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聯考(綜合)全國B卷考試題目分析

2021年聯考(綜合)全國B卷考試題目分析
2021年聯考(綜合)全國B卷考試題目分析

今年的聯考、西安教育科學研究所、西安教育電視台聯合推出了2021年聯考疑難點分析,對考試題中各學科的相關難點、重點課題進行詳細分析、解讀,為廣大高中生服務。

今天(綜合)試卷分析,由陝西省第二批教師教育訓練專家、陝西省高中實體骨幹教師教育訓練專家、陝西省實體協會理事長、西安大學附屬實體教學科研組組長王鳳霞、西安市教學專家、陝西省實體競賽專項教育訓練師、西安市高新技術第一中學王波、 中國化學學會會員、進階教師、特級教師、國家課程骨幹、西安市第89中學教師張忠孝、西安市第70中學進階教師、陝西省進階教師、學科負責人、教育部"國家培養計劃"聘用專家、西安鐵壹中學生物中心主任李波, 高中教師、西安市"學術技術領軍人物"、陝西省"最美教師"、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全國、省"優秀輔導員"、西安市第一中學何偉分别進行了詳細解讀。

聯考的實體分析

2021年聯考(綜合)全國B卷考試題目分析

王鳳曉

西大附樓實體教學研究組組長;第二批陝西省教師教育訓練專家、陝西省實體教師教育訓練專家骨幹、陝西省實體協會理事長、陝西省實體競賽教師、陝西省"春筍計劃"指導教師。

王波

西安高中實體教師,畢業于北京大學,獲地球實體學碩士學位。西安教學能力強,陝西省實體競賽特約教練,學生在全國實體競賽中榮獲4枚金牌,在聯考成績優異。

2021年聯考(綜合)全國B卷考試題目分析

2021年,全國聯考B卷(實體)與新課程标準、《中國聯考考評價體系》和教材的要求密切相關,準确把握其精神内涵,聚焦實體概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态度和責任等實體核心素質。通過優化情境設計,增強試題的靈活性,從單一的、孤立的知識點考試到解決問題的綜合情況,用"真研究"來考核"真素養",深化關鍵能力考題,充分發揮聯考命題的作用和積極引導,引導教學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牙"的現象, 有利于高中教育方式的改革,很好地展現了2021年聯考命題的六項要求和十項原則。

一、審視基礎,改變現狀,提出科學問題,注重創新

聯考題具有"基礎重、應用重、時事重、生活重"的特點。與往年相比,還是要考察基礎知識,并沒有太大的起伏,變化的是背景材料和質疑的角度,往往是新的考究。問題15設定了固定在地上金屬闆的負電荷情況,考察了學生對電場強度、等電位面、勢能、新情況、實題等概念的深刻了解,展現了關鍵知識的檢驗,關鍵知識的年複一年地考試,經常是新的考試,第18題讓諾貝爾實體學獎進入學生的視野, 展現了前沿的科研問題、前沿的實體問題,貼近實體時事,起點很低,考察開普勒第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問題19通過動能定理和動量定理的經典情境分析來檢查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20設計了均勻電場中不同載荷的帶電粒子的運動情況,并考察了學生對平坦投擲運動定律的掌握情況。

二、貼近聯考要求,加強思維定能力和識字指導

2021年聯考命題要求明确說明:命題要展現十九大和全會的新精神、新話語,展現"強化教育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增強學生社會感受"的教育功能和政治使命,堅持将創新思維和學習能力的考核貫穿到命題的全過程, 落實"再思考、再應用、再創新"的命題要求,使聯考"轉向解決問題"。

