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鬥結束後,王震聽聞愛妻産子:太好了給老子增兵了,就叫王兵向師長“要增加兵力”給老婆“口頭警告”“老子趴下有兒子!”“祝老伴生日快樂”

作者:映真
戰鬥結束後,王震聽聞愛妻産子:太好了給老子增兵了,就叫王兵向師長“要增加兵力”給老婆“口頭警告”“老子趴下有兒子!”“祝老伴生日快樂”

“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唱一呀唱,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好地呀……”

一聽到這首歌,每個中國人腦海中都會閃現一個畫面,衆多軍民耕田、紡棉花,而其中的核心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三五九旅的旅長王震。

王震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批授銜的57位上将之一,他骁勇善戰,戰功赫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帶着部隊在南泥灣自力更生、發展大生産,以及解放後建設新疆、開發北大荒等。

人們大多對他的功績津津樂道,對他的家庭生活不了解。其實他的家庭生活也很傳奇。

戰鬥結束後,王震聽聞愛妻産子:太好了給老子增兵了,就叫王兵向師長“要增加兵力”給老婆“口頭警告”“老子趴下有兒子!”“祝老伴生日快樂”

<h1>向師長“要增加兵力”</h1>

那還是1937年,身為三五九旅旅長的王震,來到駐紮在苟岚縣城的120師部參加軍政會議。

開完會,别的幹部都立即傳回,隻有王震還欲言又止地不肯離去。

師長賀龍看出了異樣,主動問詢:“有什麼困難和需求,就直說”。

王震說:“我想要增加兵力。”

賀老總忍不住指點起來,說道:“你王胡子的好貪心啊,你們三五九旅都12000多人,還不知足?”

王震說:“兵當然是越多越好,尤其是我的兵大多沒文化,需要給我們補充一些知識分子,教教大家,提升提升文化水準。”

戰鬥結束後,王震聽聞愛妻産子:太好了給老子增兵了,就叫王兵向師長“要增加兵力”給老婆“口頭警告”“老子趴下有兒子!”“祝老伴生日快樂”

賀老總笑呵呵地看着時年29歲、威武健壯的愛将,和副政委關向應對視一下說:“向應,王胡子是需要補充知識分子,我們就給好好挑一挑,不僅要能教士兵,尤其還要能‘教’旅長,那就天作之合吧。”關向應心領神會地點頭。

賀老總接着說:“師部剛來一批參軍來的知識分子,可都是寶貝疙瘩,很多部隊都來搶,我當然要先考慮你王胡子,把最适合的推薦給你。”

王震趁熱打鐵地追問:“那我這就領回部隊。”

關向應忍着笑說:“王胡子,你是光棍娶媳婦,急不可耐麼?”

王震不好意思地說:“我确實是急需補充文化人。”

戰鬥結束後,王震聽聞愛妻産子:太好了給老子增兵了,就叫王兵向師長“要增加兵力”給老婆“口頭警告”“老子趴下有兒子!”“祝老伴生日快樂”

賀龍

賀老總不再打趣他,說:

“這批知識分子是從北京、東北、天津等地來的,有40位多個,他們一路輾轉,躲避鬼子的槍口,好不容來到了我們北八路軍120師安頓了下來。當中有一位女大學生現在師部民運部做文化教員,王季青,是遼甯沈陽人,從小父親去世,在‘九·一八’事變後跟着母親流亡到北平,中學畢業後考入了北京大學。她一直積極參加抗日活動,經受過考驗,兩年前就成為共産黨黨員。如今勇敢地從學生運動的第一線來到我們抗日武裝鬥争的第一線。姑娘長相文靜漂亮,今年24歲,比你小五歲,做媳婦怎麼樣?”

王震笑呵呵地說:“大學生?能看上我這個大老粗嗎?”

關向應說:“其實事前我們了解過,王季青早就聽過你的為名,很敬佩你!你感覺咋樣啊?”

