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山女工口述史:工廠中的房間全是年輕姑娘,三個女孩倒追一個男普工

我坐上南下的列車,是1997年5月的一天,那年我剛滿18歲。我沒考上大學,那年大學還沒擴招,考上大學等于跳出農門,比例非常低。我們這些沒能考上大學的人,除了到沿海一帶打工,似乎沒有太多出路。

這次南下,一共五個人,三個女孩一個男孩,我們年齡相差不多,那個男孩還是我同學,這次南下,我們是去投奔他姐姐。我們目的地在中山,同學的姐姐在寶元鞋廠上班,她說可以幫我們推薦工作。因為工廠忙,她大年初五就出發南下了。我們和家人過了一個元宵,才買票出發。

寶元廠很大,有幾萬名勞工,廠房整整齊齊,一共有幾十棟,一眼望不到邊。廠裡福利好,住宿條件也不錯,還有籃球場閱覽室和醫務室,發工資也很準時,不像别的工廠,不但要扣押身份證,還要押兩個月工資。綜合這些因素,寶元是很多打工者夢寐以求的工廠。

中山女工口述史:工廠中的房間全是年輕姑娘,三個女孩倒追一個男普工

同學姐姐那年春節回老家,向我們講述寶元廠的情況,眼睛裡亮晶晶的,很是自豪。聽她那麼說,我對寶元廠特别期待。沒有聯考之前,我也曾想過,萬一我沒考上大學,就到南方尋夢。當這一天真的到來時,還是百感交集。

那是我們第一次坐火車,大家都特别興奮。聯考落榜的悲傷已經成為過去式,我們要開始新生活了。我在心裡想象着,中山和寶元是什麼樣子的,憧憬着到了中山後,我能分到什麼部門,會做什麼工作。那時,我以為寶元已經向我們敞開了懷抱,等着我們去試工。

我們先到廣州火車站,然後轉車去中山。最後,在一個名叫三鄉鎮的地方下了車,三鄉有個裕元工業區,寶元鞋廠就是這個工業區内。三鄉雖然是一個鎮,但高樓大廈遍地,街頭商鋪林立,到處都有人來人往,那種繁榮景象遠遠超過我老家縣城。我一下就被熱氣蒸騰的南方生活迷住了,我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在中山紮下根來。

我們安頓好行李,同學姐姐在寶元工業區和我們見了面。原本以為,我們可以一起進裕元廠。結果,同學姐姐告訴我們,寶元正在招工,我和另外一個女孩可以進,但工招男工,她弟弟和另外兩個男孩,進不了廠。原本,她想請主管幫助,找人事部的走走關系,給點錢,打能關系,安排男孩進廠。

中山女工口述史:工廠中的房間全是年輕姑娘,三個女孩倒追一個男普工

這也是當年的一種普通現象。大部分工廠隻招女不招男,男工要進廠,就要靠關系,或者托人說情,交錢進廠。一年一個男孩進廠的費用是五百塊錢,相當于當年一個多月工資了,盡管如此,能花錢進廠也已經很不錯了。

同學的姐姐原也想走這條路子,結果,當時出了件事,廠裡人事部換了上司,新上司查舊賬,正處于關鍵時刻,下面的人不敢亂來。于是,花錢進廠的事一時耽擱了下來。同學姐姐也是春節後才得到這個消息,她本想打電話告訴我們,又怕澆滅我們的希望,再說,她覺得她弟弟遲早也要出門的,寶元不招工,還可以去别的工廠試試看。

突如其來的情況一下子讓我們懵了。商量之後,我們三個女孩決定先不進寶元廠,一起去附近工廠找找别的工作。那正是三來一補企業在廣東發展的黃金時期,工廠如雨後春筍般撥地而起,很多廠需要招人,尤其是春節後,人員更缺,但幾乎隻招女工,因為女工容易管理,不鬧事,做事又細心沉穩。正是以,有些廠有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三個女工可以帶一個男工進廠。

