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真打敗了無邪

有個親戚愛占便宜到無以複加的地步:

每次回老家看父母(一年也就一兩次,相距就3、50公裡)都會叫上其他親戚一起去,一看他們是兩手空空的,被叫的親戚就會買齊看父母的禮品,他們就高高興興的惦着回家,老人看到就說買真多啊,他們就說孝敬父母呢不能小氣,趕快吃吧,很好吃的,都是買的你們喜歡的,言語之間就是他們買的。

這個時候父母就出去買菜什麼的,招待一番,皆大歡喜,買東西的親戚早就走了,他們就會大吃二喝,走的時候再拿些家裡的土特産。

半年多了,買東西的親戚又接到電話,說咱一起回家看父母吧,好的,一看還是兩手空空,三個頭被膀子扛着。

買東西吧,還是人家掏錢,他們三個人都滿載而歸,又示範了一遍上次回去的情節,父母親就私下交流,孩子雖說來的少,也不算小氣,都是你喜歡吃的呢。對這個子女的怨就少了,父母也不是說非要子女拿禮品才算是孝敬,他們隻是要一個态度。

大半年後,故伎重演,親戚下樓一看還是,6個膀子扛着3個頭,就說我一會還要開會,不能陪你回家了,他們洋洋走了,這次無邪被天真給打敗了。

既然沒有人掏錢買東西了,怎麼辦?自己掏腰包吧,10元是底線,這次突破了底線,花了10.8元買了10瓶啤酒。

叫了N次後都不再上當了,以後也回家,底線降低了,5元的草莓或5元的小番茄,三人大吃一頓,這就是小半年一次孝敬父母的。

我這個人就是大大咧咧的,愛買東西,喜歡的就買,不喜歡了就送人,早年流行黃金,買金戒指,老公又送一個,就把原來的給了她,大半年後感覺圖案看煩了就說,咱換換帶吧,圖案都新鮮新鮮,看了一眼沒有回答,當時不知道為什麼不說話,原來是給她哪個克數大的多。

父親不在了,就把母親接來和我一起住,相距不足5公裡,也是半年一次,這以後的底線就是10個自己蒸的饅頭,我說有10個饅頭也算老媽能見到孩子,10個饅頭能換來好吃好喝的,但也不怎麼常來,看來也未必非要刮别人一層皮的人。10個饅頭堅持了幾年。

如今三年了10個饅頭也見不到了。母親總擔心她,是不是身體不适了,為什麼見不到了,也聽不到她任何的消息了呢?

有時候親戚就讓母親看看她在抖音上又唱又跳的視訊,以解母親的相思,因為打電話是不接的,微信是不回的。微信備注和标簽上寫的是:餘生就取悅自己。

每個父母都是愛子女的,愛孩子是天性,孩子愛父母是人性,父母對孩子的牽挂是停杯投箸不能食,孩子對父母的要求是:你應該給我錦衣玉食的生活,給我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日子。放下對父母的怨恨,他們把你養大真的是不容易,養你們的時候沒想過要你回報,做為人子應該盡的職責進到就好,再差不能3年杳無音訊吧。你應該怎麼給你的下代人說,說你盡孝了,說你很孝敬,請不要把黑的粉飾成白的。

聽說現在娘家婆家都不聯系了,就聯系不顧家,不孝敬父母的人,我想可能這樣有共同語言吧。

這就叫餘生隻取悅自己了?我看未必吧!

天真打敗了無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