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窮人随波逐流求穩定,富人想方設法找“錢”途

作者:上進的風筝ov

1、與其踏上一條輕松但平庸的路,還不如選擇那條荊棘叢生卻有着遠大“錢”途的路。而正是這種冒險精神,讓富人與窮人逐漸拉開财富的差距,直至最後天差地别。我們總聽說人生有無數種可能性,但看看我們身邊,大多數人都有着極其相似的人生軌迹。年少時上學讀書,經過層層考試的篩選,最終一部分人聯考落榜後進入社會工作,另一部分人則考上層次、等級不同的大學。畢業後,有的繼續讀書深造,有的從此踏入社會找工作。随後就是結婚、生子,然後孩子再繼續這樣的循環……

2、很多時候,大多數人的人生都是随波逐流的,别人做什麼自己就做什麼,甚至來不及思考自己為什麼要走這樣的路,要做這樣的事。例如很多人其實一直沒弄明白,自己讀書到底為了什麼;很多人也弄不明白,自己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份工作;甚至有時候也弄不明白,自己為什麼一定要結婚生子,組建家庭……這些事情似乎是人生必須經曆的,如果不經曆這些,人生仿佛就會變得不完整。有人曾說過,我們就像是生産線上制造出來的産品一樣,絕大多數人的人生都大同小異。人生的無數種可能,隻在少數人身上得到了實作。而這些實作了無數種可能的少數人,通常就是處于社會金字塔頂層的成功人士、富有人士。

3、人生的道路上埋藏着許多财富,窮人們總是習慣于一個跟着一個地朝前走,于是,無數人都争搶着同一條路上有限的财富;富人則不同,他們往往能跳出窮人式的定勢思維,将眼光和視野轉向更多的地方,去發現更多的道路,進而挖掘到了窮人們都不曾發現和挖掘的巨大寶藏。這就是為什麼富人看似沒有窮人那麼努力勤奮,卻總能擁有比窮人要多幾千倍、幾萬倍甚至幾百萬倍的财富的原因。為什麼大多數人都習慣于跟随着大衆盲目地朝前走呢?究其根源,主要是為了求“穩”,而之是以要求“穩”,則是為了規避風險。

4、我認識一個年輕人,做IT方面工作的,他畢業那會兒曾放出豪言,要成為中國的“比爾·蓋茨”。這個年輕人也确實很優秀,一畢業就進入了一家外企工作,深得老闆器重。但工作了幾年之後,正當事業如日中天之時,這個年輕人卻被父母逼着辭職,回家考了公務員。進入的部門還算不錯,但收入各方面與外企自然是比不了的。

5、現在,這個年輕人過得還算不錯,有車有房,工作穩定輕松,羨煞了不少旁人。當然,和“比爾·蓋茨”早已不具備可比性了。如今,每當周圍的人誇贊這位年輕人有出息時,他的母親依然還會無限驕傲地提起當初自己“英明果斷”、逼迫年輕人辭職回家考公務員的決定,這位老太太常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你瞧瞧,當初還不樂意,要不是我逼着你回來考公務員,你現在的日子能過得這麼舒心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