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路遙花錢為何大手大腳?一句話說出内心隐痛

路遙獲得茅盾文學獎時,連去領獎的路費都是借的。很多人都為此而唏噓不已,覺得路遙的窘迫與他的盛名不符。其實大可不必作此感慨。上世紀八十年代,職工的平均月收入僅60元,農民收入則更低。路遙作為一個成功的作家,一方面有稿費,另一方面還有國家和地方上的津貼,他的收入絕對比大部分人都高。

以1982年發表的成名作《人生》為例,其稿費1300元,就相當于工薪階層兩年的收入了。《平凡的世界》出版後更是獲得了3萬的稿費和1萬的獎金。要知道,那時候一個家庭能有一萬元就會被稱為“萬元戶”,受人豔羨。

路遙花錢為何大手大腳?一句話說出内心隐痛

是以,路遙沒錢的原因并不是收入低,而是花錢過于大手大腳。路遙的煙瘾很大,喜歡喝咖啡,并且是隻抽好煙,隻喝好咖啡。去參加會議,他放着免費的早餐不吃,而是去咖啡店吃西式早點。

在普遍的印象裡,老一輩窮怕了的那些人應當是最知道節儉的,可為什麼貧苦出身的路遙卻有這樣的消費觀呢?

這一切還要從他的童年說起。

1949年,路遙出生在陝北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那個時候的農村缺衣少食是常态,家家戶戶都勒緊褲腰帶、掰着手指頭精打細算着過日子。而路遙的家庭比一般家庭還要貧困一些,怎麼都過不下去日子了。

路遙花錢為何大手大腳?一句話說出内心隐痛

于是在兄弟姐妹7個裡,父親選擇把路遙過繼給他大伯,以此減輕一點家庭負擔。

4歲時,路遙就會為家裡割豬草、拾柴火;7歲,路遙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無論一個孩子多麼懂事,多麼會去了解父母,當他孤身一人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生活時,也會有被抛棄的委屈吧。

貧窮給路遙帶來的不僅僅是和父母分離,還有在同齡人中受到的屈辱。

學生時代的路遙學習文具不夠,常常買不起幾分錢的紙筆;食不果腹,總是需要自己去覓些野菜野果,甚至偷人家地裡的菜吃;破衣爛衫,從不敢站在同學們面前,個中辛酸非三言兩語能道盡。

而這些都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路遙自尊心最敏感的年紀,也正是少年們最懵懂肆意不懂尊重的年紀。

路遙花錢為何大手大腳?一句話說出内心隐痛

他們曾将饅頭丢在地上讓路遙去撿來吃,也曾将衣衫褴褛的路遙拉到人群中嘲笑,同時也有好心的老師同學同情他、接濟他。

路遙是個非常好強的人,是以無論是被嘲笑,還是被同情,給少年路遙帶來的都是屈辱,以及想甩開這一切向上拼搏的動力。

在這樣的環境下,路遙沒有自怨自艾、自暴自棄,終于在1973年上了延安大學,然後在1982年就以文學作品成名。

30年來,貧窮如跗骨之蛆一路伴随了路遙的童年、少年、青年時代,成為了他刻在心頭的傷痕。而此刻,路遙終于徹底擺脫了貧窮——單從物質的角度來說。

路遙花錢為何大手大腳?一句話說出内心隐痛

納博科夫曾說過,貧窮和咳嗽是無法隐藏的,越想掩飾越容易暴露。

一個人窮過的痕迹無論怎樣都掩蓋不住,作家的貧窮則在作品中透露得清清楚楚。

比如同為武俠小說,金庸筆下的美食是繁複精緻的,而古龍筆下的主角們則多對大魚大肉、肥雞肥鴨大嚼大啖。讀者一眼便看出,古龍年少時應該過得不如金庸富裕優渥。實際情況也确如讀者所猜想。

同樣,《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身上也有着路遙的影子。

當孫少平在雨雪交加寒冷的學校操場上,偷偷摸摸地去拿自己那兩個代表着貧窮的黑面饅頭時,當他喝了剩下的菜汁,卻又猛然落下淚來時……

路遙花錢為何大手大腳?一句話說出内心隐痛

其實這個時候的路遙已經過着非常揮霍的生活了。當他寫下這些情節時,或許剛抽完一包價值别人半個月收入的香煙,喝着當時很多人都沒見過的洋咖啡。

可惜,這些都不能治愈年少時留下的傷口,“貧窮”成了他内心無法消除的隐痛:“像我們這樣出身的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看不起自己。需要一種格外的張揚來抵消格外的自卑。”

是以,路遙花錢大手大腳,就像是一種報複性消費。從精神的角度來說,路遙從來都不曾擺脫過貧窮。

路遙花錢為何大手大腳?一句話說出内心隐痛

觀路遙此生,前半段艱苦屈辱,後半段則一直籠罩在前半段的陰影中,還沒來得及被時間治愈,又在42歲早早離世,可算是不幸的一生了。

但在這短暫的一生中,他堅韌刻苦,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視文學如生命,創造了一部部優秀的作品。其不畏艱辛的精神、強大的毅力,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過是在無垠的時空裡借了短短幾十載。路遙這顆流星,曾盡力地燃燒過自己,也算不虛此生了。

來源:倉一衛

聲明:本文已注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