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哲學與狗有什麼關系?

作者:Beiqing.com

原作者|安東尼·麥高恩

摘自肖淑軒

哲學與狗有什麼關系?

與狗一起散步的十二個哲學

作者:Anthony McGowan

譯者:王偉

版本:未讀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11月

我有一隻狗,Meng Di,它是一隻害羞的Marzis狗。蒙迪看起來就像一朵無能的白雲落到地上,在泥濘中打滾。他的眼睛是黑色的,他的眼睛是難以捉摸的,他的鼻子是黑色的,他的胡子是煙熏的,他不是黑色的,因為他總是喜歡聚在一起聞聞香味的角,而這個"角"可以指任何一個身體部位,也指地理方向。

當談到智力時,Marzis狗通常被描述為"扁平":與警覺的VIP狗和具有國際象棋能力的Curley牧羊犬相比,有點笨拙,但盯着網球希望它們能活下來,以及阿富汗獵犬,他們整天吸毒和絞盡腦汁以防止自己吞咽舌頭, 他們的智商高出一個檔次以上。孟迪不會耍花樣,叫他"過來",沒用,他甚至"坐下"不聽,但他會靜靜地等着你走到他身邊,仿佛世上沒有比這更有趣的事情了。

雖然我對孟迪的智力成就有點苛刻,但他總是帶着嚴肅而困惑的表情,仿佛在有序地嘗試解鎖一套密碼,或者認真思考宇宙的隐秘意義。

我從來沒有在西方哲學書中看到過狗,直到我主動去尋找它。突然,我發現它們無處不在,有時潛伏在字裡行間,好像知道我因為吐痰或偷食物而陷入困境,而在其他時候,它卻躲在光天化日之下。

鑒于人與狗之間長期存在的親密關系,狗滲透到我們知識文化,神話,故事和哲學探索的各個方面也就不足為奇了。考古學家發現很難确定狗是何時被馴化的,盡管最好的猜測是34萬年前。很可能,最初在我們祖先的家園周圍漫遊的狼,然後在數萬年的時間裡,類似于我們現代狗的那部分狼群分裂了,這一過程是由自然選擇和人工繁殖相結合的結果。

一萬五千年前,我們不會耕種,但人和狗都死了。最早的人類和狗生命的鐵證據是在德國的一個采石場出土的,是三個舊石器時代屍體的遺骸:一個男人,一個女人和一隻小狗,一起埋葬。這隻狗一直患有犬瘟,隻有在人類的照顧下才能活那麼久。狗太弱了,根本不能用于狩獵,是以它在群體生活中一定有其他用途:它是一隻寵物......

回顧過去和現在,狗在大多數人類文化中都受到尊敬。在前哥倫布時期的美國,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認為狗是很好的向導和守護者,将死者引向靈魂世界。埃及人可能以對貓的熱愛而聞名,但狗經常與主人一起埋葬并制成木乃伊。直到今天,第一個隻有名字的動物是一隻名叫"Abuwtiyuw"(我不知道如何讀這個名字)的優雅獵犬,它生活在埃及第六王朝(前2345-front 2181)。

哲學與狗有什麼關系?

動畫"101隻忠誠的狗"劇情。

從更接近西方哲學傳統的時間和地點看,波斯瑣羅亞斯德教徒對狗的智慧和正直着迷。波斯人相信狗會守衛死者通往天堂的橋梁,這與瑪雅神話相吻合。狗也是光明與黑暗之間永恒之戰的主要參與者,在善良的上帝阿胡拉·馬自達(Ahura Mazda)的上司下,在邪惡的上帝安吉拉·曼努埃爾(Angela Manuel)的上司下,與昆蟲,蟋蟀,老鼠,蜥蜴,青蛙,也許還有貓。狗狗站着不動,靜靜地盯着前方的虛空,正是因為它們能看到我們看不見的邪靈。是以,在這場大戰中濫用我們強大的盟友,必将在今世和來世受到嚴厲懲罰。狗殺手必須做很多事情來贖罪,包括殺死10,000隻貓。是以,是的,瑣羅亞斯德教徒無疑是愛狗的人......

從哲學的起源看得更近一點,希臘英雄主義見證了奧德修斯的忠誠獵犬阿爾戈斯的出現,他等待了二十年才讓他的主人回家。曾經像飛翔的它一樣行走,現在躺在糞堆上,饑腸辘辘,痛苦不堪。但是整個奧法基,隻有它認出了奧德修斯。它得到的補償是英雄的眼淚,最終愉快地吞下了他的呼吸。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荷馬史詩中的英雄被打敗,最大的恥辱就是在戰場上被剝光衣服,赤身裸體地扔去喂狗。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談到了歷史、神話、傳說,但是我們第一隻狗,完全是哲學的,直到排隊的"理想國家"才出現。在《理想國度》中,柏拉圖試圖定義正義(以及許多其他人),并建立一個完美社會的标準。理想政府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是守護階級,是上司和保護國家的哲學家戰士。護送人員應具備哪些素質?他們必須善待人民,對敵人毫不留情。而這些蘊含着真理的品質,我們到哪裡去找呢?答案是,就家犬而言,它們可以通過直覺知道善惡,區分敵人,它們舔主人的飲酒者的手,即使它們對其他事情一無所知,但對不受歡迎的入侵者毫不留情。

這是一個迷人的自然;

這是一個真正的哲學家。

為什麼這麼說呢?

