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積大于省的市、盟、地區、自治州的概述

1、呼倫貝爾市

呼倫貝爾市,内蒙古自治區下轄地級市,以境内呼倫湖和貝爾湖得名。東鄰黑龍江省,西、北與蒙古國、俄羅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國的交界地帶,與俄羅斯、蒙古國有1723公裡的邊境線。呼倫貝爾市總面積約26.4萬平方公裡,相當于山東省與江蘇省兩省之和。2001年10月10日撤盟設市,政府駐地海拉爾區。有濱洲鐵路等多條鐵路和111國道、301國道、綏滿高速公路經過。2012年7月9日入選國家森林城市。市境内的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有8個國家級一、二類通商口岸,其中滿洲裡口岸是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下轄2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4個旗,3個自治旗,總人口267萬(2012年)。

面積大于省的市、盟、地區、自治州的概述

2、阿拉善盟

阿拉善盟,是内蒙古自治區盟。全盟共轄3個旗,總面積270244平方千米(大于廣西的面積),總人口25萬人,在内蒙古自治區12個盟市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少。盟行政公署駐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

阿拉善盟地處内蒙古自治區最西部,東、東北與烏海、巴彥淖爾、鄂爾多斯三市相連,南、東南與甯夏回族自治區毗鄰,西、西南與甘肅省接壤,北與蒙古國交界,邊境線長735公裡。阿拉善盟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多數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有蒙古族、漢族、回族、滿族等28個民族。

“阿拉善”系蒙古語,意為“五彩斑斓之地”。阿拉善曆史源遠流長。早在舊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活動。西漢名将霍去病入居延收複河西。元代設亦集乃路總管府。清代設阿拉善和碩特旗和額濟納舊土爾扈特旗兩個特别旗。1980年5月成立阿拉善盟。

“蒼天般的阿拉善”遼闊而神奇。全球唯一以沙漠為主題的世界地質公園、世界三大胡楊林之一的額濟納胡楊林、世界三大載人航天中心之一的東風航天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坐落于此。阿拉善享有中國觀賞石之城、中國駱駝之鄉、中國肉苁蓉之鄉的美譽。

面積大于省的市、盟、地區、自治州的概述

3,錫林郭勒盟

錫林郭勒盟是内蒙古自治區盟,别名中國馬都,是國家重要的畜産品基地、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錫林郭勒盟位于中國的正北方,内蒙古中部,南鄰河北省張家口市,西連烏蘭察布市,東接赤峰市;屬半幹旱、幹旱大陸性季風氣候,著名景點有錫林郭勒草原、立馬峰等。春秋戰國時期,錫林郭勒盟系澹褴和東胡所居;遼代時,錫林郭勒盟為契丹上京臨潢府轄區;1983年撤銷阿巴哈納爾旗改設錫林浩特市。全盟轄2個市、9個旗、1個縣、1個管理區,面積20.3萬平方公裡(大于河北省的面積),總人口105.83萬人(2019年常住人口)。

2021年5月,在2021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錫林郭勒盟獲評為五線城市。

面積大于省的市、盟、地區、自治州的概述

4、甘孜藏族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簡稱:甘孜州)是四川省西部的一個地級的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總面積15.3萬平方公裡(相當于一個遼甯省的面積),州府駐康定市。全州轄康定、泸定丹巴、九龍雅江、道孚、爐霍、甘孜、新龍、德格、白玉、石渠、色達、理塘、巴塘、鄉城、稻城、得榮18個縣,325個鄉(鎮),2679個行政村。總人口110萬,甘孜州境内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和地熱資源,有大熊貓、小熊貓、金絲猴、白唇鹿等野生動物;有天麻、蟲草、貝母、當歸、黃芪等名貴中藥材。有金、銀、銅、鐵、钼、锂、大理石、花崗岩等礦産資源。

面積大于省的市、盟、地區、自治州的概述

5、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簡稱阿壩州,是四川省的一個自治州,以少數民族為主要人口。位于四川西北部,與青海、甘肅交界處。全自治州以高海拔山區為主。其北部傳統上屬于安多地區,西部金川縣、小金縣傳統上屬于康區。轄區面積83,426平方公裡(大于重慶的面積),州政府駐馬爾康縣,下轄馬爾康、金川、小金、阿壩、若爾蓋、紅原、壤塘、汶川、理縣、茂縣、松潘、九寨溝、黑水等13縣。人口85萬(2004年),阿壩州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區和中國羌族的主要聚居區。阿壩州有九寨溝、黃龍等世界自然遺産。阿壩州被世界旅遊專家譽為世界生态旅遊最佳目的地。2012年入選“2012年度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面積大于省的市、盟、地區、自治州的概述

6、涼山彜族自治州

涼山彜族自治州是中國四川的21個地級行政區之一,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處“大香格裡拉旅遊環線”腹心地帶,首府駐西昌市,是通往雲南和東南亞的重要通道、“南方絲綢之路”的重鎮。

