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印邊境地區逐漸進入漫長嚴寒的冬季,印度又開始上演去年此時的一幕,即再次向邊境地區大規模增兵,并運輸戰備物資。據印度媒體報道,約7個營,總兵力達8000人的印藏山地警察部隊,已獲得莫迪當局的授權,即将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以提升印度軍隊對邊境地區重要區域的巡邏力度和防禦能力。
另外,據印度多家媒體報道,在10天之前,印度空軍新參謀長喬杜裡通路了中印邊境地區,對駐守當地的印度軍隊的戰備水準,進行了詳細的檢查和評估。印度媒體對此進行了重點報道,認為在中印關系緊張之際,喬杜裡此次邊境之行,可以提升印度軍隊對抗中國的士氣。

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軍方決定向中印邊地區增兵,以及喬杜裡通路所謂“拉達克”地區之前,中印兩國在莫爾多/楚舒勒會談點中方一側舉行了第十三輪軍長級會談。雖然在此次會談中,由于印方提出不切合實際也不合理的要求,導緻此次會談未能達成實質性的成果。
但是雙方代表還是同意管控各自軍隊的行動,為邊境地區局勢進一步降溫。但是印度的實際行動,無疑違反了雙方代表達成的協定。事實上,自去年年中邊境地區爆發沖突以來,印度一直沒有擺正心态,将自身定義為一個“超級大國”,嚴重誤判形勢,多次單方面越界挑釁。
除印度自身的問題之外,中印邊境地區局勢僵持不下的另一原因是美國在背後的支援。據美國媒體報道,印度軍方近期已經将新引進的美制武器裝備,部署在了中印邊境地區,包括CH-47“支努幹”重型運輸直升機、超輕型M777牽引榴彈炮,以及美國的超音速巡航飛彈和新一代監視系統。
印度軍隊希望借助美制武器裝備,組建一支新的進攻部隊,以加強對邊境地區的控制能力。印度軍隊一位指揮官宣稱,目前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的部隊裝備齊全優良,随時準備作戰。今年以來,随着中美關系持續緊張,美國也在中印邊境問題上,對印度的支援愈發地明顯。
美國不僅向印度提供了許多先進的武器裝備,而且還與印度軍隊舉行了高寒環境下的軍事演習,這與去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去年中印邊境地區爆發沖突之後,雖然美國也對印度表示了支援,但當時的支援更多地展現在口頭方面,美國主要還是“坐山觀虎鬥”。
即便是向印度提供戰備物資支援,也不是最好的。例如去年冬季,印度軍方緊急向美國采購了一批防寒服,但是在美國傳遞的防寒服中出現了二手貨。印度士兵向印度國防部舉報稱,部分防寒服已經被高強度使用,存在破洞和掉色等現象。
有一部分甚至是多年沒有洗過的庫存待處理衣物,存在非常難聞的汗馊味,防寒效果大打折扣,根本沒法正常使用。印度媒體當時表示,印度士兵被美國坑得相當慘。中印邊境地區争端由來已久,領土涉及雙方核心利益,就目前來看,兩國誰也不會率先妥協讓步,最好的解決辦法便是通過談判,讓邊境地區局勢恢複至沖突發生之前。
印度想憑借美國的支援,向中國施壓,試圖讓中國讓步,是絕對不可能的。如果印度持續增兵,單方面挑釁,導緻局勢更新并最終引發小規模的局部戰争,損失更嚴重的一方隻能是印度。中印邊境地區争端是兩國綜合國力的較量,一旦爆發戰争,印度毫無勝算。
中印兩國是山水相連的鄰居,同時又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兩國國情存在許多相似之處。曆史上,雙方也曾因為邊境地區問題而爆發戰争,但是最終還是未能徹底解決問題。是以邊境地區争端的解決,不應該訴諸武力。
兩國沒有不可調和的深層次沖突,也沒有談判不了的大問題,最忌諱的是印度被别國利用。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開發中國家,擺在兩國面前最大的任務是發展經濟,提升綜合國力,為人民謀福祉,而不是卷入領土争端。
作為地區内有影響力的兩個大國,一個健康穩定的中印關系,不僅可以確定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而且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邊境地區安甯是兩國人民的共同期待,莫迪當局要認清目前的形勢,不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