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常寶”齊淑芳:抛棄家庭逃離美國,多年留美不歸,另有隐情?一、家境好、起點高二、實力強、時代好三、出演“小常寶”,赴美表演四、抛家棄國,留美不歸五、定居美國,是否悔不該當初?小結

作者:一度曆史觀1

平劇作為中國的國粹、聲名遠揚、享譽全球,是中國和世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在教科書中,曾有一詞叫做“北京opera”。由此可見,平劇在世界的耀眼程度,平劇能夠在千年的曆史演變中傳承至今,除了它自身具有的魅力外,還離不開平劇大師們的不斷推廣和傳承。

提到平劇大師,很多人會想到梅蘭芳、尚小雲、周信芳等人,他們在戲劇行業兢兢業業、腳踏實地,發展得風生水起,通過努力将平劇不斷發揚光大、推往世界。尤其一代大師梅蘭芳,深得國内外人士的高度贊賞,無論是平劇的專業能力還是愛國的人格魅力,都是當之無愧的平劇大師。

“小常寶”齊淑芳:抛棄家庭逃離美國,多年留美不歸,另有隐情?一、家境好、起點高二、實力強、時代好三、出演“小常寶”,赴美表演四、抛家棄國,留美不歸五、定居美國,是否悔不該當初?小結

平劇是中國獨有的文化瑰寶,有人通過平劇功成名就,實作了名利雙收;有人為了一己之私、借助平劇、打着推廣的幌子,崇洋媚外、背叛國家。

比如今天所說的這位平劇大師,她曾火遍大江南北,被人稱為“小常寶”,曾受到衆人的肯定。那麼,她為何移民國外?不願回國的原因又是什麼?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家境好、起點高</h1>

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齊淑芳的出身和學藝生涯。1942年,齊淑芳出生于平劇世家,起點高、出身好,她的大哥齊英才是上海平劇院副院長,大嫂是被譽為“中國第一女武旦”的張美娟。“近水樓台先得月”,齊淑芳在這樣的環境中耳濡目染、對平劇産生了濃厚興趣。齊淑芳自幼聰慧好學、機智靈敏、嗓音較好,小小年紀就極具唱戲氣質。

齊淑芳在家庭的幫助、自身的努力中,她的平劇之路一帆風順,早年時候,受到大嫂張美娟的精心傳授,張美娟将自己的畢生所學全部教授于她。可以說,齊淑芳一開始就赢在了起跑線上,能夠在小小年紀就接觸到頂級大師的指點,這算是一種運氣使然。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實力強、時代好</h1>

後來,齊淑芳憑借才華以優異成績考進了上海戲劇學院。在這所高校中,齊淑芳接觸到了更加專業,更加系統的學習,為此後的走紅奠定了實力基礎。她的走紅除了實力使然外,更多的也是一種時代所需。

“小常寶”齊淑芳:抛棄家庭逃離美國,多年留美不歸,另有隐情?一、家境好、起點高二、實力強、時代好三、出演“小常寶”,赴美表演四、抛家棄國,留美不歸五、定居美國,是否悔不該當初?小結

在特殊時期,樣闆戲風靡全國,齊淑芳在樣闆戲中的成就不同尋常。

1958年,16歲的齊淑芳出演了《三戰張月娥》,她把一個女子的堅強不屈、巾帼氣概演繹的淋漓盡緻,這場表演受到了偉人的高度贊評。

1960年,18歲的齊淑芳受邀在民族文化宮演出,憑借出衆表演,深得觀衆贊賞,總理對齊淑芳表示:很有發展前途。平劇大師梅蘭芳也稱贊其淑芳是“後起之秀、不容小觑”。

在衆人的力推下,齊淑芳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很多人将她比喻為平劇界的寵兒,小小年紀就能接觸到頂級資源,實在是羨煞旁人,衆人力捧、想不成功都難。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出演“小常寶”,赴美表演</h1>

此後,齊淑芳開始走向了扮演“小常寶”的演藝生涯。1965年到1976年,動蕩的數十年間,齊淑芳順應潮流,扮演《智取威虎山》中的“小常寶”。

“小常寶”齊淑芳:抛棄家庭逃離美國,多年留美不歸,另有隐情?一、家境好、起點高二、實力強、時代好三、出演“小常寶”,赴美表演四、抛家棄國,留美不歸五、定居美國,是否悔不該當初?小結

