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快!警方聯手将他送回大海

快!警方聯手将他送回大海
快!警方聯手将他送回大海
快!警方聯手将他送回大海

10月26日上午,一名市民在環灣西側、古州灣東海岸白泥地公園附近的海灘上發現了一條兩米多長的鲨魚。在青島警察局沿海派出所海口派出所的警察和熱情的船民的協助下,鲨魚成功釋放到深海。膠州灣發現鲨魚這是新的,為什麼鲨魚會主動"上岸"?記者采訪了我市海魚專家。

兩米長的鲨魚在古州灣擱淺

26日上午,青島市警察局海口派出所沿海警局接到公衆報警,環灣西側路、膠州灣東岸附近白泥公園,一條鲨魚滞留。

警方于上午8點左右到達現場.m。擱淺的鲨魚長約兩米,背部灰白,腹部發白,盯着眼睛,露出懷特森鋒利的牙齒。經過仔細檢查,鲨魚的右臉頰和鳍在擱淺時被巨石切割,并向外滲血。盡管如此,鲨魚的鰓仍在抽送。

警方告訴警方,他早上來抓海正好趕上潮水,他發現一條鲨魚擱淺在沙灘上後發現了一個小水桶,并不斷向鲨魚潑水以保持濕潤,然後撥打了110警察。"鲨魚還活着,我們要救它。海口派出所、紀尚佐和宋玉傑告訴記者,他們立即聯系了一艘漁船前來。

警方聯手将他送回大海

當船夫張寶章到達時,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鲨魚看起來有幾百磅,很難把它帶到船上;警察和船民先找到一根繩子把鲨魚的嘴綁起來,然後找到兩根棍子伸到鲨魚的肚子下面,用繩子把鲨魚抱在一起,扛到漁船上。

"我們一直往船上的鲨魚潑水,生怕它撐不住。張寶章告訴記者,為了保證鲨魚能夠重返深海,避免在近海地區發生事故,漁船到深海10海裡處,他們把鲨魚放回海裡:鲨魚在水中,幾次在海裡搖晃,搖晃幾個尾鳍, 先慢慢遊,然後進入深海。

"這條鲨魚,就像電影中的鲨魚一樣,看起來很可怕。"張寶章說。

在鲨魚迷戀的公衆中,人們的情緒複雜化

鲨魚出現在古州灣東海岸的消息傳開後,市民們關注了新聞環節,大家的态度好壞參半:有人認為這證明青島的海洋環境越來越好,就連海洋食物鍊頂端的鲨魚也在古舟灣避難;

青島周邊海域常見的鲨魚有哪些?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專家表示,青島周邊海域的鲨魚主要是皺唇鲨,成年皺唇鲨體長約1米,是一種比較溫和的鲨魚,不會主動攻擊人類。

這次擱淺了什麼鲨魚?它會攻擊人們嗎?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水産科學院黃海水研究所的專家表示,根據照片直接判斷鲨魚的種類并不容易。一些專家根據其外觀判斷它可能是一條鲨魚。

幾位在膠州灣岸邊長期工作的漁民告訴記者,鲨魚長兩米,強壯到足以對人們構成威脅。

"隻有普通浴場才有鲨魚網,希望夏天經常在浴池裡洗澡的人,多注意吃點心。張寶章歎了口氣。記者會向沿海警察通報有關消息,沿海膠州派出所的幾個派出所,民警紛紛表示,第一時間要通知漁船管轄範圍内的漁船民,讓他們在生産作業時注意保護。

鲨魚為什麼被困在古州灣?

記者查閱公開報道,在青島周邊海域,鲨魚的出現并不新鮮:2010年11月,漁民在離潮蓮島附近海域約50海裡處捕獲了一條體長超過4米、重達500多磅的藍鲨;2013年6月,在第三海水浴中發現了一隻死去的鲸鲨;2017年8月,漁民在桑菲爾島(Koh Samphire Island)附近的東北水域發現了一隻死鲸鲨。媒體還報道稱,有人在早産市場上出售野雞鲨。鲨魚在膠州灣很少見。将鲨魚駛入海中的張保章也向記者證明,自己在膠州灣海域航行了12年,這是他第一次看到鲨魚。

鲨魚為什麼會遊進古州灣,又是怎麼被困住的?中國水産科學院黃海生産研究所專家告訴記者,普通鲨魚一般生活在海溫較高的熱帶亞熱帶地區,有的鲨魚可能随着黃海的溫暖向北遊動,然後"航行"抵消;至于鲨魚擱淺的原因,專家分析,可能是捕食時沖得太強,在淺海附近上岸,意外遭遇退潮。也有可能鲨魚個體很弱,對聲音過敏,并且會在一段時間内迷失方向。

與海洋生态環境的改善有關

中國水産科學院黃海水研究所專家告訴記者,古州灣鲨魚的存在與海洋生态環境的改善有很大關系。

"海洋環境受到嚴格保護,海洋不受污染,水将逐漸形成穩定的生态系統和食物鍊,對于鲨魚來說,會有誘餌。專家說。

2017年3月,一隻江豚出現在橋東側的海中;2019年在墨西哥海岸附近拍攝了一隻在礁石上休息的海獅;2020年7月,一艘帆船 鲸魚在第三海水浴場被拍到,2020年7月,韓先生正在乘船,在膠州灣大橋底部149号碼頭紅島碼頭附近遇到疑似海獅或海豹。據專家介紹,這些都表明青島的海洋生态環境越來越好。"人們盡量不打擾它。專家說。

如果我不小心釣到了鲨魚怎麼辦?記者閱讀并查閱了海洋漁業相關法律法規并咨詢專家了解到,應當放行,未經許可捕撈、銷售均屬違法行為。

關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劉卓毅

來源:青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