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硬核釣技:魚兒也有五大感覺器官,功能強大,與釣魚活動息息相關皮膚感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視覺和嗅覺系統與釣魚活動的關系味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聽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總結分析,釣魚活動要綜合運用這些内容

魚也有五大感覺器官,雖然在内容和表現形式上與人類的五大感覺器官不完全一樣,但在功能上也很強大,甚至比人類的官能還厲害!

因為愛寫一些生物類的文章,許多釣友喜歡私下問我一些有關魚兒的視覺、聽覺、嗅覺等方面的問題,這次來個大綜合,大家真想學習的話,有此一篇就足夠了!

硬核釣技:魚兒也有五大感覺器官,功能強大,與釣魚活動息息相關皮膚感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視覺和嗅覺系統與釣魚活動的關系味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聽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總結分析,釣魚活動要綜合運用這些内容

釣魚活動

可以豪不誇張地說,魚兒的五大感覺器官與釣魚活動息息相關,且影響深遠!這五大感覺器官分别是皮膚感覺器官、視覺感覺器官、嗅覺感覺器官、味覺感覺器官和聽覺感覺器官。

友情提示,這是一篇長文!我想我應該是第一個把魚類五官及其官能和釣魚活動結合運用那麼全面的人,我自己也很重視這篇文章,算是我的一個小小的垂釣研究成果吧!

哈哈,不吹了,也不廢話了,進入正文,感興趣的可以收藏本文,以供随時翻閱。

<h1 class="pgc-h-arrow-right">皮膚感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h1>

大家都知道魚是變溫動物,體溫會随着水溫的變化而變化,釣魚也就是要找水溫适合魚兒栖息的地方和水溫适合魚兒活動的時候!

此外,魚兒對流水感覺最敏感,喜流水幾乎是所有魚類的天性,釣魚釣流水也會比釣死水收獲更多,水中哪怕隻有一些微弱的流水變化,魚兒都能準确感覺。

水中的環境很複雜,水的密度也要遠大于空氣,水中光線的穿透能力也遠差于空氣,是以,水中的可視環境也要比空氣中差很多,

硬核釣技:魚兒也有五大感覺器官,功能強大,與釣魚活動息息相關皮膚感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視覺和嗅覺系統與釣魚活動的關系味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聽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總結分析,釣魚活動要綜合運用這些内容

上面說的這幾個問題,想必好多釣魚人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是以然,隻知道魚具有這方面的能力卻不知道這個能力來源于哪兒,這個能力到底有多強大!

這些都是魚類的皮膚感覺器官所發揮的作用,魚類皮膚具有多種感覺器,如觸覺、感覺水流、水溫、測定方位等。簡單構造為芽狀突起,複雜構造為丘狀感覺器,對于這些生物名詞,咱們釣魚人可以不用知道,知道這東西很厲害、功能很強大就可以了。

側線對釣魚人來說應該不算陌生吧?我們肉眼能看到的就是魚身體兩側的側線鱗,這些鱗片中間會有一個小黑點,實際上是個小孔,這些黑小孔連在一起,看上去像一條線,這就是側線!小孔連接配接的就是皮膚裡面的側線管,側線管是一個高度發達的神經組織。

硬核釣技:魚兒也有五大感覺器官,功能強大,與釣魚活動息息相關皮膚感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視覺和嗅覺系統與釣魚活動的關系味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聽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總結分析,釣魚活動要綜合運用這些内容

側線包括身體兩側的側線管及頭部的感覺管,側線的末梢器官稱為感覺小丘,可以深入到皮下或封閉在感覺管内,以避免機械損傷或過度刺激,側線受部分腦神經支配。

主要功能便是遠距離接觸的定向作用!水中可視環境差,特别是在黑暗或渾濁的水域中側線系統能很好地執行任務。餌料對象和敵害生物的移動,會産生聲波,傳到物面後又反射回來,這就相當于回聲定位。

此外,還可以感覺水流的方向以及微弱的水流變化,途徑便是側線小孔,水流會轉換成壓力,通過側線小孔傳至側線管内的黏液,最終刺激感覺中樞神經,進而作出反應。

側線能輔助魚兒夜間發現食物,并準确定位!還擔心夜釣魚兒看不見吃鈎嗎?還擔心下雨後水渾濁魚兒發現不了餌料嗎?側線還能定位危險,别覺得釣魚時随便岸上瞎折騰魚兒感覺不到!

最牛的功能是感受聲波,知道啥意思嗎,說白了就是一切入水的東西都會産生聲波,隻要在運動就會産生波段,就很容易讓魚兒感覺到,這就是逗釣的意義,也是活餌更好釣魚的原因!

硬核釣技:魚兒也有五大感覺器官,功能強大,與釣魚活動息息相關皮膚感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視覺和嗅覺系統與釣魚活動的關系味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聽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總結分析,釣魚活動要綜合運用這些内容

皮膚感覺器官到這就聊完了,感覺如何,有沒有覺得恍然大悟?是不是覺得對釣魚很有幫助?

