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午夜牛郎》:一部生于亂世的經典之作閃回鏡頭的隐喻:不斷的閃回鏡頭,對劇情推動的起到4種關鍵性作用電影人物的變化:在"一生一死"的背後,是破碎的現實和殘存的希望情節推動的象征:2種高明的叙事手法,讓整部電影笑中有淚

70年代的美國電影進入了一段至今無法被超越的"傑作期",那是一個集合了《發條橙》、《法國販毒網》、《教父》、《唐人街》、《計程車司機》、《安妮霍爾》等經典之作的年代,也是《星球大戰》、《大白鲨》等開啟新紀元作品的年代。

那段時間的美國同樣風起雲湧,動蕩的時局、爆發的醜聞(水門事件)、激增的人口等大事件為電影制作者們帶去了源源不斷的靈感——他們對這個時代有想法、有意見,需要通過電影向全世界傳遞出去。

但今天要聚焦的是為這段"百花齊放"作出鋪墊的60年代末期,那是一個肯尼迪和馬丁路德金相繼遇刺、美國增兵越南、随時爆發各種政治謀殺的年代,也是一個美國宇航員漫遊地球軌道、随後登陸月球的年代——接踵而至的意外和政府花巨資營造世界大國等現象使得這一代人對美國政府逐漸失望甚至絕望,他們視政治為政治家的把戲、國家為當權者的遊樂場,他們就是傑克凱魯亞克筆下著名的"垮掉的一代"。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與此同時興起的是各種民權運動——婦女解放運動、黑人權利運動、反越戰遊行、反同志歧視遊行......1969年發生了震驚世界的"石牆事件"——同志者和警察爆發大規模的當面沖突。同年,一部X級電影《午夜牛郎》問鼎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影史唯一,迄今為止。

《午夜牛郎》:一部生于亂世的經典之作閃回鏡頭的隐喻:不斷的閃回鏡頭,對劇情推動的起到4種關鍵性作用電影人物的變化:在"一生一死"的背後,是破碎的現實和殘存的希望情節推動的象征:2種高明的叙事手法,讓整部電影笑中有淚

其實這部電影的英文原名直接翻譯過來是"半夜的牛仔",有些地區用的也正是這個譯名。"牛仔"象征着一種美國精神的變遷,這樣了解就會更直接地觸碰到這部電影的核心——一個時代的消亡,一種假象的幻滅。

接下來就從閃回鏡頭的隐喻、電影人物的變化、情節推動的象征這3方面入手,詳細分析這部今天回看仍為之震撼的經典作品。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閃回鏡頭的隐喻:不斷的閃回鏡頭,對劇情推動的起到4種關鍵性作用</h1>

大量運用短鏡頭閃回,是《午夜牛郎》這部電影的一大特點。主人公面對突發事件的時候,睡覺做夢的時候,以及陷入思考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從前經曆的種種。在Joe的回憶中經常出現兩個女人:一個是最後瘋瘋癫癫的情人,一個是對自己做過很多莫名其妙的事的祖母。而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夥伴,也會時不時出現在主角的夢中——扮演一個格外顯眼的旁觀者。這些閃回鏡頭構成整部電影的同時,給觀衆也造成了不小的觀影難度,就像《穆赫蘭道》那種"先夢後現實"的情節順序,讓人不得不重複觀看進而找到串聯起整部電影的關鍵性資訊。

《午夜牛郎》:一部生于亂世的經典之作閃回鏡頭的隐喻:不斷的閃回鏡頭,對劇情推動的起到4種關鍵性作用電影人物的變化:在"一生一死"的背後,是破碎的現實和殘存的希望情節推動的象征:2種高明的叙事手法,讓整部電影笑中有淚

通過将一個又一個閃回串聯起來,可以發現主人公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托付給祖母養育。而祖母的肆意撫摸,則造成Joe對老女人有着不可名狀的依賴和迷戀(關于這一點,也有影評人認為是造成後面Joe面對年輕美貌的女子硬不起來的原因)。除了裸體、灌腸等匪夷所思的畫面,小小年紀的Joe整日與電視機為伴也是一個極為關鍵的資訊——這不僅是孤獨的象征,也是Joe對這個世界建構最初印象的唯一外界來源。