根據是:狗完全通過知道或不區分敵人。當動物知道并且不知道如何分辨自己喜歡和不喜歡什麼時,它怎麼能說它不喜歡學習呢?

這是真的。

愛學習,愛智慧,不是哲學嗎?

哲學與狗有什麼關系?

電影《忠犬八狗的故事》中的一幕。

我們的哲學狗以這種方式首次亮相,這是一隻不錯的狗。但柏拉圖對狗的看法并不總是贊美,他直接罵那些不同意他觀點的人是"狗"。這就引出了哲學中最著名的狗。今天,"憤世嫉俗"這個詞(希臘語的意思是像狗一樣)在牛津英語詞典中的意思是:"不相信一個人的動機和行為是真誠或善良的人,并且總是以嘲笑,諷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

這不是一個正面的形象:一個薄唇,世俗的男人,嘲笑别人的善良,不斷撕下道德面具,揭露其背後的虛僞。這個詞的現代含義清楚地反映在最初的憤世嫉俗者身上,一群流浪的思想家,與柏拉圖處于同一時代,但走了一條非常不同的道路。憤世嫉俗者過着簡單的生活,把财富和世俗的成功當成污垢,穿衣服,把天當床,責罵富人的貪婪和物質欲望。質疑所有習俗,嘲笑所有道德或宗教傳統。但是,憤世嫉俗的本質是争取道德生活,而憤世嫉俗的批評雖然是毀滅性的,但仍然是邁向啟蒙的重要的第一步。

這與狗有什麼關系?關于犬儒主義這個名字的起源,這個故事有幾個不同的版本。也許是因為第一個憤世嫉俗者Antisteni在一個名為"白狗之地"的體育場演講。我更喜歡另一個故事,柏拉圖是最大的憤世嫉俗者,安提斯泰尼的弟子,克塞諾帕的奧格尼的戲弄和戲弄,大喊:"你是一條狗!""這讓Dionne很有趣,他很高興成為一隻狗。一個高尚的男人向迪奧加尼扔了一根骨頭,罵了同樣的話,迪奧金擡起一條腿,互相撒尿。事實上,迪奧加尼看起來确實有點傻,因為聽講座大聲吃飯,在與他人交談時肆無忌憚地放屁而臭名昭著。他要麼在扒牙,要麼挑起争端。如果他走進"安靜的車",那将是每個人的噩夢......他會很高興的。有一次,迪翁在柏拉圖最喜歡的地毯上擦了擦肮髒的腳,說:"我在踐踏柏拉圖的虛榮心。柏拉圖含蓄地回答說:"迪奧加尼,你是多麼傲慢,會假裝不傲慢。"這是柏拉圖唯一的反擊勝利。

憤世嫉俗者被貼上"像狗一樣"的标簽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有一個被廣泛诽謗的特征,即展示身體機能而不感到羞恥。歐仁妮會到處小便,而他的弟子,德布斯的克拉圖斯走得更遠,直接和他的妻子希帕爾基亞一起走在公衆視線中。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戰鬥戰場"在英語中被稱為狗狗的原因。

克拉特斯和希帕爾基亞活得很長,睡在雅典的大門和柱廊上。他們的導師迪奧尼(Diognni)甚至更資深,據記載,他一直活到九十多歲。最後,狗又出現了。Dionne的死有幾種不同的版本,其中一個說他已經喘了好幾天氣(這基本上就是他到達那裡所做的事情);另一個更平庸,關于他吃生牛腳并死于食物中毒;還有一個更适合憤世嫉俗的人:據說迪奧尼在吃他的狗章魚時被狗咬傷,然後潰爛緻死;還有一種說法是,他被一隻狗感染了狂犬病。

哲學與狗有什麼關系?

