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伊春市朗鄉林業局居民李芳明和老伴來到自己家地裡撿黃豆,卻遇到了一位四百來斤的不速之客。
伊春市朗鄉林業局 居民 李芳明:它從下面苞米地裡就出來一個野豬大孤豬,直接就奔我來了,我也不知道咋躲了,也蒙了。野豬到那兒就給我拱個跟頭,連拱帶豁,野豬最少得四百斤以上,挺大,我也頭一回見這麼大豬。
李芳明說,自己種地幾十年,有過見到野豬的經曆,但是被野豬襲擊,這還是第一次。從野豬出現到離開這短短一分多鐘的時間内,李芳明被野豬傷得不輕。

伊春市朗鄉林業局 居民 李芳明
之前見過很多回,都沒襲擊人,這回突然襲擊人,根本沒有時間反應害不害怕,全是血衣服褲子全是血。
伊春市朗鄉林業局 居民 李鐵
從腿還有膝蓋,還有前胸後背都受傷了,後背有一個眼,那是野豬獠牙戳的,那眼穿透了。
無獨有偶
10月9日清晨
獨居在湖北十堰房縣青峰鎮
楊家院村的69歲老人詹桂珍
早早起來
打算去自家老屋看一眼
沒想到剛走出幾百米
就聽到旁邊的土坡上傳來響聲
一隻野獸突然蹿出襲擊
讓她差點丢掉性命
被野豬襲擊的詹桂珍老人,目前仍在醫院接受治療。
“5根肋骨骨折,脊骨也有骨折,現在無法動彈,上廁所都是在床上解決。”詹桂珍的女兒向記者介紹母親的傷情。除此之外,詹桂珍的臀部、左右兩側的大腿上、胸部和腹部都有野豬撕咬後的傷痕。其中右腿的外側,有一個雞蛋大小的洞,能看到裡面的骨頭。
醫生介紹,好在老人被送醫及時。盡管如此,為了保命,醫生還是對詹桂珍的肝、膽實施了部分切除手術。
10月22日上午,在太和醫院武當山院區的外科病房裡,記者見到了已經恢複意識的詹桂珍老人。躺在病床上,詹桂珍顯得有些虛弱。這個常年生活在大山深處的人,原本對野豬并不害怕,可回憶起自己被咬的經過,她至今心有餘悸。
野豬是野生三有保護動物,
很多農戶對它們是打不得罵不得。
随着近年來生态環境越來越好,
野生動物越來越多,
提醒大家盡量不要到野外,
最大限度減少和野豬碰面的幾率,
如果必須到野外的話,
一旦和野豬“狹路相逢”,
不要驚慌。
張明海 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地學院教授:
最好手裡拿根木棒,邊走邊打樹幹,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打草驚蛇”的作用;要是真遇到,千萬不要怕,要慢走,避免刺激到它們。如果你跑的話,一般來說你肯定跑不過它,是以說你遭到攻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碰到它以後如果它還沒有攻擊你,它在盯着你有可能攻擊你,你應該慢慢地退着往後走。但你不能迎着它去,你應該退着往後走,甚至有時候還可以做一些下蹲的動作,這就相當于我就是有石頭或什麼有可能襲擊它,讓它有這個戒備,這樣的話也可以避免野豬的襲擊。
一方面随着保護力度加大,一些地區的生态環境逐漸改善,可喜可賀;另一方面,随着種群增加,動物活動區域不斷擴大,傷人、禍害莊稼的事件頻出。隻有根據地方的生态特點和野生動物的生存習性,因地制宜、一物一法制定保護政策,才能既避免過度保護,又能及時加強對某些瀕臨物種的保護力度,找到人與動物依存共生的有效途徑。
來源:新聞夜航綜合十堰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