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最近的熱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第一爐香》天天見。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前有對選角的心塞,後有對服化道的不滿。

更有小夥伴看了電影後直言:女主的服裝簡直就是“民國鄉村愛情”配置。

真的很不葛薇龍,亦或是張愛玲。

畢竟作為民國時尚達人的張愛玲,在小說《第一爐香》中對服裝的描述一直不吝筆墨:

她穿着南英中學的别緻的制服,翠藍竹布衫,長齊膝蓋,下面是窄窄的褲腳管,還是滿清末年的款式;

然而薇龍和其他的女孩子一樣的愛時髦,在竹布衫外面加上一件絨線背心,短背心底下,露出一大截衫子,越發覺得非驢非馬...

尤其喜愛旗袍:

那件品藍閃小銀壽字織錦緞的棉袍上已經燒了一個洞;

睨兒依言尋出一件姜汁黃朵雲绉的旗袍;

薇龍那天穿着一件磁青薄綢旗袍...

有時還會把天色比作衣服,飄渺的意向美瞬間就具象化了:

那時天色已經暗了,月亮才上來。黃黃的,像玉色緞子上,刺繡時彈落了一點香灰,燒糊了一小片...

但怎麼都想不到,電影中葛薇龍的服裝卻毫無單純從文字中就可“看到即想到”的美感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但要說劇組沒用心,或者不舍得在服裝上花錢?那就錯了。

畢竟他們請來的設計師——和田惠美,真的是業界金手指一般的存在。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可能會有小夥伴問:和田惠美又是哪路大神?

羊來給大家做個解答

和田惠美雖然是一位來自日本的設計師,但她在華語電影圈内的存在感其實不小。

不光和于仁泰、張藝謀等知名導演合作,而且所獲得的獎項也全都非常能打。

早在1985年就憑借電影《亂》獲得了奧斯卡獎最佳服裝設計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亂》

參與的華語電影《白發魔女傳》和《英雄》。

更是兩度斬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白發魔女傳》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英雄》

2010年更是擔任了第15屆釜山電影節新浪潮單元評委,是以被很多人稱為亞洲電影界“第一服裝指導”。

(溫知識:和田惠美和哥哥張國榮也是好友,當年張國榮籌拍自己導演的新戲《偷心》,和田惠美就答應在他首次執導的電影中做美指,但最終電影還未拍,哥哥就先走了,影片也就此擱淺...)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中間:和田惠美

但這麼一個包攬如此多獎項的神仙,怎麼在《第一爐香》裡就下凡了呢?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原因其實在她以往的學習經曆和作品裡就能看得到。

和田惠美原本學習的并非服裝設計,而是西洋畫,是以她對色彩的運用非常大膽。

并且,她最初是為舞台劇設計服裝的。

在舞台劇中,服裝其實是貫穿戲劇的一種“隐形”道具,需要設計師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隐喻能力,來以服裝傳達戲劇情感資訊、劇情走向的氛圍和立意。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因為這些大前提存在,是以和田惠美更為擅長的設計具有明顯特征:

風格化的意向設計、極緻的色彩運用。

而為她拿下奧斯卡最佳設計獎的電影《亂》中的服化道,就恰好是她的強項。

色彩張力十足;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同時也用服裝傳達出了很強的視覺故事走向&情緒對比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還有她初來華語電影圈、并打下華語電影圈名氣的作品《白發魔女傳》中的服裝。

同樣也是突破正常的大膽、魔幻形式設計。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練霓裳源于自小由母狼帶大的天然野性;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含笑斃人的妖性...從服裝就表現完全。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後來在2002年與張藝謀導演合作的《英雄》中。

她的設計風格恰好也與導演希望在電影中凸顯的寫意&恢弘等構思一拍即合。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服裝強烈的對比色對塑造人物、烘托情節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雖說《英雄》中大多服裝是為影片意向氛圍服務,是以設計結構上乍看比較單調(僅代表主觀感受)。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但她也會在其間加入一些可以表現人物内心的小細節。

就比如章子怡這套白色服裝的領口處襟花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再看到2004年的《十面埋伏》時期。

服裝設計師同樣是和田惠子。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但可能因為想要打造繁複華麗的細節過多,雖然色彩還是讓人難忘,但卻沒有以往讓人驚豔的灑脫味道了(依舊是主觀感受)。

不過直到這時,和田惠美還都是在她擅長的“非傳統、意向式”範疇内做設計,是以成品依舊收到了多數觀衆的盛贊。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可後來大概是由于影視劇題材或市場的需求,她在華語影視劇中的服裝設計開始想要突破“非傳統、意向”的局限。

是以在衣型方面參考了内容年代下的傳統服飾版型。

but,她偏愛的高明度色彩設計+傳統服裝衣型,在遇到審美好的攝影&導演情況下。

成果看起來是這樣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劍雨》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王朝的女人·楊貴妃》

但換成審美不太可的,大家自己感受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羊是真沒看出來,當年的《将軍在上》服裝設計師也是和田惠美

還有《大武當之天地密碼》中的服化道。

羊不懂她去查了什麼曆史&故事資料,出來的成果着實讓人看了眼暈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可你要是說她整體退步了?那倒也沒有。

在她拿手的以非正常形式、氛圍、情緒為主的電影中,服化道依舊優秀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2009 《狼災記》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2019 《一個船夫的故事》

隻能說,和田惠美作為某一領域的人才,并不一定精通所有領域的風格,更别說再把它們雜揉到一起了。

而她在《第一爐香》被diss說不懂民國服裝&年代感的設計,原因也離不開不“沒有按照實際情況進行設計變通,隻希望在自己審美偏好中再次加入暫時無法完全掌控的新事物”。

就出現了“越努力越不幸”的結果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回想當年還懂因實際情況做出取舍的她。

為《宋家皇朝》這部同樣以民國時期為背景設計的服裝,就斬獲了金像獎的最佳服裝造型設計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其中設計大體屬于工整樸素且存在細節的。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色彩方面沒那麼個人風格化,展現出了隻屬于那個年代的古樸質感。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小聲說句:貌似還能在這部影片中隐約看到《第一爐香》的服裝雛形(或許是?)。

就像這個裝飾小禮帽,隻是色彩沒那麼花哨而已。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宋家皇朝》

其次就是她對張愛玲,或她筆下的葛薇龍、故事背景了解過,但又沒完全了解。

否則也不會把葛薇龍的學生裝做得那麼平淡日常、還砍了文裡如此多旗袍設計(當然,她更是高估了演員本身和服裝的适配程度...)。

是以這部劇中表面看似“講究、有細節、還好啊”的服裝,實則“不對味兒”。

就如同電影宣傳語上的“盡一切,愛一人”,别說張愛玲看了直搖頭,就連書迷都心塞...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羊最後隻想說:

張叔平老師别光看着古偶!什麼時候回來幫民國劇做個服設?

《花樣年華》的服化道簡直太美、太貼合劇情人設了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怪馬思純的那些人,是看了和田惠美過去的作品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