這個計劃很美好,但我們還是想得太簡單了。我們去工業區轉了一圈,又被現實無情打臉。原來,當時很多工廠雖然招人,也的确需要女工,如果你态度強硬,三個女工也可以提要求,帶一個男工進廠。可我們忽略了另一個事實,那就是當時,很多工廠招工時還有一條隐性條件,有區域歧視,比如我們是河南人,因為以前在工廠鬧過事,留下了不好印象,招工時,他們一律不招河南男員工。

中山女工口述史:工廠中的房間全是年輕姑娘,三個女孩倒追一個男普工

同學的姐姐安撫我們别着急,又勸我們幾個女孩子先進廠。然而,在找工過程中,我一心想讓我這位男同學進廠。堅持再找幾天,如果再過一周,還是找不到,我們就去進寶元。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我們在白石村的一家鞋廠看到了轉機。那家名叫嘉運的鞋廠,招聘保安,我那位同學雖然沒當過兵,但身高體壯,是個當保安的好料子。最重要的是,負責招人的保安隊長,和我們是一個市的人,就更多了一份親近感。他知道,河南男孩子在當地不好找工作,更有心幫我們。

嘉運也招工廠中的房間普工,我們幾個女孩也可以進去,但我這位同學不讓我們進嘉運。雖然嘉運也是鞋廠,而且規模也不小,好像在近千人呢。但這家鞋廠是從寶元接單的小工廠,當時這類接外發訂單的小工廠,在珠三角多不勝數。

最後,我們又回去了寶元。進廠很順利,填表辦廠牌分宿舍。第一天上班,卻沒有去工廠中的房間,而是去教育訓練室,講企業文化,講各種規章制度,也講寶元的遠景規劃。雖然是教育訓練,也算上班,可以拿工資的。通過這次教育訓練,我們對寶元更有信心了,幸好聽同學的勸告,沒去嘉運。

中山女工口述史:工廠中的房間全是年輕姑娘,三個女孩倒追一個男普工

教育訓練完後,我們幾個女孩分到了不同的工廠中的房間。寶元生産的鞋子,大多是世界著名品牌。我坐在工廠中的房間裡,想着,這些鞋子最後被運送到國外,心裡頓時有了一種自豪感。雖然工資還不錯,但鞋廠不同于電子廠,工作很辛苦,大約過了兩個月,和我們一起來的一個女孩,受不了高強度的工作,提出了離職。

廠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走到工廠中的房間,放眼望去,全是年輕女工。那時,我們離開家鄉,想家太正常不過,工作又不輕松,男女同僚在一起,自然而然産生了感情。隻不過,那時的感情很脆弱,幾乎很少有長久在一起了。有時,談了半年,又分了手。提分手的,總是男員工。原因也正常,女工太多了,物以稀為貴,即使男孩子長相很普通,隻要想談戀愛,也不愁女朋友。聽說五廠有位男普工,相貌并不出衆,但能說會道。同時,有三個女孩主動追求他。

這不隻是寶元廠特有的現象,其他工廠也大同小異。我那位同學,在嘉運廠當保安,更是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他本人長高大,又有幾分英武之氣,赢得了很多女孩的喜歡。一個人原本是正真的,但誘惑太多時,他難免會産生各種想法。保安同學也是如此,聽說嘉運廠有女孩主動給他寫情書,他和她談了幾個月,又分手了。新朋友是寶元三廠的一位陝西女孩子,而且還是個文員。文員對當時的我們來說,是個特别羨慕的好職位。

中山女工口述史:工廠中的房間全是年輕姑娘,三個女孩倒追一個男普工

這位文員一放假就去找我那同學,每次去都帶上一大包零食。記得有一回,勞動節還是什麼日子,我們好不容易都放假了。我們幾個一起南下的人,相約聚一次。同學還叫上了他女朋友。吃了飯,又計劃去爬山,白石村有座山,名字我已經想不起來了。我記得,到了山頂,可以看到珠海。

