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俠宗師梁羽生:五十年代的中國棋壇三傑,棋勢猶如人生事

武俠宗師梁羽生:五十年代的中國棋壇三傑,棋勢猶如人生事

此文出自《棋·武俠·詩詞》,摘自梁羽生《筆花六照》

小編覺得有趣,特地選來,以飨棋友

五十年代的三傑

楊官磷、李義庭和王嘉良有“棋壇三傑”之稱,不過要說明的是五十年代的中國象棋壇。五十年代之初,楊官磷北戰南征,所向披靡,唯一堪稱他的對手的隻有個湖北李義庭。

武俠宗師梁羽生:五十年代的中國棋壇三傑,棋勢猶如人生事

李十六歲出道,在上海攻楊的擂台,可能是老楊見他年紀太輕,有點輕敵,竟然連敗兩局。老楊懊惱之餘,邀他續賽,續賽方得扳成平手。

自此演成楊李争雄局面,一二兩屆的全國象棋冠軍是楊官磷,第三屆李義庭始遂心願,從老楊手中奪得冠軍。但第四屆老楊又重振雄風,三登冠軍寶座。

武俠宗師梁羽生:五十年代的中國棋壇三傑,棋勢猶如人生事

王嘉良有“東北虎”之稱,殺法極其霸悍,首屆全國賽老楊竟然給他打下馬來,積分一直是王領先。直到最後決賽那局,王嘉良輸給何順安,楊官磷力克李義庭,這才得以登上冠軍寶座。

楊李之後再加上一個王,“棋壇三傑”遂從此得名了。

五九年全國棋賽之後,棋史名家徐骥寫了一首《念奴嬌》詞,上半阕寫李義庭,下半阕則用王嘉良的口吻評論“棋壇三傑”,不但可見棋風,并且見其性格,甚為有趣。

詞道:

英年國手,譜梅花,曾奠東南霸業。甘肅傳烽逢老将,一局雌雄莫決。轉旆圖功,舉棋翻誤,驚報軍初折。鹹陽路遠,風雲變幻難說。

人道楊李才多,一時瑜亮,與我成三傑。我縱輸楊能抑李,請試老夫黃钺。酒熟青梅,聞雷失著,掌上杯還熱。九宮奪帥,且看誰更英烈。

“甘肅傳烽逢老将”的“老将”是農民出身的棋手武延福,他從未讀過棋譜,積數十年經驗,打入國手行列。小李和他的賽局成和,失掉最寶貴的一分。

王嘉良又有“李義庭考試官”之稱,在全國比賽中,李是往往輸給他的。“我縱輸楊能抑李”之說倒非吹牛。但到了今日,三傑的浮沉卻又各自不同了。

六十年代的變化

一九六零年,胡榮華年方十五,第一次參加全國象棋賽,就打敗了楊官磷。最後由于積分剛好相同,并列冠軍。

但自此之後,接連十屆,都是胡榮華冠軍,老楊的“翻身仗”始終沒打成功。

七九年的全國棋賽,最後一輪比賽,他還領前小胡一分,不料他卻被一個新進的棋手言穆江纏鬥成和,胡榮華則勝了對手,結果“場分”相同,局分小胡較多,這一屆老楊本是最有希望奪回冠軍的,結果又成泡影。

武俠宗師梁羽生:五十年代的中國棋壇三傑,棋勢猶如人生事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許人間見白頭。”美人名将如此,棋手亦然。

棋賽是限時間的,年紀大了,思路不夠靈活,難免吃虧。老楊畢竟是稍嫌年紀大了。去年他竟然打不進決賽,初賽就被淘汰。

中國自有全國棋賽以來,去年是第一次沒有楊官磷參加決賽的局面。從今年開始,楊官磷已專任廣東隊教練,不再是“現役”比賽員了。

不過,教練有個“特權”,在比賽員因事不能出賽時,可以作為後備。是以,他隻能說是“半退休”。

今年廣東隊奪得全國冠軍,最後一仗,就是由他頂替第四台比賽員蔡玉光,打敗了北京隊的劉靜而取得勝利的。

王嘉良則得過三次全國亞軍,他體格很好,現在仍然是黑龍江隊挂頭牌的棋手。

比較來說,李義庭“沉”得最快,他在“文革”後因身體不好,已經不再參加任何比賽了。但他有一點值得欣慰的是,他的徒弟柳大華是去年的“新科狀元”,胡榮華蟬聯十屆冠軍,第一次被人取而代之。

有徒弟争氣,李義庭亦足以自豪了。

輸楊抑李是耶非

日前碰上象棋名宿曾益謙先生,他和楊官磷、李義庭都是老朋友,話題很自然就落在棋人棋事上。

他說:“你在《話說棋壇三傑》中引用的那首《念奴嬌》,其中一句似乎與事實不符。’這首詞是别人借用王嘉良的口氣來寫“棋壇三傑”的,中有句雲:“人道楊李才多,一時瑜亮,與我成三傑。我縱輸楊能抑李,請試老夫黃钺。”

曾益謙指出“我縱輸楊能抑李”這句,事實錯了。他說王嘉良非但不能抑李,相反是為李所抑的。

這首詞是一位署名“柳梢青”的作者(按:即徐骥。寫此文時我尚未知是他的筆名)在一九五九年全國棋賽結束之後寫的。

曾益謙對棋壇名将的對局紀錄爛熟于胸,他和我算了一筆“細賬”:一九五六年第一次全國賽,王嘉良對李義庭兩局均和。五七年全國賽,王勝。五八年全國賽,李勝。五九年全國賽,和。但在武漢的表演賽中則是李勝。即截至一九五九年止,比對李淨勝一局。

但依我猜想,那位作者可能是根據王的“自述”寫的。王是比較好勝的人,記者通路他時,他一計成績,在全國賽中,他和李剛好打成平手,就自誇能抑李了。

王楊之間的勝負,似乎也很微,我沒查過詳細記錄,“輸楊”之說恐怕也還待考。五九年全國賽的王李對局被大會評選為“最佳對局”;六零年的“最佳對局”則是王楊對局。

王嘉良雖然從未獲過全國冠軍,卻接連兩屆都是“最佳對局”的主角,亦堪自豪了。他是勞工出身,體格甚好。七四年全國賽中,他和楊官磷纏鬥九個小時,創下了棋賽時間紀錄。楊精神不支,終于落敗,成為棋壇“趣事”之一。

王嘉良頗有創新精神,如他所創的“歸心馬戰術”就是一例。象棋俗語本來說“馬歸心必死”的,用歸心馬取勝,可謂别開生面。故我評他的棋風為“無限風光在險峰”也。

武俠宗師梁羽生:五十年代的中國棋壇三傑,棋勢猶如人生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