王震自然是高興:“一切聽上司的。”

戰鬥結束後,王震聽聞愛妻産子:太好了給老子增兵了,就叫王兵向師長“要增加兵力”給老婆“口頭警告”“老子趴下有兒子!”“祝老伴生日快樂”

關向應

當天,王震換上了一身新的軍裝,騎着駿馬,去找王季青。

王季青文雅大方地站着迎接,羞澀地笑着。

兩人很快逐漸産生了好感。幾天後,師部就為他倆舉行了婚禮。

婚禮是在岢岚河畔一家簡陋的農舍裡舉行。關向應擔任婚禮主持,他熱情洋溢地說:“志同道合者一見如故,才有這戰場上的‘羅曼蒂克’。”

一旁的新郎王震打斷這種文绉绉的話:“麼子‘蒂克’,這叫‘速戰速決’!和我打仗風格一緻。”

戰鬥結束後,王震聽聞愛妻産子:太好了給老子增兵了,就叫王兵向師長“要增加兵力”給老婆“口頭警告”“老子趴下有兒子!”“祝老伴生日快樂”

婚禮後,王季青向王震詳細講述了自己的家族、學習和抗日救國的經曆,表明自己一顆坦誠的心都交給了他。

王震很感動地說:“你一個看着文弱的女大學生,不遠千裡地來到這艱苦的抗日前線,讓人很是佩服。這也是我們能走到一起的一個緣分,我會好好珍惜……”

婚後第二天,王震必須得回359旅了。

賀龍故意逗王季青:“季青同志,如今你是359旅的人啦,是跟王胡子走,還是繼續留在師部?”

王季青不好意思地回答:“既然我是359旅的人,那我就去359旅吧。”

戰鬥結束後,王震聽聞愛妻産子:太好了給老子增兵了,就叫王兵向師長“要增加兵力”給老婆“口頭警告”“老子趴下有兒子!”“祝老伴生日快樂”

<h1>給老婆“口頭警告”</h1>

王季青随王震到了359旅,在旅部擔任文化教員,教戰士們學習文化知識。

此時,日軍經常進犯根據地,359旅就依仗恒山的地理優勢,對日寇進行反擊。

有一次,359旅主力正在山西靈丘一帶與日軍交戰,王季青和幾位剛參軍的青年大學生想到戰場第一線助力,便跟随一個突擊排往陣地趕,剛到交戰的半山附近,就有敵人撲了上來,并包圍了他們。

幸好被正在山頭組織反擊的王震發現,急令敢死隊以猛烈火力去解救,經過一番戰鬥,終于将敵人擊退了。

王震一臉嚴峻地質問:“是誰叫你們擅自跑到這的?”

王季青老老實實地回答:“是我。”

王震說:“你們的職責是帶領大家學好文化,這比你們親自參加戰鬥更重要。以後不能随意跑到陣地上來,考慮你們是初犯,就先給個口頭警告。”

戰鬥結束後,王震聽聞愛妻産子:太好了給老子增兵了,就叫王兵向師長“要增加兵力”給老婆“口頭警告”“老子趴下有兒子!”“祝老伴生日快樂”

<h1>“老子趴下有兒子!”</h1>

1938年9月,王季青生了一個男孩,當時王震正在前線與日軍交戰。當旁邊一個參謀告知他這個喜訊,王震隻是應了聲“噢,知道了。”繼續投入戰鬥。

戰鬥結束後,王震忽然問那位參謀:“你報告過麼子事?”

參謀說:“王教員給你生了個兒子,已經好幾天了。”

王震聽了,拍着胸脯大笑:“太好了,給老子增兵了,就叫王兵吧。”

戰鬥結束後,王震聽聞愛妻産子:太好了給老子增兵了,就叫王兵向師長“要增加兵力”給老婆“口頭警告”“老子趴下有兒子!”“祝老伴生日快樂”

抗戰勝利前夕,根據上級安排,王震将率隊伍南征,開辟新的根據地。臨行前,王季青知道王震此去兇險難測,把兩雙羊皮護膝塞進他的行李:“你這條傷腿最讓人放不下心。”

王震安慰着妻子:“莫擔心,我們現在是‘兵軍之家’(三個兒子名為王兵、王軍、王之),老子趴下有兒子!再說組織也會照顧你們的。”

