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498年9月1日,南齊高宗明皇帝蕭鸾病故,其子年僅15歲的蕭寶卷即皇帝位,是為東昏侯。由于自己的皇位是靠發動政變得來的,是以作為皇帝的蕭鸾充滿了對大臣、宗室的不信任,臨終前留給兒子的教誨是“作事不可在人後!”
正是因為這句話,年輕的蕭寶卷果于殺伐,對于看不慣的或者認為有謀反嫌疑的大臣、宗室,一旦發現不利于己的苗頭立即處死,在東昏一朝搞得大臣們人人自危。
正是因為蕭寶卷的果于殺伐,把阻礙自己“天性”的人都殺了,蕭寶卷充分得放飛了自我,開啟了其荒唐的一生。
蕭鸾臨終給兒子的教誨,可能是自己一生生活經驗的總結,可能是想提醒兒子做事要果斷,不要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按說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提醒。但是蕭鸾忘記了自己的兒子是個什麼貨色,最終蕭寶卷成了一個比鬱林王蕭昭業還要荒唐的皇帝,蕭鸾的教育絕對脫不了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