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境内有泸山邛海濕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等旅遊景點。

2021年5月,在2021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涼山彜族自治州獲評為五線城市。

全州轄1個縣級市、15個縣、1個自治縣,面積6.01萬(略小于甯夏的面積)總人口:531.03萬(2019年)。

面積大于省的市、盟、地區、自治州的概述

7、阿裡地區

阿裡地區(藏語拼音:Ngari Sanai,威利:mnga' ris sa gnas),西藏自治區的一個地級行政區。元朝稱納裡,明朝稱俄力思。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帶,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一個地區級行政區劃,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之一,擁有獨特的高原自然風貌。地域面積約30.4萬平方公裡(比兩個安徽省的面積還大)。截至2010年,全地區總人口95803人。地區行政公署駐噶爾縣獅泉河鎮。阿裡是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等山脈相聚的地方,被稱之為萬山之祖。同時,這裡也是雅魯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發源地,故又稱為百川之源。

面積大于省的市、盟、地區、自治州的概述

8、那曲地區

那曲地處西藏自治區的北部,位于東經84°55'至95°5'、北緯29°55'至36°30'之間。東鄰昌都地區,西靠阿裡地區,南接拉薩、林芝、日喀則等地市,北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青海省。整個地區在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懷抱之中,西邊的達爾果雪山,東邊的布吉雪山,形似兩頭猛獅,守護着這塊寶地。總面積達45萬平方公裡(略小于黑龍江省的面積),人口40萬,就是人們常說的羌塘。

面積大于省的市、盟、地區、自治州的概述

9、酒泉市

酒泉市位于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爾金山、祁連山與馬鬃山之間,是甘肅省面積最大的城市。甘肅省名“肅”字由來地。東接張掖市和内蒙古自治區,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接蒙古國。東西長約680公裡,南北寬約550公裡,總面積19.2萬平方公裡(相當于河北省的面積),占甘肅省面積的42%,全市轄“一區兩市四縣”(肅州區,玉門市、敦煌市,金塔縣、瓜州縣、肅北縣和阿克塞縣),總人口110萬人。酒泉為漢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絲綢之路的重鎮。酒泉市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南部祁連山地是一系列3000~5000米的高山群,層巒疊嶂,陡峻高拔。自東而西有祁連主峰、讨賴山、大雪山、野馬山、阿爾金山、黨河南山、賽什騰山。

面積大于省的市、盟、地區、自治州的概述

10、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Haixi Mongolian and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别名海西,是青海省下轄的一個自治州,由于位于青海湖以西而得名。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國青海省的西部,北鄰甘肅省酒泉市,西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與青海省玉樹、果洛藏族自治州相連,東與青海省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相毗鄰,是青、甘、新、藏四省區交往的中心地帶。轄德令哈、格爾木兩個縣級市,天峻、都蘭、烏蘭三個縣以及冷湖、大柴旦、茫崖三個縣級行政委員會。總面積325785平方千米(相當于越南的面積了),人口38萬(2010年)。自治州首府位于德令哈市。東部三縣一市基本為農牧區,西部一市三行委為工礦區。

面積大于省的市、盟、地區、自治州的概述

11、玉樹藏族自治州

玉樹藏族自治州,藏語意為“遺址”,是青海省第一個、全國第二個成立的少數民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頭,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自治州東西最長738公裡,南北最寬處406公裡,土地總面積26.7萬平方公裡(一個山東省加一個江蘇省的面積),人口28.31萬(2008年),占清海省總面積的37.2%。下轄玉樹1市、稱多、囊謙、雜多、治多、曲麻萊5縣,共10鎮,35鄉,257個村(牧)委會。玉樹州成立于1951年12月,是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主體民族比例最高、海拔最高、人均占有面積最大、生态位置最重要的一個自治州。

面積大于省的市、盟、地區、自治州的概述

12、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簡稱巴州)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東鄰甘肅省、青海省;南倚昆侖山與西藏自治區相接;西連和田、阿克蘇地區;北以天山為界與伊犁、塔城、昌吉、烏魯木齊、吐魯番、哈密等地、州、市相連。東西和南北最大長度為800餘千米。總面積472472.1平方千米(相當于一個黑龍江省的面積),總人口118.94萬(2006年),是中國行政面積最大的地級行政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地區級自治州,堪稱“華夏第一州”。

面積大于省的市、盟、地區、自治州的概述

13、和田地區

和田地區,隸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隅。南抵昆侖山與西藏自治區交界,北臨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與阿克蘇相連,東部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接,西部與喀什地區毗鄰,西南以喀喇昆侖山為界,同克什米爾接壤,東西長約670公裡,南北寬約570公裡,有邊界線210公裡。和田地區轄1個縣級市、7個縣,面積24.78萬平方公裡(相當于兩個福建省的面積),2012年末,總人口212.34萬人。

面積大于省的市、盟、地區、自治州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