王季青在焦慮中等待,白天給戰士們上課,晚上就在窯洞裡紡線。

此時,王震一路南下,先是在鄂北與李先念的隊伍會師,然後渡過長江,打回湖南,建立湘中抗日根據地。在向粵北挺進過程中,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接到中央急令迅速北返。

途中,數次遭到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王震率部拼殺,九死一生,一路艱險回到中原。

戰鬥結束後,王震聽聞愛妻産子:太好了給老子增兵了,就叫王兵向師長“要增加兵力”給老婆“口頭警告”“老子趴下有兒子!”“祝老伴生日快樂”

直到1946年2月的一天,一架标有美國專機在延安南關機場降落,王震走了出來,他是作為中原軍區談判代表,參加軍調處執行部漢口執行小組。此次途經延安,向黨中央和毛主席彙報工作。

彙報完工作,他才回家。見到妻子後說:“我馬上又要乘專機去北平,你也跟着去。”

王季青不解:“我去北平幹什麼?”

王震說:“你可以回母校帶動師生搞宣傳,揭穿國民黨假和平真内戰的狼子野心。而且,軍調部有美方代表,你懂英文,可以給我們做翻譯工作。”

隻有8歲、6歲、4歲的三個兒子很不高興,天天盼着爸爸平安回來。如今爸爸剛回來就又要走,還把媽媽也帶走了。

戰鬥結束後,王震聽聞愛妻産子:太好了給老子增兵了,就叫王兵向師長“要增加兵力”給老婆“口頭警告”“老子趴下有兒子!”“祝老伴生日快樂”

1946年6月,談判宣告破裂。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調集30多萬軍隊,圍攻中原軍區。王震速回鄂豫皖,協助李先念成功地指揮了著名的中原突圍。并指揮359旅殺開血路,勝利回到延安。

南征北返和中原突圍,曆時六百多天,輾轉八個省,打過300多場仗,創造了中國革命戰争史上的又一奇迹,被毛主席譽為“第二次長征”。

戰鬥結束後,王震聽聞愛妻産子:太好了給老子增兵了,就叫王兵向師長“要增加兵力”給老婆“口頭警告”“老子趴下有兒子!”“祝老伴生日快樂”

<h1>“祝老伴生日快樂”</h1>

1993年2月6日,這天是元宵節,也是王季青的生日,天公作美,晴朗溫暖如春。

拖着病體的王震,委托人買了一個大蛋糕,上面有“祝老伴生日快樂”的字樣,和子孫為王季青做了一個熱鬧非凡的80大壽。

王震誇說老伴不像80歲,很像60歲的樣子。

王季青開心極了,反過來誇老闆也像60歲,子孫們給出了一陣熱烈的掌聲和歡笑聲。

戰鬥結束後,王震聽聞愛妻産子:太好了給老子增兵了,就叫王兵向師長“要增加兵力”給老婆“口頭警告”“老子趴下有兒子!”“祝老伴生日快樂”

一個多月後,3月12日,王震在廣州病逝,享年85歲,走完了和老伴相依相伴56年的人生。

按照王震的遺願,捐獻了眼角膜,将部分骨灰撒在新疆天山。

2007年12月24日,王季青在北京解放軍總醫院逝世,享年94歲。

他們的一生沒有女兒,生的三個兒子,個個成就不凡!

戰鬥結束後,王震聽聞愛妻産子:太好了給老子增兵了,就叫王兵向師長“要增加兵力”給老婆“口頭警告”“老子趴下有兒子!”“祝老伴生日快樂”

長子王兵,曾組建中國海洋直升機專業公司,擔任董事長,在國家的海洋直升機及通用航空領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于2014年去世,享年76歲。

次子王軍,在商業領域王軍有着巨大成就,與别人籌建投資公司,後來成為了中信投資集團董事長,之後又擔任深圳管理集團的董事長。2019年在廣州逝世,享年78歲。

幼子王之,是中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發明人,中國長城計算機集團公司董事長。帶領團隊把一個隻有300萬債權的小型企業發展成為國内著名高科技企業集團。他被譽為中國IT業的“教父”級人物,被外媒稱為“第一個讓比爾蓋茨停下腳步的中國人”。

所謂,虎父無犬子,王震的三個兒子也書寫了一個個傳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