《智取威虎山》是幾代人的記憶,經典不衰、振奮人心,而齊淑芳在此樣闆戲中扮演“小常寶”的場景相當震撼,其角色塑造的相當經典、深入人心,她也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炙手可熱的女明星。

中國觀衆喜歡她,藝術系統認可她,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齊淑芳完全可以在中國平劇界留下不朽之作。

然而,事實總是“捉弄”人生,齊淑芳在見識到了國外的美好後,對國内一窮二白、條件落後的情況倍感不滿。其實,齊淑芳早就有移民之心,對國外的向往使她的内心蠢蠢欲動。

1963年,21歲的齊淑芳團隊受邀前往西歐各國進行巡回演出,這次的巡演空前盛大,受到了各國的高度評價。齊淑芳感受到了國外的發達和美好後,開始有了移民國外的想法。

然而,此時的齊淑芬在國内已經成家立業,他和同劇團的同僚龔國泰結為夫婦,龔國泰深愛齊淑芳,愛她的才華、愛她的容顔,是以對其照顧得無微不至。

“小常寶”齊淑芳:抛棄家庭逃離美國,多年留美不歸,另有隐情?一、家境好、起點高二、實力強、時代好三、出演“小常寶”,赴美表演四、抛家棄國,留美不歸五、定居美國,是否悔不該當初?小結

但是,這并沒有換得齊淑芳的感激和在乎,齊淑芳對這種關愛司空見慣嗎?于她而言,龔國泰隻是一個丈夫,并無過多感情可言,龔國泰的付出似乎多些一廂情願。

1988年,這一年是齊淑芳徹底“放飛自我”的一年。

這一年,上海戲劇團派齊淑芳小型團隊氛圍赴美表演,出于對中國對平劇的尊重,美國對齊淑芳團隊進行貴賓級待遇。

而當時,中國剛剛改革開放十年,國内經濟急需發展。當時的美國經濟已經領先于世界,齊淑芳和他的團隊在演出結束後,拒絕回國,選擇留在美國,接受美國給予他們的優厚待遇。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四、抛家棄國,留美不歸</h1>

聽聞齊淑芳帶領團隊集體留美不願回國時,上海平劇劇團和上海文化系統舉世震驚,誰都不會想到:這個國家力捧的“小常寶”竟然有狼子野心。

“小常寶”齊淑芳:抛棄家庭逃離美國,多年留美不歸,另有隐情?一、家境好、起點高二、實力強、時代好三、出演“小常寶”,赴美表演四、抛家棄國,留美不歸五、定居美國,是否悔不該當初?小結

更令人心寒的是:她無視丈夫的苦苦哀求不願回國,對丈夫毫不留情,轉而選擇了和劇團的團長丁梅魁結為夫婦。對養育自己的祖國橫眉冷對、對國外的民族奴顔屈膝,齊淑芳令很多國内粉絲徹底寒心。

但是,她并沒有覺悟到自己所言所行有何不妥,更令人震驚的是:齊淑芳甯願選擇在街頭賣藝,都不願意回到中國。

要知道,沒有中國的培養和力捧,哪來她的聲名遠揚、名噪内外?

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的手段被齊淑芳運用的淋漓盡緻。

在看到中國逐漸發展起來時,齊淑芳或許是想給自己留條後路,對外宣稱他們團隊是為了推廣平劇才留在美國,為了增加說服力,還特意增加了一條理由:當初拒絕回國乃是迫于美國的壓力。這種說法有幾人能信?

“小常寶”齊淑芳:抛棄家庭逃離美國,多年留美不歸,另有隐情?一、家境好、起點高二、實力強、時代好三、出演“小常寶”,赴美表演四、抛家棄國,留美不歸五、定居美國,是否悔不該當初?小結

這種說法無異于掩耳盜鈴,在他們的所作所為面前,他們的言語解釋顯得如此蒼白無力、令人啼笑皆非。

更打臉的是:齊淑芳很快拿到了美國綠卡,在美國成立了第一個平劇團體,在1988年5月正式定居美國。

不是說好的處于被壓迫嗎?為何面對中國的呼喚置之不理反而選擇定居美國?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五、定居美國,是否悔不該當初?</h1>

随後,齊淑芳在紐約建立了“齊淑芳平劇團”,開始了在美國所謂的平劇推廣。早年的名氣讓齊淑芳聲名大噪,在美國發展的風生水起也不足為奇。她的背叛令衆人痛心不已,誰都不會想到這個女子竟然如此絕情,說好的為藝術為中國獻身呢?