在資訊發達的今天,人們知道媒體、電視這些會有意無意地搭起一座看不見摸不着的資訊繭房,而且會時時刻刻影響着一個人的判斷和思維模式。通過這個細節也可以推斷出,電影一開頭主人公莫名激情膨脹地要奔向紐約的主要原因——電視裡的紐約,從來都是那麼令人着迷、心馳神往。

電影開始不久,男二号就把主人公騙得很慘,慘到最後連房租都交不起、東西都被旅館主扣押。兜兜轉轉之後二人再度相遇,主人公在男二号破敗的房子裡睡覺的時候又夢回過往,圍觀的人群中居然看到了男二号的身影。這樣的情節設定可以用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去诠釋,是主人公渴望自己不堪回首的過去被知道、被參與的一種潛意識投射。但夢中的男二号看起來卻面目猙獰,說明此時此刻Joe并沒有放下對他的戒心和猜疑。"随便"且輕易地一個陌生人帶入自己回憶性的夢中,男主的孤獨由此可見一斑——"孤獨"也是他貫穿整部電影(自己的整個人生)的行為動機。

《午夜牛郎》:一部生于亂世的經典之作閃回鏡頭的隐喻:不斷的閃回鏡頭,對劇情推動的起到4種關鍵性作用電影人物的變化:在"一生一死"的背後,是破碎的現實和殘存的希望情節推動的象征:2種高明的叙事手法,讓整部電影笑中有淚

Joe欣喜若狂地奔向紐約,在大街上一次又一次和看起來穿着華麗的貴婦用同樣的說辭搭讪:

"請問您知道自由女神像怎麼走嗎?"

卻再被路人甲嘲弄一次後被路人乙帶進了自己的進階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并在事後知道這是一位進階妓女——自己從牛郎變成了客人,不僅分文未得還倒搭進去20美金。在這種一次次受挫的經曆後,Joe的夢境中不斷回溯自己和瘋癫女友的過往,那不堪回首的往事一點點在夢中重制,直到電影最後他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并非"魅力四射",而隻是一個渴望用身體獲得溫暖、在短暫的交往中找到存在感的可憐人。

在電影中,每當Joe遇到不順心或想不開的事情,似乎"夢"會給予他全部的答案,也承載了他絕大部分的心靈寄托。

《午夜牛郎》:一部生于亂世的經典之作閃回鏡頭的隐喻:不斷的閃回鏡頭,對劇情推動的起到4種關鍵性作用電影人物的變化:在"一生一死"的背後,是破碎的現實和殘存的希望情節推動的象征:2種高明的叙事手法,讓整部電影笑中有淚

紐約的這場"逐夢之旅"讓Joe的美國夢破碎的同時,在不斷下意識在夢中回溯過去的過程中,他逐漸學會面對真實的自己和童年陰影。那些碎片式的夢,其實恰如主人公原本散落四面八方的靈魂碎片,就像《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一樣,将自己的靈魂大卸八塊分裝在不同的魂器之中。

其實作實中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人、物或事情承載着不為人知的過往、不願提及的回憶,那些就像"魂器"——完整了每個人的人生和靈魂。而在《午夜牛郎》這部電影中,每一段夢境的出現即意味着Joe的靈魂再一次趨于完整,直到最後他脫下花哨浮誇的牛仔服,換上了正常得體的體恤衫,在通往弗洛裡達的公共汽車上自然而然地摟住自己已經咽氣的好朋友。

以上,就是由"夢"構成的閃回在《午夜牛郎》這部電影中所起到的作用。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2">電影人物的變化:在"一生一死"的背後,是破碎的現實和殘存的希望</h1>