問題21通過熟悉的模型——闆材模型,不同的呈現方法,給出了圖像中随時間拉力的變化和闆材随時間變化的圖像,學生需要結合兩幅圖像的特征,挖掘出隐藏的條件,進而建立塊和木闆的整個運動過程, 并根據實體規律從圖像中提取關鍵資訊,嚴格進行邏輯推理,對學生資訊處理能力、推理能力、綜合能力要求的分析,其實是對學生思維的滲透和深度的考察。問題25創新了正常金屬棒在導體架構上移動的情況,顯示了導體架構和金屬棒通過磁場區域滑下斜坡的情況,情況複雜,研究對象,研究過程和力情況複雜,計算量大, 計算複雜,對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要求高,考察學生在複雜情況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反映國情,公平公正,對熟悉的候選人,擊中軟肋

所謂"熟悉應聘者",就是用熟悉的問題情境,用熟悉的知識陌生的題目角度,這樣的題目可以檢驗學生的能力,是應聘者群體的"軟點"。

問題22關于熟悉的平抛運動實驗通過改變實驗條件,利用頻閃攝影方法改變已知條件,進而改變平抛的初始速度的角度,通過設定新的問題,尋找重力加速度,考試仍然熟悉平擲運動的規律,但學生會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 導緻思維混亂。問題23是熟悉的實驗"測量電源的受力和内阻",一系列并聯電路定律的測試,兩個測試的實驗原理,學生在組合電路圖中根據歐姆定律的閉合電路寫出測量之間的關系,習慣于不考慮電壓表内阻的影響;通常,學生在這樣做時會意識到以前的錯誤。這個實驗題逐層卡、環扣,每個題必須堵住一批考生,隻有具備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才能真正分析實驗,把學習的同學們做到最後。

聯考化學分析

2021年聯考(綜合)全國B卷考試題目分析

董曉

中國化學學會會員、進階教師、專項教師、國家新課程重點教師、陝西省重點教師、陝西省首批學科帶頭人、陝西省學科帶頭人實踐指導教師、西安市西安市學科帶頭人、第一批"名師加"學習社群主持人。

張忠孝

陝西省化學專項教師、進階教師、陝西省中國小幼稚園教師教育訓練專家首批入選成員,西安市教師發展中心首批專家,西安市首批"名師加"學習社群高中化學主辦方。

2021年聯考(綜合)全國B卷考試題目分析

關注核心素養

突出顯示選擇功能

指導教學改革

2021年全國聯考化學試題,符合大綱要求,考試規範,難度适中,注重創新,形式靈活,符合中學教學實踐,充分發揮聯考的教學功能主張,具有良好的指導作用。這些問題具有以下特征:

1、注重核心素養,落實學科時事

此次2021年聯考綜合化學題,符合《中國聯考考考評定體系》關于聯考核心功能的命題、考試内容和考試要求的内容,以及教育部對2021年聯考命題的基本要求,聯考問題重視核心素養考試, 重視立德樹人,注重環保理念,突出中國貢獻,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展現時代主題,弘揚時代精神,展現化學學科核心價值觀。同時,在考試題中滲透核心素質,充分審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科素質,正确引導教學改革和聯考改革。例如,問題7以"碳中和"為情境,指導學生掌握使用化學手段減少碳排放,問題11以中國嫦娥五号探測器帶回的月球土壤成分為背景,考察元素周期規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識,問題26采用一系列工藝從磁化鐵爆破钛渣中回收金屬, 并推動學生樹立綠色化工理念和環保理念。

2.注重必要的知識,突出學科基礎

2021年聯考綜合化學試題,充分考察了考生對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問題8考察氣體實驗方法,問題9考察離子方程的正反判斷,問題10有機物結構、同源物、異構體、重要反應類型和重要性質,問題11元素推斷問題,問題12電解海水等,這些都是高中化學常見的重要基礎知識。非選擇題起源于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很多題目都是基于教材的原創知識,經過加工,要考察基本概念、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元素化合物、有機化學、化學反應原理等化學核心知識,展現了聯考命題對必要知識的重視, 突出該主題的基本知識。