<h1 class="pgc-h-arrow-right">視覺和嗅覺系統與釣魚活動的關系</h1>

看到這個小标題,可能就會有人發出疑問,為什麼要把視覺和嗅覺放在一起講,嗅覺不是最應該和味覺放在一起嗎?最起碼是關聯的,或者幹脆分開單講?

①先來說說嗅覺!嗅覺器官是化學感覺器官,魚類感覺氣味是通過嗅囊來完成的!警犬鼻子很靈,嗅覺能力極強,而魚類的嗅覺能力絕不亞于警犬,個别魚種嗅覺能力能達到驚人的程度。

硬核釣技:魚兒也有五大感覺器官,功能強大,與釣魚活動息息相關皮膚感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視覺和嗅覺系統與釣魚活動的關系味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聽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總結分析,釣魚活動要綜合運用這些内容

魚類的嗅覺像警犬一樣靈敏

例如,鳗魚能感覺到3500億噸湖水中加入1g酒精的刺激!這種嗅覺能力驚人不?當然,大部分淡水魚的嗅覺能力是沒有海水魚發達的,但依然算得上能力極強!

②再來說說視覺!魚類是沒有眼睑的,也就是是說魚永遠别想閉上眼睛。但魚眼的構造卻并不簡單,鞏膜、脈絡膜、視網膜、晶狀體、角膜、虹膜等一個都不少。但是,魚的視力卻不一定好!

硬核釣技:魚兒也有五大感覺器官,功能強大,與釣魚活動息息相關皮膚感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視覺和嗅覺系統與釣魚活動的關系味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聽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總結分析,釣魚活動要綜合運用這些内容

魚眼

魚類視覺的産生是光線透過水後進入魚眼産生的,這是一個複雜的神經反應過程,這裡不多說,對釣魚人來說隻需要知道這個過程不簡單就可以了!

但是,魚是生活在水環境中的。大家都知道,光線從密度較小的媒體如空氣,通到密度較大的媒體如河水時,會引起折射現象!光線經角膜、水狀液、玻璃體液折射、反射以及被水吸收後,魚眼所能獲得的光線量比空氣中大為減少!

一定要記住“近視眼”這三個字,是以,魚的視力并不好,隻能看清楚近距離的物體!有些淡水魚類40厘米以外的東西就看不清楚了。

近視是看不清楚遠處的物體,但不代表看不到,隻是看得模糊而已!魚是能夠看到岸上的物像的,前提條件就是岸上光線經水折射後,這個折射夾角是48.8度,還能落入魚眼,魚就可以看到了!

說白話就是,你坐在岸邊釣魚,魚可能看不見,一旦你站起來伸個懶腰,水底的魚兒就有可能四散奔逃了,當然這說的是淺水區光線好的地方!是以釣魚時,盡量不要來回走動。

硬核釣技:魚兒也有五大感覺器官,功能強大,與釣魚活動息息相關皮膚感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視覺和嗅覺系統與釣魚活動的關系味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聽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總結分析,釣魚活動要綜合運用這些内容

水中倒影

另外,在淡水水域,紅色光線在5m水深以内就消失了,綠色光線在13m内消失,是以,魚眼對紅色光線最不敏感,而對黃、綠、藍、紫比較敏感!夜釣燈為啥用藍色呢?魚兒不害怕啊!燈光誘魚為啥用黃燈呢?魚兒喜歡啊!

有釣魚人說岸上穿白衣服魚最害怕,實際上沒有科學依據。

③上文對魚類視覺作了大量分析,對釣魚活動中要注意的事項也都交代了,還剩下一個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魚兒的嗅覺和視覺功能的對比,也是把它倆放在一塊講的主要原因!

我們經常垂釣的淡水魚類就沒有視力好點的嗎?嗅覺有沒有不好的呢?答案是肯定的!

雖然整體上魚是近視眼,但習慣于生活在水體上層的魚類視力要明顯好于生活在水體下層的魚類,嗅覺方面則明顯落後于下層魚類!

這是魚長期進化和退化的結果,這對垂釣活動的指導意義很大,釣下層魚的時候就得想辦法發揮其嗅覺覓食的作用,如鯉魚、鲶魚、嘎魚等;釣上層魚的時候就得想辦法發揮視力的作用,如白條、翹嘴、黑魚等;釣底時要注重嗅覺誘魚,釣浮時則要注重視覺嗅覺兼顧!

好了,這一節結束,不知感覺如何,是不是看懵了?讀進去,肯定有收獲。

<h1 class="pgc-h-arrow-right">味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h1>

味覺的東西相對簡單很多,隻說一下與釣魚相關的基本知識點即可,也非常容易了解。

魚類的味覺功能是由味蕾來執行的,魚類的味蕾分布很廣,廣泛分布于唇、舌、咽喉、鰓以及觸須等地方!

這裡要着重說一下觸須,我們經常作釣的淡水魚類有哪些長有觸須的?每個釣魚人估計都能說出幾個,别忘了,還有鯉魚。有觸須的魚類可以通過觸須上的味覺系統來尋找食物!

