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城的北邊,遠離市中心的一個小巷子裡,藏着一家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米線館,其味道發源于中緬邊境地區,口味生猛且狂野。

平時大魚大肉吃膩了的商賈巨鳄,時不時地也要開着奧迪A8來吃上一碗,改善一下生活。
老闆是個九零後小夥,來自德宏的一個小鎮,是正宗的德宏少數民族——漢族。從小到大,他都沒有出過遠門,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瑞麗。
前幾年,他刷抖音刷到了一個老婆,于是為了愛情當機立斷,帶着準備在老家買房子的錢來到昆明合夥創業,但不知道昆明人的口味是什麼,隻好做老家原汁原味的牛扒烀米線。
煮牛肉的手法簡單粗暴,把牛肉亂刀砍成大塊扔進鍋裡,加水,煮,完事。如果讓星級酒店的大廚看到了,定會當場自閉。不過,這種看似毫無技巧的做法,讓牛肉保留了牛味,還附加一些家常的味道,可謂是無招勝有招。
牛肉煮得軟爛,切成小塊,牛肉湯味道純正,作為湯底。
雖然牛肉煮得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但調味的過程,卻是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要放入十幾種香料,組成酸、辣、辛、香、苦等幾種混合型味道。除了常見的蔥、薄荷、韭菜、香菜之外,還有幾味特殊的食材。
香柳樹葉和大芫荽,是一碗牛扒烀米線中的點睛之筆,是多種複合味道中最關鍵的一環。
香柳樹葉是一種常見的藥材,在《本草綱目》等古代醫書中都有記載,有清熱止痛的作用,但作為食材,卻鮮有人知,放到米線之中調味更是奇思妙想,給一碗普通的米線增色不少。
大芫荽則是一切傣味的重要組成部分,辛辣中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苦味,本身也是一味藥材。
衆所周知,在雲南,人們都是騎大象上下班,街上偶有孔雀和毒蛇,是以比較危險,是以大芫荽在雲南美食中的地位尤為重要,它不僅可以止咳消炎,對跌打損傷、解蛇毒都有作用。
牛肉、香料,還要再配上緬甸老姜、德宏小米辣,用茶葉灰烘烤出來的糊辣椒。
最後,可以再擠上幾滴新鮮的古樹檸檬汁,清爽解膩,味道又上升了一個檔次,每天都會有數以百計的成年檸檬被榨幹。
如此,才能成就一碗正兒八經的牛扒烀米線。
牛肉的香、牛湯的醇、香料的辛、辣椒的辣、檸檬的酸,世間所有的味道都彙集在一個小小的碗中,吃上一口,五味雜陳,但随之而來的就是清香回甘。
除了牛肉,還有烏雞、焖肉等冒子,也可以配合水腌菜一同食用,各有滋味。
這個小店,一天能賣出四五千塊錢,兩人的生活不能說大富大貴,但小日子過得滋滋潤潤。他賣的米線靠着獨特的口味,還是有很多人喜歡,有人喜歡它的酸,有人喜歡它的辣,有人喜歡一碗米線裡酸甜苦辣盡在其中。
就像他當初離開家鄉來到昆明,他也不知道之後的生活會是什麼味道,隻有品嘗一口才會了解,然後會發現,裡面什麼味道都有。
這就是生活的味道。
德宏牛扒烀米線
昆明市五華區龍泉路上莊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