3.加強能力考核,突出選拔功能

2021年,聯考将重點關注化學考試問題,突出考試的關鍵能力。在試題中,通過圖表呈現出大量資訊,要求考生根據材料性質、實驗事實、實驗資料及其相關規律,做合理的分析、推理、判斷或計算,主要考生接受、吸收、整合資訊、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化學實驗和探索能力, 符合聯考大綱的要求,對考生的能力,突出考核能力,突出聯考的選拔功能。例如,問題12使用電解裝置示意圖提供資訊,檢查電化學知識,問題13提供了不溶性鹽的飽和溶液中陽離子濃度随氫離子濃度的變化圖,并要求候選者得出單個弱酸的電離常數,不溶性電解質溶解度乘積常數, 并通過分析推理逐一解決問題。問題26無機化學過程問題,要求考生使用主題中提供的圖表資訊,結合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問題28使用壓力分布常數與溫度反比之間的關系,要求學生擷取資訊,分析和解決問題。

4.注重情境創造,突出創新意識

考試題重視真實情況的創造,試題從制作科研資料為背景,到實題為載體,考核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背景資料都是教科書和考試中不陌生甚至前沿的科技内容。問題重視思維的創新,注重解決問題過程的探究,淡化教科書現成的結論,鼓勵學生有獨特的意見,新穎但不不同,并考察學生的創新能力。雖然這些每年都有考試,但情況不同,考試重點不同,考試角度不同,能力要求不同,考試題通過創造一種情境,打破傳統的考試方式,改變試題方式等,凸顯了聯考的改革, 注重創新能力的考核,有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和選拔,也有利于聯考的公平性。例如,第26期無機化學工藝問題,以噴鐵钛渣為原料回收钛、鋁、鎂等背景,指導學生運用現有知識,從實際解決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化學計算、分離提純等問題。問題27實驗題,通過制備氧化石墨烯,檢查氧化還原反應、實驗儀器名稱、離子測試、沉澱洗滌洗滌方法。問題28将平衡常數的轉換次數與倒計時圖的溫度,要求學生使用圖中的資訊來解決問題。

5.測試題比較穩定,難度基本不變

與近年來的聯考題相比,2021年聯考的題型和難度基本不變,考試熱點更加集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預期、合理性。例如,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基礎、電化學基礎、無機化學過程問題、化學反應原理等綜合問題,每年都有新的。題的難度适中,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具有良好的差異化程度,符合聯考大綱和化學課程标準的要求。大多數化學問題都很難找到,并在材料中回顧完全相同的主題,避免"猜問題"。對于掌握了必要的知識和關鍵能力,基本技能紮實,善于靈活應聘者,可以成功解決,而對于老派、堅持規則,隻會簡單重複,死記硬背的候選人,很難解決。這有利于選拔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學生,充分展現聯考選拔功能和公平原則,避免死記硬背和機械刷牙的問題,更好地指導中學化學教學。

6.關注綜合問題,考察綜合應用能力

聯考化學考試題重視問題的全面性,注重知識的綜合運用,注重知識與學科體系的内在聯系,特别關注學科内容之間的"隐性聯系",充分審視學生的潛能,測試考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資訊遷移的能力, 邏輯推理,進而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問題26要求候選人分析整個過程,并在推理物質性質的過程中,根據物質之間的關系檢查化學實驗,元素化合物,氧化還原反應和化學計算。問題27以材料制備為背景,全面考察儀器的名稱和功能、實驗操作、試劑作用、離子測試等重要化學實驗知識和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識。

7.貼近實際生産,突出使用學習

聯考化學題,關注社會熱點,關注科技前沿,考核知識"應用",考試題與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科技發展,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突出運用學習, 反映了化學學科的社會價值。化學試題中,有的教材沒有出現,學生也沒有看過,從生産或生活的實際情況材料出發,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化學為人類社會服務,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避免化學學習變成紙上。例如,題7、10、12、26、27、28的背景資料基本上都是從生産、生命和科學技術的最前沿出發的,要求考生運用化學知識和原理來解決實際問題。

