字

始終如一,不變初心。

3

戒執。

執,說白了就是執着,通俗地講,就是“一根筋”,不知道靈活,不善于變通,終還是不得學習精髓的。

虛雲的學習,甚是投入,有時候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

有一次,他在過河途中被惡浪卷走,幸虧被一位漁翁搭救。

上岸之後,他七竅流血,面如死灰。漁翁以為他死掉了,就準備刨坑把他埋了。恰巧,一遊方郎中路過,給虛雲把脈,發現他氣若遊絲,尚在人間,就叮囑漁翁不要操之過急。

從“笨小孩”到一代禅宗,120歲無疾而終:健康長壽,全憑1個字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半月以後,虛雲醒來。精神抖擻,容光煥發,完全是一副健康模樣。

他的參禅工夫突飛猛進,仿佛開了挂一樣,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

他把以前的所有煩惱、苦悶、解不開的心結,統統忘了個一幹二淨。

從“笨小孩”起步,到禅宗大師的完成,數十年光陰過去,他靈魂蛻變,自我躍遷,人生從此邁上了嶄新的高度。

他還寫了一副對聯貼在門口:

春到花香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

從“笨小孩”到一代禅宗,120歲無疾而終:健康長壽,全憑1個字

專心一處,恒定為根。

4

戒逸。

逸,就是享受,就是待在舒适區。就像溫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覺中瓦解鬥志,萎靡精神,喪失戰鬥力。好逸惡勞的人,終将一事無成。

虛雲有個習慣,熱愛勞動,死而後已。

他103歲的時候,雲門寺興建,他身先士卒,拿出一副老黃忠的氣勢,擡石挑泥,扛木送水,處處當先。

虛雲認為,勞動是智慧的源泉,可以體驗生死,證得菩提;勞動是衣食父母,帶來生活安然;勞動是快樂的搖籃,帶來身心福滿。

從“笨小孩”到一代禅宗,120歲無疾而終:健康長壽,全憑1個字

熱愛生活,處處快樂。

一個熱愛勞動的人,心不外馳,腳踏實地,不會好高骛遠,從容不迫,度過每一個今天。不是神仙,卻早已經勝過了神仙。

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正因為難,才顯得可貴;才讓你與衆不同,風采卓然。

5

戒停。

停,就是故步自封,就是墨守成規,就是裹足不前,就是夜郎自大。

古人說,“行萬裡路,勝讀萬卷書”。在“行走”的過程中,許多風土人情,世象百态盡收眼底,随着時間推移,它們就變成了經驗的一部分。

從“笨小孩”到一代禅宗,120歲無疾而終:健康長壽,全憑1個字

苦苦修行,終得大成。

它們被智慧深加工之後,就會變成力量,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鼈。思接千古,視通萬裡,讓自己變得強大無比。

作為一個資深苦行僧,虛雲尤其堅持步行,非有必要,不乘舟車,恪守“凡一日步行可達之處,不許乘坐舟車”的信條。

他曆經艱難險阻,遊曆名山大川。眼界開闊,心胸開闊,活得灑脫通透,自在空靈。

6

戒繁。

大人物擅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大智慧能夠删繁就簡,一目了然。

虛雲從吃飯穿衣,到生活點滴,始終遵循一個原則:一切從簡。

從“笨小孩”到一代禅宗,120歲無疾而終:健康長壽,全憑1個字

戒,就是高度自律,能做到注定猝不凡。

他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

獨去獨歸得自由,了無塵念挂心頭;

從今真妄都抛卻,敢謂寒山第一流。

這,就是他诠釋簡單生活的精髓。

虛雲的衣服不多,也就三五件,不過每一件都穿過了十年以上。

他唯一不變的,始終保持幹淨整潔。

穿的衣服不過幾件,至少都穿了十年以上,不少崇拜他的粉絲,拿來很多绫羅綢緞之類的好衣服贈送,他一轉手就給了更窮的人。

生活方面,他主張幹淨整潔,有條不紊。“食不言寝不語。”是他的不變的原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