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駐日美軍遭“飛彈襲擊”,士兵練習挨打時保命,美國想挑起戰争?

都說美國是靠戰争起家的“戰争販子”,其成為超級大國的成長軌迹,灑滿了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屍體和鮮血。不過,這是在過去,現在的美國已經失去了昔日的戰争銳氣,相反,現在這個世界上最害怕發生戰争的,估計就是美國了。

駐日美軍遭“飛彈襲擊”,士兵練習挨打時保命,美國想挑起戰争?

越是軟弱的人,越是喜歡展示其兇狠的一面,為的就是試圖阻遏别人對他的攻擊。美國現在也這樣,總是喜歡向它的對手們揮拳頭,努力證明自己有發動戰争的能量。但這并不意味着美國就敢于發動戰争,事實恰恰相反,這是美國懼怕戰争的一種典型展現。

與美國海空軍航母和戰略轟炸機,在亞太和歐洲耀武揚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駐日美軍現在卻在努力學習在挨打的情況下如何保命。據環球網報道,日前,位于日本廣島附近的美海軍陸戰隊岩國基地航空站突然響起警報聲,駐紮在這裡的美國軍人接到“飛彈來襲”的信号,所有人員被要求“就地尋求保護”,直到被通知撤離後才能離開。

駐日美軍遭“飛彈襲擊”,士兵練習挨打時保命,美國想挑起戰争?

這不是發生戰争,而是駐紮在日本岩國基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部隊,近日舉行的一次演練,模拟航空站遭敵方飛彈襲擊。據悉,“遇襲”的岩國基地駐紮有美海軍陸戰隊最先進的F-35B隐身戰機,美海軍的裡根号航母也在這裡停靠。如果真爆發戰争,這裡很有可能會成為美國戰略對手重點打擊的對象。顯然,美軍舉行這種演練,就是在為未來有可能的“挨打”做準備。

當下,美國與俄羅斯等戰略競争對手關系極度緊張,在亞太或者歐洲随時都有可能發生大國沖突。在大國沖突的戰場環境下,美國軍隊不可能會像此前的反恐戰争那樣,不用擔憂軍事基地會遭到襲擊。既然是大國戰争,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美國就得為有可能的挨打做準備,這也就是美軍舉行這種演練的主要目的。

駐日美軍遭“飛彈襲擊”,士兵練習挨打時保命,美國想挑起戰争?

無獨有偶,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兩架F-18戰鬥攻擊機,日前攜帶魚叉反艦飛彈升空執行訓練任務。對此,美海軍陸戰隊發言人聲稱:這種行動以後會頻繁出現,目的就是在向對手釋放信号:美軍正在随時準備打仗。

在當下美國所挑起的大國對抗日趨白熱化、大國沖突随時都有可能發生之際,駐日美軍近期所進行的打擊和挨打等科目的演練,擺明了了就是在向俄羅斯等對手,展示美國有發動戰争的“決心和能力”。

駐日美軍遭“飛彈襲擊”,士兵練習挨打時保命,美國想挑起戰争?

作為靠戰争起家的超級大國,美國是有發動戰争的野心,但它承受不起大國戰争的代價,更無力負擔大國戰争的人員和資源消耗。否則的話,美國就不用在無人機遭擊落,駐伊美軍早飛彈空襲的時候,不敢對伊朗發動軍事報複,更不會倉皇從阿富汗撤軍了。可以這麼說,美軍現在“連端着AK-47的塔利班都打不赢”,還有什麼資格去打赢與大國的戰争呢?

更何況,美國當下的實際狀況,也不具備支援拜登政府發動一場大規模戰争的能力。當下的美國因深陷政治兩極化、疫情失控、通貨膨脹和供應鍊斷裂等危機泥潭中,已變成了一個病入膏肓的“危重病人”。這時候如果爆發一場大國戰争,弄不好還真會要了超級大國的老命。

駐日美軍遭“飛彈襲擊”,士兵練習挨打時保命,美國想挑起戰争?

是以說,美軍這時候在日本大張旗鼓舉行攻防作戰演練,并不意味華盛頓就有膽量挑起大國戰争。相反,這更像是美國虛張聲勢的一種展現,目的就是希望以此來阻遏對手,打消它們在這敏感時刻對美國發起軍事攻擊的決心。原因并不複雜:今天的美國已經承受不起戰争的消耗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