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跪!痛哭!明星帶貨有多荒謬?
為了帶貨,明星的迷惑行為越來越多。
《愛情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美嘉的扮演者李金銘最近就上演了一出“好戲”。
直播時,她表示自己跟商家溝通了很久,終于将6000多元的Burberry奢侈包砍到399塊,而且隻賣1單,手快有,手慢無。
奢侈品價格直接縮減了15倍!還有這種好事?
讓觀衆沒想到的是,由于從業人員“操作失誤”,本應隻銷售一單的奢侈包卻足足賣出了987單。算下來差額高達600多萬。李金銘整個人都震驚了。
随即,李金銘拿出了傾家蕩産的架勢,豪爽地表示大家不用退,這就算是給粉絲的福利,600多萬的差額,她一人承擔!
不管怎麼說,那可是整整600萬哪。李金銘真的有那麼大度嗎?
随即有網友開始懷疑這是李金銘自導自演的戲碼——一款奢侈品竟然能夠直接降價5600元?從業人員又湊巧操作失誤?
有媒體發現,這不是李金銘第一次“大度”補貼了。
一次直播中,原價169元的口紅,她表示隻賣9.9元。雖然她口頭稱隻賣2000單,卻之後因“背景失誤”賣出了一萬多單。
而且該9.9元的口紅,被網友發現在網上僅賣9.8元。
種種巧合加起來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李金銘的演技太爐火純青了。
一邊賺網友的同情一邊割韭菜,明星可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不止年輕明星人設崩塌,老藝術家也陷入了“晚節不保”的争議裡。
比如屢屢上春晚的獨幕喜劇演員潘長江,應該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最近他卻親手将這份美好給打破。
去年,《小兵張嘎》中張嘎的扮演者謝孟偉轉型帶貨主播。期間,他多次售賣“貼牌酒水”。被市場監管局點名批評。
被批評之後,謝孟偉開了一場直播,一邊痛哭一邊表示“這都是供應商的鍋”。
這個時候精彩的一幕來了。潘長江忽然連麥了謝孟偉,并且以前輩的姿态教育道:“網上的東西都是虛拟的。你把握不住啊,孩子。”
剛剛勸阻完後輩,潘長江立馬“打臉”,也開啟了直播帶貨。最有趣的是,他碰到了和謝孟偉一樣的質疑——直播時,他也賣起了廉價白酒,賣的黃金價格更是低到讓觀衆懷疑人生。
有一次,為了漲粉,他甚至在連麥女網紅的時候當衆直播下跪磕頭,節操掉了滿地。
為了帶貨,明星們可真是“豁出去”了。
“他們給的錢實在太多了”
在直播電商行業引起争議的明星不計其數:
李湘直播售賣價格4988元的貂皮大衣,結果一件都沒賣出去;
楊坤直播帶貨資料涉嫌刷單,帶貨120萬實際成交4萬,實際銷售額不足百分之一,遭商家集體聲讨;
曾志偉直播5小時帶貨1400萬,卻被網友質疑賣假酒,不僅包裝簡陋,而且酒的條形碼都掃不出來……
為什麼明星甯願冒着人設和口碑崩塌的風險,也要來直播電商行業分一杯羹?
商家對明星直播帶貨的吐槽
這是因為“他們給的錢實在太多了”。
雖然明星靠直播帶貨賺的錢,不如鄭爽的“日賺208萬”來得多,但也足以讓普通人羨慕嫉妒恨。
李湘就曾被爆出直播5分鐘報價80萬,坑位費掙得那叫一個輕松——屁股往直播間一坐,用幾分鐘的時間動動嘴皮子,80萬就到手了。
已經半退圈的李小璐。直播的2個小時裡,主要由助理來負責帶貨,她大多隻是“嗯,是”地附和助理,竟然也創造了4000多萬的成交額。據說收入高達2000萬。
胖球資料顯示,6月份林依倫創下2.3億的成交額,朱梓骁銷售額為2.1億,吉傑銷售額為1.2億。按照30%的傭金比例計算,他們一個月至少獲得了三四千萬的收入。
三四千萬是什麼概念?一個月入一萬的普通人,要不吃不喝工作250年才能夠獲得這個收入。
就算他們已經“過氣”,照樣可以靠着“明星”這個身份賺得盆滿缽滿。
一邊是輕松坐收千萬,一邊卻是極其地敷衍和不認真。
明星當慣了明星,習慣了前呼後擁,大多都有一種“人上人”的錯覺,對待“低端”的直播帶貨極其不上心。
有些明星根本不了解産品用法和功能,直播的時候全程靠着助理講解産品,隻是偶爾将産品拿到手裡,說一句“很好用”。
有些明星明明說好合作,但來了之後不跟主播溝通,分享的時候也不愛說話,最後甚至不管直播的進度如何,到點就走人。
他們大概覺得自己坐在直播間裡就已經夠給觀衆面子了,張張嘴介紹産品那更是天大的恩賜。
有些明星為了能帶貨,更是下跪痛哭演戲一條龍——至于産品是不是假貨,跟他們又有什麼關系呢?能賺錢就行了!
明星直播正在摧毀這個行業
明星直播帶貨為什麼這麼火爆?
這是因為直播帶貨逐漸成為品牌商的重要營銷方式。大品牌可以靠明星的直播帶貨進行新品推廣、存貨清倉、爆款打造、拉新使用者。新銳品牌主要通過明星背書,借用明星龐大的直播流量,提升品牌知名度。
明星因為流量和知名度方面的優勢,可以為品牌實作品牌曝光、促銷、拉新等需求,在聲量和銷量方面助力品牌的成長。
品牌靠着明星達到品效合一,明星和品牌合作直播掙大錢,怎麼看都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可是現實情況是什麼呢?
大多數明星不了解直播的生态和話術,根本沒有充分的時間去試用和評測産品,無法做到專業化。
他們秉着“撈一把就走”的态度,一邊消耗自己的明星效應,一邊給直播電商帶來極其惡劣的風氣和評價。
在直播帶貨中,主播的信任感是極其重要的購物驅動力。觀衆傾向于信任主播的推薦,将直播作為降低商品搜尋成本與決策難度的媒介。由此可見,做好品質擔保與售後問題是直播發展的關鍵。
明星們呢,則用敷衍的工作态度和無所不用其極的演技,一次又一次摧毀了主播和粉絲之間的信任。這讓直播電商還有什麼信賴可言?
明星還能在鏡頭前表演聲淚俱下,那買到假貨的消費者呢?又有人關心他們掉下的淚水嗎?
毫無疑問,這樣的明星帶貨正在摧毀整個直播電商行業。接下來,就讓直播的歸直播,明星的歸明星吧。日賺208萬的明星本就人生一片光明,就别再靠着割普通人韭菜來創收了。
文章作者:風清