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财富管理三劍客”曬業績:興業證券淨利下滑 自營拖三家後腿

距離業内喊出“财富管理大時代到來”已有數年,每到财報披露期,進行财富管理轉型的券商表現如何就會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截至29日,被業界稱為“财富管理三劍客”的廣發證券、興業證券與東方證券均公布了今年的三季報,引發業界關注。

業績上看,“三劍客”悲歡各不相同,廣發證券實作小“豐收”,東方證券與興業證券緊跟其後。但三者均在自營業務上“栽了跟頭”,以興業證券最為明顯。

眼下,市場對三家券商的發展寄希望于财富管理轉型帶來的利好,但他們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卻相差明顯。股價上,據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廣發證券在第三季度漲幅達42.68%,東方證券漲幅達55.34%,而興業證券漲幅僅為3.80%。

自營業務拖累三劍客

“财富管理三劍客”中,廣發證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與淨利潤領先其他兩家券商,其實作營業收入268.71億元人民币,同比增25.49%,實作歸母淨利潤86.41億元,同比增6.15%。東方證券緊随其後,并在淨利潤增幅上勝過廣發證券,其實作營業收入188.4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3.21億元,分别較上年同期增長17.37%和41.62%。興業證券暫落于人後,其前三季度實作營業總收入138.8億元,同比增長2.9%,實作歸母淨利潤35.2億元,同比增長16.3%。

從單季度看,興業證券表現欠佳。該公司第三季度公司實作營業收入約37.34億元,同比下降28.27%,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0.84億元,同比下降23.12%。東方證券在第三季度營業收入也出現了下滑,其實作營業收入55.63億元,同比下降13.43%,但實作歸母淨利潤16.20億元,同比增長6.27%。廣發證券方面,該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實作雙升,實作營業收入88.63億元,同比增長23.01%,實作歸母淨利潤27.52億元,同比增長15.23%。

“财富管理三劍客”曬業績:興業證券淨利下滑 自營拖三家後腿

總體上看,廣發證券在三季度表現優于另外兩家,但中新經緯注意到,三者卻均在自營業務上“栽了跟頭”。根據券業一般規則,券商自營業務收入的計算是以投資收益加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再剔除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

廣發證券前三季度自營業務實作淨收入50.75億元,同比下滑19.11%。其中,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僅7636萬元,去年同期為12.35億元,同比下降超11億元,降幅達到94%。

前三季度,興業證券自營投資業務收入19.11億元,較2020年同期下降52.78%。其中,投資收益為26.27億元,同比下滑34.11%,主要系交易性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投資收益同比減少,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6.74億元,較2020年年同期浮盈0.76億元下降987.51%。

東方證券實作自營業務收入23億元,亦出現同比下滑41.09%的情況,其主要是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收窄所導緻的。

三者中,興業證券受自營業務拖累最為明顯。對于業務收入的下滑,接近興業證券的券業人士告訴中新經緯,“興業證券整體業績屬于中規中矩的類型。至于自營業務出現單季度下滑其實也可以了解,因為整個行業自營業務在前三季度表現都不是很好。”

中新經緯注意到,自營業務近年來已成為券商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今年前三季度,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财通證券、東興證券、光大證券等多家券商自營業務出現下滑。值得一提的是,也有招商證券、國信證券、國聯證券、中原證券等券商的自營業務表現良好。整體上看,在41家上市券商中,自營業務出現同比增長的券商居多。

财富管理轉型進行時

對于券商而言,随着市場的逐漸成熟,其傳統經紀業務開始進入存量博弈的局面,傭金率持續下滑、業務同質化明顯等問題開始出現。在此背景下,相較頭部大型券商而言,資源與資金優勢相對較弱的中小型券商營生“難上加難”。

向财富管理轉型靠攏成為券商們的積極選擇。光大證券非銀行金融團隊指出,随着居民可投資産不斷增加,财富管理意識不斷加強,未來五年金融機構财富管理市場預計增速在15%-18%之間。