有沒有發現,帶有觸須的魚類一般都是底層魚,也就是視力更差的魚類,觸須便是它們感覺食物的一個重要器官,上面有豐富的味蕾系統,可以不依賴光線就能完成對食物的感覺,這也是夜釣很容易釣上來這些魚類的原因!

釣友們,看看上面的四個味型,再看看我們現在的餌料味型,是不是種類已經遠超這四種了!

硬核釣技:魚兒也有五大感覺器官,功能強大,與釣魚活動息息相關皮膚感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視覺和嗅覺系統與釣魚活動的關系味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聽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總結分析,釣魚活動要綜合運用這些内容

因為在這方面沒有太多的科學材料可以證明每種餌料味型都能對應一種魚兒的胃口,從我本人的感覺來看,餌料更接近這四種味型效果才最好,其餘味型都是延伸,實際所起到的作用絕不會大于這四種基本味型。

比如,草魚喜歡玉米,那喜歡什麼口味的玉米呢?這些年釣過來我發現隻有兩種最好,一個是發酵玉米一個是嫩玉米,一個是酸一個是甜,其餘任你把玉米整出花來,也不見得有這兩種效果好,是以,我個人感覺,現在的餌料市場味型是千奇百怪,意義卻不大!

<h1 class="pgc-h-arrow-right">聽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h1>

魚類的聽力系統也異常發達,其中也有一部分功能是側線系統發揮的,可以看出,側線系統是魚類的一個特别器官,很多方面都有它的影子。

據測定,魚類能聽到每秒2~2800次的振動,而人類隻能聽到16~2000次的振動,一些更低頻率的振動比如地震,人類是聽不到的,魚類卻能聽到,并提前就開始變得焦躁不安!

硬核釣技:魚兒也有五大感覺器官,功能強大,與釣魚活動息息相關皮膚感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視覺和嗅覺系統與釣魚活動的關系味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聽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總結分析,釣魚活動要綜合運用這些内容

這種對更低頻率振動的感覺能力,還可以讓魚類用來發現食物,文章開頭所說的感受聲波的能力其實指的就是這個低頻振動,側線系統雖然歸于皮膚感覺器官,但它還是其它感覺器官最有效的補充。

上面說的内容以及在垂釣活動中的運用文章第一部分都有叙述,這裡就不多說了,主要展現在動态誘魚和逗釣上,說白了隻要水中餌料是活動的就比靜止的誘魚效果好!

再說一下正常魚類聽力範圍内釣魚所要注意的事項!大聲說話魚能聽到嗎?跺腳魚能聽到嗎?大聲說話和跺腳哪個魚聽的更清楚更害怕?

聲音的傳播受媒體的密度影響比較大,聲音在固體上的傳播速度要比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更快,液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固體慢但也比空氣中快。

當聲音從空氣中傳入水中時,強度受密度更大的水體影響而變弱,傳播速度卻變快,這意味着小聲說話魚可能聽不到,但大聲說話魚是能感受到的,如果你大吼一聲,遠處水面上的魚兒能迅速作出反應,逃離水面。

跺腳時,聲音是從固體傳入液體,強度增大,傳播速度減弱,傳播距離減少,意味着岸邊輕微跺一下腳,近岸的魚兒都能感覺到,且聽到的效果是放大後的,容易讓魚受到驚吓。

綜上,釣魚人在岸邊活所發出的聲音對窩子裡的魚兒是有影響的,跺腳比大聲說話影響更大,是以,釣魚人垂釣2米的水深時,正常說話對魚兒影響不大,但岸邊跑動的話,則有可能迅速把魚兒吓跑,這就是釣大魚要蹑手蹑腳且盡量不要大聲說話的原因!

硬核釣技:魚兒也有五大感覺器官,功能強大,與釣魚活動息息相關皮膚感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視覺和嗅覺系統與釣魚活動的關系味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聽覺器官與釣魚活動的關系總結分析,釣魚活動要綜合運用這些内容

至此,全文即将結束,下面再總結性地作一個綜合分析!

<h1 class="pgc-h-arrow-right">總結分析,釣魚活動要綜合運用這些内容</h1>

綜合全文可以看出,魚類的覓食能力很強大,但發現餌料往往靠的卻是嗅覺和味覺,視覺不占主導作用(上層魚除外)。這就是魚類能夜晚正常覓食的主要原因,也是白條夜裡鬧窩不兇的原因!因為白條的視覺發達,嗅覺則相對落後一些。

魚類有個強大的側線器官,這個神奇的組織能輔助魚兒的其它器官感覺微弱的水流變化及水流方向,遠距離定位危險和發現食物!

魚類對食物味型的感覺并不豐富,太多的餌料味型實際上意義不大!聽力系統異常發達,釣魚時要注意安靜。

文章到此全部結束,個人覺得這篇文章的綜合性很強,用來解釋釣魚活動中的一些現象非常清晰!如果沒有耐心看完,說明還沒有讀進去,先收藏,以後有時間再看吧!

★本文原創:姚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