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時的記憶——黃騾子的故事

兒時的記憶——黃騾子的故事

合作社那時,我們家分了一匹黃色騾子,爺爺家的是黑色騾子。黃騾子是公馬騾,比較溫順,一般不踢人;黑騾子是母馬騾,特别調皮,時刻得提防它會飛起一腳。

黃騾子雖然溫順,但很犟,脖子上力氣很大。我牽着它去河裡飲,可它就是不走。幼小的我卯足了勁,拽得我差點兒睡到地上了,可它還是巋然不動。我最後拿着鞭子要打,它就把腰一彎,還是不走。

我又急又氣,卻實在沒辦法。去一趟河灣最少也得半個多小時,再加上牲口不走,就更費時間了。

我常常飲罷牲口往家趕時,妹妹去學校已經走得好遠了。我們分工:我飲牲口,她洗鍋,我常常慢半拍。

黃騾子脾氣耍夠了,才就好好走路了。

苦于牽着它不走,後來我就想辦法騎上。可是,我實在太小了,平地上根本夠不着。站到驢槽上才能騎上,可是,又出不了圈門。隻好到路上找個高點的埂子騎上。來到河灣泉邊,飲罷再找個高埂子騎上。

我騎着溫順的黃騾子,走起路來輕松自如,感到棒極了——省時省力。

爺爺騎着調皮的黑騾子,時不時摔到地上,可他也不怕,幾次三番,最後還是騎上了。

我們爺孫兩個就這樣騎着騾子來去河灣。

騎上黃騾子,它很聽指揮,乖乖地走路,不再像牽着那樣淘氣了。

記得一次,我們姐妹三人去飲黃騾子,我們三個使勁拽也沒用,它站得穩穩的。三個小屁孩,力氣小,也沒多少重量,它把頭一甩,掙脫我們跑了。

跑到莊稼地裡,就把糧食糟蹋了。爸爸請來好幾個幫手,大家拿着繩子,布下天網。好不容易才将奔跑的黃騾子捉拿歸案。

我們實在很害怕它的這一招,我常常來去騎着它,可是總是膽戰心驚,生怕它一不高興趁我在地上時,逃之夭夭。

耕地時,黃騾子力氣很大,爸爸做的偏擔:一側毛驢,一側騾子,騾子拉得重好多。

黃騾子給我們做了好多:耕地、磨面、拉車。動物也很通人性,時間長了就有感情。記得後來抽簽分到别人家了。

他們牽走以後,有好幾次我發現它跑來轉娘家,我心中有一萬分的不舍,隻能撫摸着它說說心裡話,可它終歸得回去。

拉上嘟嘟,騎上嘟嘟。

由飲騾子想到:當我們做事情一種方法不通時,何不換種方法?當我們一條路上走不過去時,何不另辟蹊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