事實上,迪奧加尼并不是第一個死于狗的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是第一批去世的哲學家之一。赫拉克利特是一個貴族,尤其厭惡平民,他認為他所說的真理隻有少數人了解。他說,上層階級總是準備放棄一切,追求不朽的榮耀,而大衆像牛一般什麼都不想要,隻懂得吃喝。他的命運,如果不是應得的,也與他自己的命運有些一緻。他患上了水腫,并用牛糞自己治療,因為他相信它可以吸走多餘的水分。就在這時,一群狗找到了他,吃了他,因為他們認不出他來了。

在接下來的兩千年裡,狗的形象在哲學中出現得相對較少,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一時期的哲學處于柏拉圖的偉大弟子亞裡士多德的控制之下,他是一個教條的人。到文藝複興後,哲學已經覺醒,狗又回來了。

在伊曼紐爾·康德(Emmanuel Kant)的《對純粹理性的批判》(Critic of Pure Reason)中,一隻狗單獨出現,這是西方形而上學中最偉大、最困難的作品之一。在下一段經文中,我們将多次提到康德,但現在我們隻需要知道,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在批評的同時,試圖彌合哲學史上長期存在的鴻溝:一位哲學家認為知識來自純粹的思想,而另一位哲學家則聲稱我們隻能獲得通過感官到達心靈的知識。為了解釋思想和感官體驗之間的差距是可以填補的,他引用了狗的例子。

狗的概念表明了一個定律,通過這個定律,我的想象力可以尋求,描繪或映射二次動物的一般輪廓,形狀或形狀,而不局限于經驗提供的任何單一或單個形狀。

康德說,如果沒有"狗"的概念,各種感官知覺——耳朵、皮毛、拉舌頭、翹起的腿——都會消失在背景噪音中。"狗"的概念深深植根于我們的心中,足以統一我們面前世界的碎片,将我們塑造成熟悉的朋友和夥伴。但這個詞仍然含糊不清,令人讨厭的吉娃娃和傲慢的大丹迪斯可以包括在内。

我們之前提到過維特根斯坦,并談到了他如何在語言和社會實踐的網絡中找到單詞的含義。溝通涉及參與一系列互相交織的"語言遊戲",我們對這些不同語言遊戲的了解使溝通成為可能。當維特根斯坦探索意義的界限時,他提到了一隻前後困惑的狗——一隻似乎一直試圖成為人類的狗。但是,由于缺乏了解正确文字遊戲的必要能力,它既沒有對未來充滿希望,也不害怕未來。狗不會撒謊。

像任何其他語言遊戲一樣,說謊是一種語言遊戲,必須學會才能......為什麼狗不能假裝疼痛?是不是太誠實了?男人可以教狗如何穿止痛嗎?也許可以教導它在某個特定場合哀嚎,好像它是痛苦的,即使它並不痛苦。但是,這種真正的假裝所需的環境卻缺失了。

我認為維特根斯坦關于狗不能假裝痛苦的想法是正确的。但即使是哲學家也不能說狗"感覺不到"疼痛,不是嗎?我最後一個哲學狗的例子,雖然令人不快,但也可以激勵我們。我們必須回到十七世紀勒内·笛卡爾的作品。笛卡爾在動物愛好者中聲名狼藉,因為在他看來,所有非人類動物都隻不過是"自然自動機",是無法思考、感受情感或感受痛苦的無靈魂機制。

笛卡爾的兩次逃脫經常被提及,這兩次都指出了他的理論的後果。有一天,當他和朋友們一起散步時,哲學家瞥見了一隻懷孕的狗。起初,他上去抓狗的耳朵,照顧它。然後有什麼東西吓了他的同伴,他踢了狗的肚子。然後,他開始安慰他驚恐和悲傷的同伴,向他們解釋說,狗的哀嚎隻不過是齒輪的摩擦,因為動物不會感到疼痛,他們應該把這種同情留給受苦的人。

哲學與狗有什麼關系?

另一個更可怕的事情與他妻子的小寵物狗有關。這位哲學家被鼓勵閱讀威廉·哈維(William Harvey)對血液循環的發現,并決心親自探索它。他耐心地等到妻子和女兒出去做生意,他撿起小蝴蝶狗(那隻耳朵像蝴蝶翅膀一樣的大耳朵),把它帶到地下室,在那裡他做了一個可怕的活檢。

曆史沒有記錄笛卡爾的妻子和女兒在回家尋找屍體時的反應。

為什麼沒有曆史記錄?因為笛卡爾既沒有妻子也沒有女兒。這位哲學家終身未婚。這個故事完全是捏造的,是網際網路愚蠢的地獄之火的捏造。但這裡描述的恐怖确實發生在大約兩百年後。襲擊者是克勞德·伯納德(Claude Bernard,1813-1878),他是一位著名的19世紀解剖學家,他将傾倒八塊活生生的、有意識的、不飽和的狗(和兔子)。他對妻子漠不關心,他真的解剖了她的狗。是以他妻子的憤怒是可以預見的,她離開了伯納德,成立了一個反動物虐待組織。這個故事被放在笛卡爾的頭上,因為他相信動物是自動機。

懷孕的狗的故事呢?如果是這樣,那就是後來的法國哲學家尼古拉斯·馬雷伯蘭斯(1638-1715)。同樣,因為笛卡爾非常有名,是以這樣的故事與他有聯系。

差不多,狗在哲學上已經說夠了,現在,讓我們的狗也學一些哲學吧!

作者:|安東尼·麥高恩

摘自|肖淑軒

編輯|李永波

校對|李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