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茶泡飯。
坐在日料店裡,看見菜單上有茶泡飯,就要開心起來,來一碗,來一碗。對于茶泡飯,幾乎是沒緣由的喜愛。

《深夜食堂》截圖
大概是看了日劇《深夜食堂》之後,就着了魔般愛上它。深夜出現的三姐妹每回都要點茶泡飯。一碗冷飯,澆上熱茶,海苔、蔥花、芝麻逐個添上。一個喜歡梅子,一個喜歡鲑魚,另一個愛加鳕子。
都是很尋常的食材,深夜吃起來,卻别有一番滋味。一碗平凡的茶泡飯,是我心中深夜食堂的最佳拍檔。
其實我原本就喜歡各種拌飯、泡飯。家裡如果炖雞,對于大塊硬朗的雞肉,我是不大關心的。相比之下,我更愛喝湯,泡着一碗黃澄澄的雞湯,能吃下一大碗米飯。
還有紅燒肉的湯汁泡飯,醬油拌飯,菜泡飯,根本是無拘葷素的。雪白的米粒吸收了滿滿的湯汁,搖身一變,滋味也變得豐富而綿長。一切好味的湯汁,都适合拌飯。或許,我是喜歡這種豐富而濃郁的味道。
那滋味淺淡的茶泡飯,是個例外吧。
△《深夜食堂》中的茶泡飯
從為數不多的記載裡究其來曆,茶泡飯似乎是一種清貧時候的無可奈何。茶泡飯在日本,起源于武士們行軍打仗時候的“路餐”。用熱茶泡飯,加上作料,就是一頓潦草的充饑飯。沒有太多的食材,也談不上了料理技巧,隻為最簡單的果腹之用。
後來,我看小津安二郎的電影《茶泡飯之味》,一部節奏緩慢的黑白片,講些日常的家庭生活。片中的茶泡飯,則增添了一些關于生活的隐喻:帶一點點苦,又多是平淡。一碗溫潤淺淡的茶泡飯,總有些人生的真味藏于其中。
江戶時代的俳句詩人小林一茶,也寫過茶泡飯,非常符合我對茶泡飯的想象:“誰家蓮花吹散,黃昏茶泡飯。”蓮花散落搭配上黃昏的場景,是關于日常生活的細膩與凄美。
其實在中國也有類似的做法。但無論是淮揚一帶的開水泡飯,還是上海菜泡飯,不過都是隔夜的飯,加了開水和剩菜拼湊在一起,将就對付一頓。若還能配上腐乳、醬瓜、榨菜、鹹蛋等小菜,就算豪華早餐了。
它的出現,總有些苟且将就的意味。生活的零碎與苟且的時刻,總不是什麼華麗閃耀的片段。但人生幽暗之多,又何止一碗茶泡飯呢。
中山中路上的日料店
現在,但凡遇到有茶泡飯的日料店,我都是要點上一碗的。我愛點梅子味的,還帶有一點清淡的幽香。甘肥的鵝肝壽司和刺身之後,需要一碗茶泡飯來收場。
這種對茶泡飯莫名其妙的忠誠,自己想來都有些感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