她在美國毫無後顧之憂,平步青雲,我們來看一下齊淑芳的美國發展之路。

“小常寶”齊淑芳:抛棄家庭逃離美國,多年留美不歸,另有隐情?一、家境好、起點高二、實力強、時代好三、出演“小常寶”,赴美表演四、抛家棄國,留美不歸五、定居美國,是否悔不該當初?小結

1992年8月,齊淑芳應林肯中心戶外藝術節的邀請參加演出,獲得一片稱贊。

1998年1月,演出智取威虎山,重出經典、令人贊歎。

2001年9月,齊淑芳在美國獲得了最高傳統藝術獎。

因在平劇藝術方面的過高造詣,齊淑芳于2001年10月登上紐約時報,美國記者以大篇文章贊揚齊淑芳。

此時,已經年過半百的齊淑芳依然活躍在各大舞台前,精神滿滿,很多人曾問她何時回國,齊淑芳堅定的回答:絕不回國。

“小常寶”齊淑芳:抛棄家庭逃離美國,多年留美不歸,另有隐情?一、家境好、起點高二、實力強、時代好三、出演“小常寶”,赴美表演四、抛家棄國,留美不歸五、定居美國,是否悔不該當初?小結

以推廣平劇的名義,謀取平劇的利益,這種的行為實在令人不齒。

2003年1月,齊淑芳率領70餘人登上百老彙,演出了《楊門女将》,雖然年事已高,但演出毫不費力。

2007年2月,收到邀請去參加加拿大的國際藝術節,再次引發一片轟動。

榮譽加身,齊淑芳未曾後悔過自己的決定。

<h1 class="pgc-h-arrow-right">小結</h1>

2001年3月19日,美國為齊淑芳拍攝了大型藝術紀錄片《平劇大師齊淑芳和美猴王》的首演。她在美國的發展之路可謂是平步青雲、如魚得水。

“小常寶”齊淑芳:抛棄家庭逃離美國,多年留美不歸,另有隐情?一、家境好、起點高二、實力強、時代好三、出演“小常寶”,赴美表演四、抛家棄國,留美不歸五、定居美國,是否悔不該當初?小結

20多年以來,齊淑芳堅持帶領團隊在美國各州各市參加巡演、舉辦講座,獲得了全美最高傳統藝術成就獎,很多人稱他為美國中國的文化使者,晚年實作了名利雙收,但關于她的評價卻褒貶不一、關于她的人品備受争議。

有人認為,即使她有再高的成就,但關于“叛國”這件事将是她一輩子的污點,任何言論都無法抹清。國家急需發展之際,率領團隊公然定居美國,辜負國家的栽培,這種行為實在令人不齒,就算再成功,也得不到中國後人的尊重。

相比于梅蘭芳之是以美名遠揚,不僅是因為過高的平劇造詣,還有高度的愛國情懷,一個隻有心懷國家的藝術家才能稱得上大師。一個有才的人隻有把才華用在實處才會具有實際價值,否則就是一個沒有歸宿的流浪者,中國人講求落葉歸根,齊淑芳的晚年可以魂歸故裡嗎?

也有人認為,藝術不分國界,或許齊淑芳真的隻是想推廣中國平劇。隻是在推廣的過程中,私心使然,她雖然是一個藝術家,卻也是一個正常人,人往高處走有何不妥?當時的美國滿足了齊淑芳對“美好生活”的一切想象,功名利祿不是大多數人苦苦追求的嗎?

如今的中國已非昔日之中國,很多國外的藝術家紛紛前來中國學習,中國具有上下幾千年的悠久曆史,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文化發展空間,遠不輸美國。如果齊淑芳團隊早知道今日的中國會如此發達,想必會後悔當初的決定吧?如果當初選擇留在中國,所得到的待遇不一定比美國差吧?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