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雲縣幸福鎮幸福村傣族寨民族特色示範村,隻見一幢幢具有傣族建築風格的磚混“小洋樓”格外醒目,寬闊的村、組、進戶硬闆路網絡般交錯相通,機車、小轎車、微型車、拖拉機穿梭在硬闆路間。沿路而行,反映傣族生産生活場景的彩繪牆,讓人體味着傣族人家的别樣風情。
幸福村傣族寨民族特色示範村建設項目于2018年10月啟動,2019年4月完成全部項目建設。項目主要實施農場河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項目1項,建立自然村内道路硬化4千米,建設民族特色村寨寨門1件,對53戶傣族特色民居房進行傣族特色改造(其中示範戶10戶),安裝具有傣族特色的太陽能路燈20盞,改造建設民族文化活動場地400平方米,改造民族文化活動室及購置配套設施,實施村容村貌整治1項,建設民族特色村寨辨別牌1件。
幸福村村民小組長施德高介紹,在實施民族特色示範村(項目)建設以前,寨子道路非常狹窄,一輛微型車與一輛機車相遇都不能錯開,通過項目改造以後,道路寬敞了,可以并行兩輛微型車。如今,建起了非常漂亮的寨門,家家戶戶的房屋也都改造好了。他相信,傣族寨今後會變得越來越漂亮,傣族群衆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幸福。
“通過實施民族特色示範村項目,整個村子的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善。天氣晴朗的晚上,男女老少都會聚集到寬闊平整的活動場所,敲響象腳鼓、跳起傣族舞,唱響民族團結之歌,表達對共産黨的感恩之情。”幸福村黨總支副書記陳明清高興地說道。(王應良 郭興筌 編輯 廖雲芝)
【來源:臨滄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