這次聚會看似普通平常,但登頂望遠的經曆,對我内心産生了比較大的震動。我是一個有過許多夢想的女孩,可是,難道,我真的滿足于當一個普通勞工嗎?再然後,在廠裡遇到一個男孩,或者再過幾年回到家鄉,和人相親,結婚然後生子,這一生就像老一輩人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我不想過這樣的生活。正是從那天起,我在心裡給自己作了一個規劃。

規劃分一年和五年,一年内實作從女普工到文員的轉變,五年内當上一個管理人員。相應地,我開始了瘋狂地學習。我把全部身心撲在了工作上,從鞋材的規格尺寸顔色,到制鞋的整個過程,品質管控,甚至鞋子出廠到哪個地方最多,隻要是與我們生産的鞋子有關的事情,我都想了解。

雖然我不是大學生,但當年能念高中,也是不錯的學曆,尤其在工廠,女員工中還是不大。為了學習,隻要同僚有需要幫忙幹的事,我總搶着去做。久而久之,大家有事不想幹,都會喊我去做。我成了工廠中的房間的一名雜工,卻樂此不疲。隻有你深入進去,你才會發現更多,收獲更大。在工廠中的房間當“雜工”一年多來,我的成長最迅速。正是這段積極,我在一年後的一次内部招聘中,成功應聘,成為一名助理,雖然不是文員,但與我的規劃也相差不多。

中山女工口述史:工廠中的房間全是年輕姑娘,三個女孩倒追一個男普工

我在寶元打了五年工,另一位一起南下的女孩在寶元幹了十年,幾乎把生命中最寶貴的青春給了寶元。不過,寶元也會回報我們。這位同鄉女孩2010年回了老家,開了一家小作坊式的鞋廠,最開始那幾年,生意很好。這幾年雖然差了一些,但在我們老家,也算是高收入了。

在嘉運當保安的同學,談了幾任女朋友,最終和老家一個女孩子結了婚。結婚當年就回到老家,從此再也沒有出來。有一年回家,我們在鎮上碰到,我問他情況,他閃爍其詞,後來才知他過得并不好。先是養雞,虧了本,又來去幹建築,雖然單價高,但幹一天玩三天,算下來,也就不高了。而且,建築行當太累,人容易衰老。分别前,他感歎道,真懷念以前在中山打工的日子,也真敬佩你,如果當時能有你一半努力,也不至于像今天這樣。

我離開寶元後,去了另一家鞋廠,隻有二兩千人的小廠。最開始,從主管幹起,一年後,升任為工廠中的房間經理。三年後,總經理直接提撥我為特助。我的出差機會也多起來,在成為特助的第二年,還去國外出了一次差。這些都是我南下之前從沒想到過的事。

中山女工口述史:工廠中的房間全是年輕姑娘,三個女孩倒追一個男普工

在這家工廠,我還認識了我老公。他是重慶人,比我小兩歲,但他來中山的時間比我還早。他學曆不高,隻是國中生。我喜歡他,因為他的上進。他家境寒微,當初來中山,被查過暫住證,送去做過苦勞力。但他不屈服于命運,曾經為了找工作一天隻吃一個饅頭,渴了就喝自來水。苦心人天不負,他終于進了鞋廠,從雜工開始幹起,一步一步往上爬,線長、主管、經理,每一步都很踏實。我們認識三年後,結了婚。過了一年,又在中山買了房,從此算正式定居在中山了。每年過年,仍然會回河南。

前幾年,工廠不景氣。鞋廠生意不好,我們仍在堅守,我相信,走過迷霧了,一定會有光明。就好像我的打工之路,不管以前經曆了多少辛酸苦楚,但現在想起來,仍然有一絲絲的甜味。

本文口述者陳曉麗,河南南陽人,1997年南下打工,如今定居中山坦州,從事鞋業工作。上世紀90年代是讓人懷念的黃金時代,歡迎投稿,講述你的打工故事。請通過頭條号發私信,與胖爺聯系。私信投稿或者講故事者,兩天内必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