《午夜牛郎》的男主角由性感女神安吉麗娜·朱莉的父親飾演,而男二号則是憑借《畢業生》聲名鵲起的達斯汀·霍夫曼。這部電影所采用的的人物出場方式在當時來看,也是較為大膽的嘗試——不交代人物的前塵往事,将所有的故事順着時間線講下去。男一号的過往觀衆可以從碎片式的夢中獲得關鍵性資訊,而男二号的從前隻有隻言片語供觀衆揣度。

但在整部電影的情節叙事上,二者無論是出現在紐約的時間還是賴以生存的方式,甚至連最後的結局都是在預示同一個階級的兩種命運。

《午夜牛郎》:一部生于亂世的經典之作閃回鏡頭的隐喻:不斷的閃回鏡頭,對劇情推動的起到4種關鍵性作用電影人物的變化:在"一生一死"的背後,是破碎的現實和殘存的希望情節推動的象征:2種高明的叙事手法,讓整部電影笑中有淚

男一号的牛仔服幾乎占據了95以上的服化道具,而男二号的西裝革履卻隻在第一次對Joe行騙的時候才出現過。從這一層面來說,主人公是直到電影最後才徹底放棄了虛無缥缈的"紐約牛郎夢",而男二号則是早早地就無法在這個繁華都市遊刃有餘地活下去。

在電影中,Joe被騙後的語言和行為是否影響到了男二号的"行騙事業"?關于這一點,電影沒有任何的提示和交代,但從時間線上來看,确實從那以後男二号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拮據。出去偷食材為Joe做飯,給Joe出主意,沒事幻想一下二人今後的美好生活......成了男二号生活的全部内容。

而Joe的衣服也從一開始的閃閃發亮逐漸變得黯淡無光,這不僅在形式上貼合了主人公事業的不順利,也暗示了他對紐約的失望以及逐漸變得清醒自知。

《午夜牛郎》:一部生于亂世的經典之作閃回鏡頭的隐喻:不斷的閃回鏡頭,對劇情推動的起到4種關鍵性作用電影人物的變化:在"一生一死"的背後,是破碎的現實和殘存的希望情節推動的象征:2種高明的叙事手法,讓整部電影笑中有淚

在電影中,兩位男主角都有斷崖式的健康狀況變化,一個是從健康到瀕死(最後真地死了),一個是從遊刃有餘到莫名不舉。這種安排不僅是電影情節的推進需要,也是從側面反映出二者的思想變化。

原本的男二号就像一個生活在紐約的邊緣人,靠坑蒙拐騙過着自己朝不保夕的日子卻也樂在其中。但Joe的出現讓他變得溫情,同時也燃起了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可人們都知道,老鼠隻屬于下水道,陽光下的世界從來都不屬于他——這也是這個人物到死也沒見到弗洛裡達的陽光一眼的根本原因。

而主人公Joe一直對自己的魅力和性能力保持着極高的自信,但在面對好不容易上門的生意,而且是個大美女的時候他卻不行了。有論調說這時的男主已經變成了gay,但其實這個角度之外,還有兩種了解方式可以诠釋:一是他内心深處一直以來的自信隻是建立在老女人身上,這一點從閃回中的祖母和結局十分不美好的女友身上便可一探究竟;還有一點就是這個時候他已經對自己一直以來的追求産生了動搖和懷疑,這在電影情節中就展現為,有那麼一段時間他對字謎遊戲的興趣,遠遠大于對眼前美女的興趣。

《午夜牛郎》:一部生于亂世的經典之作閃回鏡頭的隐喻:不斷的閃回鏡頭,對劇情推動的起到4種關鍵性作用電影人物的變化:在"一生一死"的背後,是破碎的現實和殘存的希望情節推動的象征:2種高明的叙事手法,讓整部電影笑中有淚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3">情節推動的象征:2種高明的叙事手法,讓整部電影笑中有淚</h1>

