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随着鄉村振興步子的有力推進,一批批年輕的創客帶着思想、資金、規劃前往鄉村,在廣闊的鄉村尋找和開辟屬于自己的天地。他們的到來,給鄉村帶來了新氣象、新理念,為村民創造了新機遇,他們前衛的工作習慣、生活方式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周遭的村民。釋出現推出“村裡來了新鄰居”欄目,帶您了解這些創客如何用創新思維改變鄉村傳統的生産、生活方式,為鄉村發展注入新的能量活力,讓村民過上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
正在打門球的傅炳松老人
“咚!好球,撞杆······”10月20日,在大洲鎮門球場,該鎮獅子山村村民傅炳松手握門球杆,氣定神凝揮杆。小小門球不斷翻滾,完美撞杆,迎來球友一陣贊歎。
傅炳松老人是大洲鎮老年門球隊的一員。他之前的生活,除了完成家務,就是搓麻将、打撲克、看電視,有點無聊和空虛。後來,傅炳松報名加入了門球隊,單調的老年生活由此變得豐富起來。現在,隻要一有空,傅炳松就會約上三五個要好的球友,打上三四局。大家時而激烈比賽,時而閑話家常,關系十分融洽。“打門球既鍛煉腦力,也鍛煉身體。我們有些球友之前身體還有點小毛小病,玩了門球以後氣色越來越好,看着年輕。”傅炳松滿面春風。
如今,大洲鎮越來越多的老人像傅炳松一樣放下了手中的麻将、撲克,玩起了門球,原本單調乏味的生活正變得健康而豐富,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一可喜的變化源于一位熱心的退休老幹部——李生海。
說起李生海,當地人都豎起大拇指。退休後,他回到大洲鎮滄州村生活。了解到村中老人文化生活匮乏、單調,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區老年體協的支援下,李生海把門球運動引進村裡,在村裡組建了門球隊。球隊剛成立時,村民經常來球場觀戰。看着看着,大家發現,這些打球的老人不僅精神矍铄、思維活躍,而且着裝合體大方,不時還能外出交流比賽。時間一長,參與這項運動的人越來越多。“最多的時候球隊有20多人,參與過的人更多些。大家鄉裡鄉親的一起練球、比賽,彼此交流也多了,鄰裡關系也更加融洽。”李生海說。
門球運動讓村裡的老人着實體驗到了不一樣的老年生活。大家隔三差五聚在一起切磋球技、外出訓練,結交到了更多朋友,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滄南村的傅仕銘老人現在既是門球運動的推廣者,也是受益者,“以前整天呆在家裡沒有目标,現在一有機會就想跟大家出去參加門球比賽,到處看看,生活也有了寄托。”
小小門球,打出了精彩夕陽紅!如今,在大洲鎮黨委政府和區老年體協的支援下,大洲鎮門球場得到改造翻新,300平方米的球場在夜間和陰雨天都可以正常使用,可以舉行小型門球賽事,并向周邊群衆免費開放。
策劃 丨周志賢 餘慧仙 朱正炜
文字丨臧誠
圖檔丨邵秀清
編輯丨臧誠 餘慧仙
都是對衢江釋出的鼓勵和支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