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嚴寄洲和他的《野火春風鬥古城》

作者:懷舊頻道6780207084
嚴寄洲和他的《野火春風鬥古城》

1962年,人們紛紛傳看一本暢銷小說《野火春風鬥古城》。嚴寄洲開始并沒太在意,後來耳邊不斷聽到對這部小說的好評,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也買了一本閱讀,誰知道這一讀就放不下手。

嚴寄洲和他的《野火春風鬥古城》

導演嚴寄洲

小說描繪抗日戰争時期,共産黨在隐蔽戰線上對日僞進行艱苦卓絕的鬥争,歌頌了這些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共産黨員的光輝形象。

此時,八一電影制片廠也正準備把這部小說搬上銀幕,不但與小說作者李英儒聯系過,而且他還希望擅長軍旅題材的嚴寄洲,不但擔任影片的導演,還同共參與劇本的創作。

嚴寄洲和他的《野火春風鬥古城》

小說作者李英儒

随即一行人來到保定,也是故事發生的所在地。解放前,李英儒就在這裡從事地下工作。在他的帶領走訪了小說所提供的各個景點,使得創作有了深層的體驗和感情的認知。

嚴寄洲和他的《野火春風鬥古城》

要把一部3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濃縮成一部生動曲折的劇情片絕非易事。于是導演嚴寄洲和編劇李英儒共同商量的結果,是從小說盤根錯節的複雜情節中抽取了楊曉東和銀環等地下黨員展開争取和瓦解軍團長關敬陶起義作為貫穿全劇的主線。還着重選取了小說中最精煉,最鮮明,最有力,最合乎塑造表演手段的戲劇情節進行改編。

嚴寄洲和他的《野火春風鬥古城》

而小說中主人翁是地下黨的上司者楊曉東,全部都是通過他在古城中所進行的一系列活動展開的,現在改編是要沿着争取關敬陶起義,那麼在原著中提供楊曉東的素材就顯得不夠豐滿。

嚴寄洲和他的《野火春風鬥古城》

這樣影片的主角就不得不落到了銀環這個人物身上。嚴寄洲在劇本創作過程中就産生了對劇中銀環、金環這兩個模樣相仿。但性格迥異的姐妹将用一個演員來扮演的設想。

嚴寄洲和他的《野火春風鬥古城》

曾經的30年代,嚴寄洲在上海看過一部電影《姊妹花》,由當年紅極一時的電影皇後胡蝶一人扮演姊妹倆人,上映後轟動了十裡洋場。更何況他剛剛導演的影片《哥倆好》,張良一人扮演兩個角色,也獲得較好的效果,同時也積累一些經驗和心得。

嚴寄洲和他的《野火春風鬥古城》

在演員挑選過程中,導演嚴寄洲首先考慮扮演銀環和金環的人選。“銀環這個人物應該是熱情、文靜、溫厚、機靈,但在工作中缺乏經驗,顯得有些幼稚。金環則不同,剛毅、敏銳、老練、沉着。她走路一陣風,說話不饒人,行動中不拖泥帶水,演金環要演出她的勁兒,演銀環要演出她的味兒。”

嚴寄洲和他的《野火春風鬥古城》

也許小說影響太過巨大,一些同行紛紛為嚴寄洲獻計獻策。北影廠的崔嵬建議啟用剛拍完《青春之歌》而名噪一時的謝芳,上影廠的謝晉導演則建議啟用拍過《女籃五号》和《紅色娘子軍》的向梅。就在舉棋不定的時候,恰巧王曉棠參加四清運動後從貴州回來。因為互相曾經合作過《英雄虎膽》等幾部影片的拍攝,嚴寄洲确信她的可塑性,而且王曉棠在拍戲中有一股子執着的勁頭,相信她有能力完成這個任務。

嚴寄洲和他的《野火春風鬥古城》

果然,在拍攝中王曉棠成功吧把這兩個人物演得栩栩如生。因而在1964年的“百花獎”評選中獲得了最佳女主角,而且得票率是100%的全票也是罕見的,由于當時的種種政治因素的影響,那一屆的“百花獎”未能如期進行,不能不說是件憾事。

嚴寄洲和他的《野火春風鬥古城》

除了由王曉棠扮演的金環和銀環外,還標明了王心剛扮演地下黨員楊曉東,王潤身扮演僞治安軍團長關敬陶、陳立中扮演楊曉東的母親,一個個演員都恰到好處,角色選對了,影片也成功了一半。

嚴寄洲和他的《野火春風鬥古城》

人是有感情的,有七情六欲的動物,有歡樂,有悲傷,有昂揚,有低沉,這才能使觀衆信服。本來小說中比電影上所表現出來,銀環與楊曉東之間的感情線索,要明确的多,可是在當時那種“談愛色變”的激情年代,不敢明确地描述。因而隻能隐隐約約、若隐若現地把感情夾雜在劇情之中。這種藝術創作今天看來似乎不可了解,可那個年代是不得已而為之。

導演嚴寄洲回憶影片的拍攝往事“因為這部電影不是以曲折離奇見長,不是以驚心動魄取勝,而是寫人的遭遇、人的感情、人的命運,是一部史詩式的帶有驚險情節的劇情片。是以,我在拍攝這部影片時,沒有擴大驚險,而是用真實樸素的叙事方法,粗線條勾勒和工筆話描寫來再現當時的鬥争長卷。”

嚴寄洲和他的《野火春風鬥古城》

拍攝現場嚴寄洲、王曉棠、趙汝平

《野火春風鬥古城》拍攝完成于1963年,相距五十多年後還頻繁在電視螢幕上出現。它之是以還有如出旺盛的生命力,由于參加影片的主創人員熟悉生活,都懷揣着一股革命熱情,不計條件,不計報酬,不計個人得失,凝成一股繩,同心同德,才成就了這部經典影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