串聯起整部電影的情節并加以梳理後會發現,很多反差的背後都極具諷刺意味。Joe在繁華的街道被騙,在上流的場所被打,但在邊緣人物聚集的party上卻成功攬到一門生意——這本身就是對Joe這個人物的社會性質進行了定義和暗示。紐約有兩面,Joe不屬于陽光,隻配得上陰影。

還有就是男二号的反差,做壞事的時候活得不算好但也自得其樂,可當他的生活看起逐漸走向正軌,整個人也變得更加溫情的時候,緻死的疾病卻在第一時間找上門。而且在電影中,男二号的"看門絕技"也是露過一手的——擦皮鞋。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凳子上就坐滿了一排人排隊等着。為什麼他不靠這個營生?從隻言片語的回憶中可以看出,他的父親就做了一輩子皮鞋匠,最後似乎也是死于這個職業帶來的負面影響。

回避童年,是他投機取巧不靠穩定正經營生度日的主要原因。這也是他和Joe惺惺相惜的最根本原因——他們是一路人,都有着破碎的靈魂,同樣需要溫暖的陪伴。

《午夜牛郎》:一部生于亂世的經典之作閃回鏡頭的隐喻:不斷的閃回鏡頭,對劇情推動的起到4種關鍵性作用電影人物的變化:在"一生一死"的背後,是破碎的現實和殘存的希望情節推動的象征:2種高明的叙事手法,讓整部電影笑中有淚

好萊塢電影常用的進階妓女形象,但主人公卻無從知曉

整部電影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兩個反轉就是開頭不久的進階妓女和電影最後信教的基佬——一個拿走了Joe兜裡的大部分錢,一個因為自己的錢挨了一頓揍。

說這樣的情節反轉在"意料之中"是因為進階妓女出現的街道以及裝束,還有遛的狗和遛狗時的表現都可以說明問題,電影中這個人物幾乎囊括了那個年代所有的進階妓女的特征,甚至連臉上的妝容都十分明顯。但很遺憾,主人公沒認出來,這也是導演從另一個角度诠釋這個從德州到紐約的牛仔是如何"沒見過世面"的。

而最後的信徒基佬出現的時機也十分湊巧,恰好主人公在不久前有過一段關于信徒基佬的不堪回憶,恰巧自己的朋友在這個時候又需要大量的金錢治病和買車票。面對陌生人的小心翼翼和變味的溫情,這次的Joe終于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并為之付諸了行動。

《午夜牛郎》:一部生于亂世的經典之作閃回鏡頭的隐喻:不斷的閃回鏡頭,對劇情推動的起到4種關鍵性作用電影人物的變化:在"一生一死"的背後,是破碎的現實和殘存的希望情節推動的象征:2種高明的叙事手法,讓整部電影笑中有淚

暗指那是一個信仰都無法拯救的年代

一切的一切——光鮮亮麗的街道和破敗不堪的拆遷樓,從未出現的自由女神像成了挑逗性的暗語,燈紅酒綠充滿迷幻的嬉皮士聚會,電視訪談裡直言不諱的老女人們......導演用一台跟随着牛郎的錄影機,向觀衆展示出那個年代真實的美國,以及繁華異常的紐約究竟有着怎樣的不堪和混亂。

奧斯卡向來都是美國實況的風向标,這一點在曆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中都可以找到佐證的論據。最明顯的莫過于當年擊敗《肖申克的救贖》和《低俗小說》的《阿甘正傳》,以及今年沖出亞洲登頂奧斯卡的《寄生蟲》。

《午夜牛郎》:一部生于亂世的經典之作閃回鏡頭的隐喻:不斷的閃回鏡頭,對劇情推動的起到4種關鍵性作用電影人物的變化:在"一生一死"的背後,是破碎的現實和殘存的希望情節推動的象征:2種高明的叙事手法,讓整部電影笑中有淚

而《午夜牛郎》這部電影當年之是以被評為X級,和電影本身的情節關系不大,更多的是其表現的主題和揭示的社會意義。但就像改為R級才成功上映的《發條橙》一樣,很多時候隻有這些看似"髒亂差"的情節,才具有最露骨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