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決“停車難”、實施“暢通”工程!惠東港口堵車将這樣解決

作者:南方都市報

南都訊 記者黎秀敏 通訊員黃少卿 王熙慧 葉衍達 如今,港口度假區已成為惠州旅遊的“新網紅”,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港口度假。這個小鎮在濱海旅遊産業優化更新有哪些重點規劃呢?以往遇到的堵車問題怎麼破?10月29日,惠東縣舉行了“積極謀劃發展海洋經濟,打造宜居宜業宜遊濱海特色旅遊風情小鎮”新聞釋出會。南都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港口度假區較好完成了各項目标任務,将優化道路交通基礎設施,進一步搶抓“雙區”建設機遇,推動港口旅遊産業提檔更新。

解決“停車難”、實施“暢通”工程!惠東港口堵車将這樣解決

旅遊産業蓬勃發展

年旅遊人數預計達120萬人次

港口度假區位于惠東縣稔平半島最南端,三面環海,常住人口約2萬人,海域面積約100平方公裡,海岸線長達21.7公裡,陸地面積24平方公裡。

濱海旅遊資源是港口最大的優勢,這裡不僅有奇景雙月灣、近300年曆史的古炮台、晨觀日出的東山海、休閑垂釣的小星山、充滿沖繩風情的淺澳灘、海上絲路節點針頭岩、網紅打卡勝地礁石酒吧、香港味道的茶餐廳,這裡還有五個“國字”招牌:全國唯一海龜自然保護區、國家一級群衆漁港:港口漁港、國家一類碼頭:大澳塘、全國文明機關:港口英雄民兵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惠東漁歌。

就是這樣一座濱海小鎮,有着潔白的沙灘,翠綠的森林,碧藍的大海,多姿的礁石,迷人的小島,穿梭的漁舟,構成了動靜交融的南海漁港風光獨特景緻,每年吸引近百萬名遊客前來度假,觀賞領略雙月灣之美。

釋出會透露,今年1-9月,全區完成稅收收入1.28億元,同比增加50.7%(其中縣庫收入5110萬元,同比增加56.5%)。遊客接待量約100萬人次,年旅遊人數預計達120萬人次。

解決“停車難”、實施“暢通”工程!惠東港口堵車将這樣解決

解決旅遊發展的三大問題

提升吸引物、便利度、通達性

2021年,港口度假區着力畫好旅遊發展的三大“同心圓”:吸引物、便利度、通達性。

南都記者從釋出會獲悉,港口度假區将全力開展慢行道、綠化景觀以及服務設施等三大系統工程,進一步打造濱海綠道慢行系統等公共設施;通過雙月灣觀景台改造、休閑漁港兩岸整治、圩鎮風貌管控提升、國家級海洋牧場建設、牛頭嶺休閑公園打造等五大旅遊産業提檔更新工程,進一步提升港口濱海旅遊形象。

主動迎接山海關聯效應,全力打造具有民俗風情的濱海旅遊特色品牌。同時,全力壯大海洋經濟産業,大力發展帆船、沖浪、快艇、遊艇等高端海上運動項目。此外,在規範旅遊市場秩序方面,加強對于餐飲企業的管控,持續開展全區旅遊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提高遊客的旅遊體驗感。

港口近年來接待遊客數量越來越多,這必然也對港口的道路交通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照“修路抓項目、提效抓隊伍”的工作目标,港口下來應如何優化道路交通基礎設施?

港口度假區黨工委委員張鴻偉對此回應,将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道路交通基礎設施:抓好停車秩序長效管理,解決“停車難”。一是加快補齊民生基礎設施短闆,推動公共停車場工程早日建成。二是計劃引入惠州機場城市候機樓,給遊客帶來便捷、高效的出行體驗。三是适時在特定區域劃定停車格,招聘第三方公司進行管理,切實滿足遊客停車需求。四是打造智慧停車場,通過安裝地磁感應(停車誘導),連接配接進入停車場的智能手機,建立一個一體化的停車場背景管理系統,實作停車場停車自動導航、線上支付停車費的智能服務,全面鋪設全自動化泊車管理系統,合理疏導車流。

另外,實施港口版“暢通”工程。一是加快推進縣道X213線港口段更新改造工程,切實改善港口道路交通環境。二是對全區交通辨別牌進行調整優化,位置設定不合理、牌面訓示不清、規格不符合國家标準的辨別牌進行改造、更新、拆卸,精細化道路交通管理,提升港口文明形象。三是加強對主幹道各大路口的交通管控,緩解小車在路上随意掉頭、轉彎而引發的交通擁堵情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