該機構在研報中指出,雖然目前财富管理市場仍是以銀行和基金公司為主,但受益于權益市場發展加速,券商在财富管理賽道重要性提高。

天風非銀金融團隊将“大财富管理”業務定義為“代銷金融産品+基金投顧+券商資管+券商系公募基金+券商系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眼下,财富管理時代已經到來,從代理銷售金融産品業務來看可見一二。

據Wind資料顯示,2020年,全年納入統計的全行業券商代理銷售金融産品業務實作淨收入134.38億元,同比增長148.76%,且在2021年,該資料仍在高速增長。今年上半年全口徑券商累計實作代理銷售金融産品淨收入100.5億元,同比增幅117.56%。

得益于财富管理的積極發力,廣發證券、東方證券與興業證券獲封“财富管理三劍客”的江湖稱号。

截至今年上半年,财富管理業務收入占廣發證券營收比例為37.38%,是比重最大的業務。今年前三季度,廣發證券資産管理及基金管理業務貢獻實作淨收入73.51億元,同比大增56.25%,占營收比重近三成。此外,該公司實作經紀業務淨收入60.09億元,同比增長19.85%。廣發證券旗下兩王牌公募基金易方達與廣發基金管理規模均超過萬億元。

東方證券方面,2015年,東方證券率先将經紀業務部門更名為财富管理業務部門,并開始了近七年的财富管理轉型之路。2021年上半年,東方證券權益類産品銷售規模177.13億元,同比增長139.2%,産品相關收入達4.76億元,其中代銷金融産品收入2.99億元,同比增加159%,市場占有率2.97%,行業排名第11位。今年前三季度,東方證券資管業務與經紀業務收入分别同比增長56.94%與40.07%。此外,東方證券旗下還有東方紅、彙添富基金兩家知名資産管理機構。

興業證券方面,該公司财富管理業務代買收入和金融産品銷售規模在2020年突破1000億元。興業證券副總裁胡平生曾表示,财富管理業務是公司業務轉型的方向,是集團穩定經營的壓艙石。

興業證券相關人士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公司加速财富管理業務轉型與發展,客群規模與品質有效提升,交易服務、投顧服務和資産配置能力不斷增強。

深入投顧業務“腹地”

中新經緯注意到,光大證券非銀行金融團隊在其研報中将券商财富管理賽道分為三條,代銷、投資以及投顧業務。國元證券指出,财富管理轉型已成大勢所趨,而财富管理的一個重要抓手就是投資顧問。

投顧業務方面,東方證券先聲奪人。據了解,自6月底以來20家券商獲得基金投顧試點資格後,東方證券是首家通過現場檢查獲得開業資格的券商。

廣發證券相關人士則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指出,培育與發展一批專業化、高品質的投資顧問,是公司财富管理轉型的重要抓手之一,目前投顧人數位居行業前列。“接下來将繼續圍繞産品、投顧、平台三個主要方向,推進财富管理轉型工作的持續深化。”

興業證券在投顧方面也并不遜色,其向中新經緯表示,公司正式獲批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财富管理業務迎來新增長點。

據了解,投資顧問是券商觸達客戶的最主要群體,興業證券投顧人數達2025人,較年初增長22%。此外,截至上半年,興業證券共成立97家分公司,149 家線下營業廳以及若幹子公司。業界人士告訴中新經緯,線下網點是券商服務财富管理客戶、提升客戶體驗的重要管道,有助于戶均資産規模提升。

盡管财富管理和投顧業務帶來遐想,但券商在二級市場依舊要面對股價低迷的窘境。

29日盤中,券商财富管理概念股齊齊下跌,東方證券一度跌停,廣發證券盤中跌超9%,長城證券、浙商證券、财通證券跌幅居前。或許由于收盤時興業證券季報未出,是以興業證券29日收盤微跌0.22%。長城證券非銀團隊建議,券商闆塊繼續聚焦财富管理轉型,其預計未來财富管理業務突出的券商将繼續領跑行業。

據中新經緯觀察,除了“三劍客”外,有許多券商正在積極發力财富管理、投身投顧業務,但是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卻并不突出。對此,川财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告訴中新經緯,“因為财富管理業務難度高,需要各個業務線的協同,而且與證券市場的漲跌也是高度相關的。”

(中新經緯APP)

編輯/樊宏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