8.注重實驗考核,突出學科特點

在化學測試題目中,與化學實驗直接或間接相關的題目較多,講究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引導學生注意化學實驗。在解決化學問題的過程中,注意指導考生運用化學原理和科學方法,進行設計和評價,展現學科的價值,突出化學學科的特點和魅力。例如,問題8、26和27全面考察了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9. 注意化學思維,削弱數學計算

問題中的化學計算主要涉及濃度計算、化學方程式計算、化學平衡計算、氧化還原反應計算、pH計算、細胞計算等,計算問題注重化學推理過程的檢查,使用數學工具,對數學計算的要求都降低了, 有些主題甚至隻需要列出計算結果,不需要計算結果。例如,問題28中氯化碘分解反應的平衡常數的計算和第35個晶體單元的空間占用率的計算要求學生僅列出計算結果。

10.考試題目保持穩定,學生易于上手

化學兩選題,嚴格按照考試平台的要求,以子產品為機關,實施過多的題目,有限的題目,給學生足夠的選擇空間,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和個性。如果學生的基本技能紮實,為他們選擇合适的主題,那麼分數就不難了。問題35考察了形式與往年相同、試驗點碎片化、小問題之間的基本關系,考察了材料結構和熱點性質的知識,如核外電子排列、化學鍵比較判斷、電子負性、原子結構和性質、化學鍵類型、化學鍵與氫鍵、分子結構和性質等。 單元格計算。第36個問題以有機合成路線為背景,考察有機化合物命名、反應類型判斷、方程書寫、同構判斷等有機化學核心含量,課題注重知識網絡,重視知識的綜合應用,問題有聯系,前後環節比較緊密, 全面而強大。

總之,2021年聯考綜合化學試題,不僅保持了近年來聯考化學題的特點,也展現了自身的特點。問題強調"立德樹人"的教育功能,突出"服務選拔"的核心功能,展現"指導教學"的指導作用,強化能力導向和學科核心素養,展現聯考題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有利于高校新生的選拔,也有利于促進國中素質教育, 推動教學和聯考改革。

聯考的生物學分析

2021年聯考(綜合)全國B卷考試題目分析

李波

進階教師,西安鐵邑生物中心主任。陝西省學科負責人、教育部"國家教育訓練計劃"聘請專家,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碩士協辦導師。

展現聯考核心功能

向改革的平穩過渡

随着改革聯考進入深水區,2021年聯考生物版全國出現了四套複雜格局的試題,分别是國家A卷、國家第二卷、新聯考1卷、新聯考2卷。總體來看,2021年聯考生物國家B卷考試題以聯考考評定體系為生機指針,展現了"立德樹人"的學科教育功能,同時注重科學的選材和指導教學。考試題目基于穩定性,題型、風格、情境選擇等都接近學生的認知水準,注重基礎和應用綜合考,有利于新聯考改革的順利過渡。

一是滲透傳統文化,展現教育人的紀律

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和傑出的成就,是實作"中國夢"的精神命脈和力量源泉。《2021聯考生物-國家B卷》第37題将我國醬油生産的悠久曆史與現代微生物的科學認知相結合,特别提到了工業生産中"螨蟲發酵過程"的操作要求和科學原理,讓學生領略到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的由來。引導學生認同自己的思想文化、價值體系,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銳意進取,為祖國社會主義事業争取終身責任。

二、考核認知思維,服務聯考選拔

思維認知能力是聯考考考評體系中建立的三個關鍵能力群體之一,包括學生面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時的概括能力、解釋推理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2021年聯考生物學國家B卷問題5以學生熟悉的格裡菲斯肺炎雙肱菌轉化實驗為情境,在對實驗現象和結果的敏銳認知的基礎上,運用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考察學生對實驗本質和轉化内涵的深刻認知。問題6至n關于對n個不同性狀的獨立遺傳控制遺傳規律,學生需要熟悉兩對遺傳性狀的基礎上,對傳遞規律進行歸納泛化,進行演繹推理,作進一步的理論探索。解決此類問題的思維認知能力要求相對較高,這展現了聯考服務選拔的重要功能。

三、突出"四翼"命題,實作平穩過渡

聯考考核體系中的"四翼"非常重視從基礎、全面、應用、創新的角度考核考生。2021年,2021年聯考生物學全國B卷第4題、問題31分别考察了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相關激素的産生和生理效應等基礎知識,為學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易于準确回答。問題3涉及有氧呼吸過程中水的形式、功能、與新陳代謝的關系以及水的變化等,并考察了學生以"水"為核心的相關知識的整合。題3、29、30、37等都是以制作實際應用材料為基礎,讓學生充分感覺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引導學生從解決問題到解決問題。整套題目沒有出現偏頗、奇怪的題目,枯燥的閱讀量不大,充分展現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有利于新舊聯考的平穩過渡。

2021年聯考(綜合)全國B卷考試題目分析

西安市第一中學生物系是一名進階教師。主要榮譽稱号:西安市"學術技術領軍人物",陝西省"最美教師",全國生物競賽中學生國家級和省級優秀輔導員"。

2021年全國聯考B卷生物考試,依托聯考考核體系,聚焦利德數人的根本任務,發揮生物系的教育功能。問題類型的整體穩定性,不足為奇,專注,難度适中,但靈活性非常高。緊緊圍繞核心概念,突出基礎和應用。目的是審視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發展生物學科的核心素質,引導教師在生物教學中有效運用高中生物教材和《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标準》,以學科為基礎,加強觀念認知,遵循教育規律,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和探究能力;

(1)對核心概念的了解和基本技能的應用突出了生物學科的特征。

本期重點研究細胞分裂、細胞代謝、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遺傳學基本規律、生物生命活動調控、生态學間關系等骨幹知識,突出生物學特征。

2021年聯考(綜合)全國B卷考試題目分析

6題選擇題,前3題均要求1個内容,分别考察了絲分在染色體和DNA變化方面的特征,生物實驗在各種試劑中的作用,對細胞中水分代謝的作用,注重基礎知識的知識和了解,也展現了聯考對生命觀念在生物學核心素養中的重要性, 第4篇題為"必修三個内容",探讨了神經調節中興奮傳導和傳遞的特征,反映了聯考在生命健康問題中的指導作用,第5篇題為"必修II,檢查肺炎球菌肺炎球菌的體内轉化實驗",倡導學生注意自身健康。前5門課程題為"教材基礎知識,低難度,創造現實局面,設定問題,全面突出聯考教育的功能"。第六個問題是必修的兩個内容,它考察了孟德爾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這是對學生科學思維的檢驗。

(2)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

課程标準的理念之一是"注重學科與新技術的聯系,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問題29仍然是按照實踐檢驗光合作用和呼吸效應的綜合應用,學生需要掌握其基本概念、基本過程、基本原理等核心理論的同時,增加新的知識材料,如白色天氣洞在夜間關閉打開新情況,最後一個問題要求學生設計實驗程式來驗證相關知識, 要求學生在面對與學科相關的生活實踐或學習中探索問題情境,具備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能力。

問題30考察了強制性III生态學中物種之間的競争關系,并給出了一個新的概念 - 競争性拒絕 - 并要求學生出于實際目的進行學習,據此進行鳥類研究并得出結論。這樣,學生對核心概念的了解(競争)的應用和遷移能力的擴充,以及生物共同進化的生命觀念的形成。通過這個問題的考試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更多的生物現象,運用學到的知識或根據實驗可以解釋相應的問題,也可以倡導教師在生物教學中多引用生活執行個體、生活現象,培養學生的學習和運用、應用分析能力。

總之,今年的考試題難度适中,立足基礎,突出骨幹、立能力,崇尚創新,注重考核學生在新形勢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綜合運用生物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同時,考生仔細複習題目,準确和規範的答題要求較高,可以更好地考核考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展現新課程标準的概念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